292.第292章 盛典将启

作品:《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第292章 盛典将启


    昆仑仙境筹备良久,而九州大地亦是暗流汹涌。


    东州之地,近些时日更是出了大事,惹得那久驻山中低调不言的扶摇暴怒,掀起了滔天波澜!


    此时的风陵郡。


    黄天道兵横行,风道正修腾云驾雾,东海傀师拘百丈灵傀驻足大地,俨然是掀起了一副恐怖的破门之势。


    风陵郡-青莲杨氏,与扶摇历有来往,只是此三天之行,杨家那位儿郎举风陵四世家中精锐尽入混沌,再没能回来。


    昔年其与东海真灵鲛族、紫灵赵氏,还与武氏四君在元神甲子互助,也得了一番机缘,有如此下场,亦是可惜、可叹!


    然而前不久,见青莲杨氏将没落,便有此番三天之行得利的世家,忍不住,强自要吞并风陵诸族,在仙庭治世前,且先占了地方,这却是引起了风陵几族剧烈的反抗。


    双方仍是互不相让,直至打出了真火,杀孽极重……


    “好好好,你等倒是胆大吞天,界外伐战还未平息,便学人在自家大世吃绝户了?”


    “该杀,该死!”


    【啪】的一声,统摄扶摇大总管-武烈右手招过一道罡风,凝作风鞭,当即在那被押解跪着的元神真君面门上抽出一道深深的血痕。


    这东州北岭世家也算是在三天之战累有战功,数次深入戎界,先登破阵,而如今却举刀屠向自家人。


    杨李几族,为其困于风陵,屠戮至深,嫡系后代竟已寥寥无几。


    本云梦仙城欲出手平息,直至东海扶摇如此大动干戈,景氏之人便驻足在风陵郡外,也不多言,便让予了扶摇。


    下方武烈眼中最是容不得沙子,待黄天道兵拘了那岭北世家的数万子嗣,黄幡曻旗林立,当头便是两鞭抽在那两位元神真君脸上。


    武庸驭九灵于云头,听着下方武烈的惩处,忽然问道:


    “杨涟兄妹至今如何了?可还在……”


    “可有后裔存?”


    西苑夫人徐妙熙早年常经手扶摇之事,却是与那兄妹尤有来往,当即便神色一沉。


    “杨家妹妹未及成丹,行功着了岔子,再未结丹,丹道甲子后便化道了。”


    “杨涟道兄丹成中上,但……便是陨于了前些年的三天古界之战。”


    “二人皆未结道侣,无子嗣。”


    环顾这云海,武庸忽然想起了少年出东郡,那兄妹叩门渡兽竹楼,青年沉稳有礼,少女娇俏,言及庆云界将行,还向武庸要了一尊庆云妖!


    修行到了他这般境界,念及一思,往昔记忆便不由自主的涌上心来。


    原来,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吗?


    回首俯视着身后走来的路,武庸自认为自己少沾因果,与道侣子嗣亦不曾交心,算是颇合太上忘情之道了。


    可到了此刻,他才意识到,这一路走来,他却是沾满了因果。


    一颦一笑,皆是缘法!


    坐下九灵狮圣听到下方武烈的拷问和鞭笞,原本还想叫好嘲讽的嘴角,话都吐了一半,望到武庸蹙眉,当即噎了回去。


    “各人有各人的命运,我等于他人而言也不过是个旁观者罢了。”


    “命运无常呐!”


    九灵摇晃着九颗脑袋,竟是安慰起来了武庸。


    修道人多以太上忘情,常修己身,断因果,想来便是如此。


    “确实,该杀。”


    “岭北直系,杀无可赦,连坐三族九代,依律而诛!”


    “既是三天英杰,九代之后可不下禁灵血咒……”


    “九州三域,若还有此般畜生行径,尽可向道庭、向诸上族、向我东海诉状,吾为诸族做主!”


    武庸坐居云头,冷喝一声,敕令州野数万里,此言一出,传响九州,这让诸多早已忘却多年了道庭律令世家,突然想起了


    今日这主,他做了。


    然对于九灵之言,武庸却是沉默未答。


    直至回山之时,许久,武庸蓦然凑近徐妙熙身旁,轻声唤道:


    “那杨涟兄妹可有道蜕?”


    “曾记得昔日,庸于此二人颇有好感,阴世大道已成,不妨,吾渡他二人一世?”


    徐妙熙同立云头,见到武庸蓦然贴上,惊得心口乱跳,然得闻其言时,亦是眼前一亮。


    “有的,前些时日,妾身还与青莲杨氏相言,替女君执笔……”


    这样的话,莫非杨氏兄妹亦能聚阴灵之身,修阴世大道?


    徐妙熙想起来自家老


    太君的归来,立时有了兴趣。


    再便是与武庸俯首帖耳,低语嘱咐了她应如何如何,将二人道蜕送入酆都幽游……


    世人皆道神仙好,往昔因缘实难了。


    众生若求忘情法,吾却独寻太乙道。


    太上忘情,不为所扰,可成大道。


    赐福,延筹,续命,灵应,禳灾,解厄,行太乙青华旨,登长乐救苦台,吾来时路,一草一木,恩泽皆渡!


    大道何若,岂非武庸所选?


    一饮一啄,自有天意。


    九头狮子卧在金云上,瞟着前面男女耳语,不屑的打了个响鼻,然而下一瞬,这九灵狮子一十八颗瞳孔齐齐颤抖,宛如地震。


    只见武庸头顶三尺,无尽青华长乐精要,仙驭无量祥瑞宝光,结青华长乐帝冕十二旒,九色神光照耀无穷,长乐之音自岁月源头时时盘桓在武庸周身。


    若此时有深层虚妄世界的若神孽、仙孽、影皇在此,便能看到那跨越诸世轮回的一抹帝影!


    是谓之曰:


    太乙九玄客,青华当世身。大慈悲者,亦大贪也,贪尽因果,天道有序,世事无常,岂非人定?


    可若天道有序,世事无常,又何来所谓太乙青华灵显,东极无量长乐呢?


    太上道乎?太乙道乎?


    出世邪?入世邪?


    武庸只觉头顶一沉,似是碰到了何物?疑惑着往上举眸,方才异像却早已尽化作无形。


    经此一岔,武庸再回得扶摇,只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仙境的一层窗户纸,但又似是而非。


    索性便将诸事交予了山中,自身采练灵桑,一面以天铅造化,宙光神水,返后天为先天,重孕扶桑子,一面在玄黄洞天中开始植灵根、补灵韵,开炉而炼丹,玄玄造化之道……


    直至。


    玉京之上,帝钟九响。


    一如当初群真觐见六仙,九州群真、诸君无需多言,便知晓接下来该做什么,顺着天心指引入云海、跨天渊,直入玉京之顶。


    玉京之顶。


    此刻云上遮蔽大开,昆仑仙境如若传说中的天宫,有宫楼殿阁层次连绵,覆盖千百里不止,其中有东西两条天河自那天宫中淌过,此二者,一为姜水、一为姬水。


    仙庭将起,万仙直入仙境天宫。


    上有玉京诸族半仙迎于仙境入口,仙宫庞大,群真觐见需自仙门入,跨九宫十二殿,才入那最终的帝宫。


    九宫十二殿中,共有二十一礼,自入庭、观礼、分封、入座、奉香,升帝旗大幡……


    武庸携扶摇群真刚入仙门,当头便为仙童指引,却是无需经那九宫十二殿之礼,乘云直入帝宫。


    “这是?”


    这座帝宫?武庸突然想起来了,蟠龙绕柱,高远至极,这分明就是玉京最深处的那座帝宫。


    武庸立于帝宫之前,将九灵狮子驻在这再圜首向上望去,果然最上方的帝座空无一人,左右二仙君头戴冠冕,身披霞衣,仙华瑞相,各捧如意、仙枝,君临众生。


    在前方则是九仙环绕,各立一侧,望之法身高妙、华相庄严,天光护持,实谓仙真妙道。


    而此殿中,亦不止武庸一人,有琼明、天清高道,大天魔王、真灵初祖、帝女茯苓,诸多半仙、渡劫……


    仙庭大典,乃先于内册封,若有异言,可再相商。


    最终定下之后,才于当众即位。


    先是冀州、荒州、南州、交州四方州牧重新敕封,再是北海、西空、南域、蓬莱再立。


    北海鬼圣所居,南域姜水而占,西空登天魔诸众,蓬莱真仙回还蓬莱。


    冀州牧乃真龙氏族;荒州牧归神游冠族;交州牧为琼明王氏;南州牧是姬水氏族……


    扶摇武氏指玄灵官敕散仙秩,令昆吾界海巡牧之职。


    太素道宗太华道人敕散仙秩,遥领三天云界一座。


    金乌帝族帝殃……


    西华界七妙道人……


    看似颇为中肯,但!


    “等等。”


    武庸心头疑惑,突然出声,此刻他还未知晓其他内情,昆吾界海巡牧亦是上职,不逊于诸州牧,倒未多想。


    但他只觉得太素宗的太华与那附属诸界唯一一位半仙-西华界七妙道人的敕封太过儿戏了!


    “若是庸未曾记错的话,神游姬氏连三天古界都未去过吧?神游一族有何资格坐荒州牧。”


    “单说蓬莱太华,便是自始至终与大赤天道统奋战于一线,去时九万七千尊,归来时


    蓬莱道军不到两万道人。”


    “荒州州牧,至少,太华道人应当比神游氏族更有资格坐此位!”


    七妙道人的遥领一座云界亦是过于离谱,但武庸仍觉不该太多言,只是出言提醒了那荒州之事一番,那神游姬氏可真是偏袒的太过明显了。


    至少武庸认为自家、太华、凤凰真灵都比那神游一脉有资格。


    还有那琼明、姜水、姬水,琼明在祖脉玉京山有如此份额,何必向下取?姜水、姬水二氏族坐拥仙境,又何苦与民争利呢?


    武庸蓦然感觉这仙庭似乎跟他想象的不一样。


    我原以为你们走的是上古天庭路子,未料到你等想做的是世家共治的道国仙庭啊!


    此言一出,那神游姬氏的元祖立时便大怒:


    “武庸,我神游一脉与伱无冤无仇,你为何当众害吾?”


    “莫不是荒州牧我做不得,你就做得?”


    武庸却是摇了摇头,道。


    “如若是以立仙庭的三天之战为始,吾自然比你神游姬氏更有资格坐那荒州牧之位,甚至参战的任何一位半仙道统,都比你神游有资格,你神游姬氏甚至都没离开过九州,莫不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若是不以三天之战为参照,天香等上族亦是未尝没有资格。”


    “庸在此战抛头颅洒热血,险死还生,还真就须得要个理由!”


    他并不针对神游姬氏,若是道庭从上到下,迈向了混沌诸世依旧如此做派,不用万载,只怕千年时间就会如那荒域一般叛乱百生。


    那样,就太令他失望了。


    此言一出,神游姬氏的元祖更是起身怒目,环顾四方,想请诸拥垒以及姬水的半仙出言相助。


    “不用看了。”


    “既指玄大灵官出言了,老夫附议。”


    “论功行赏便论功而定,若走推举,那也得有个限度,如今是立仙庭,不再是当初诸世家相邀,征伐诸界了。”


    “指玄灵官所言,正合老夫之心,仙庭若立,必先定律令、规矩!”


    “九州已经多少年没执掌道律了?先前指玄大灵官在风陵郡所判,也不是偶然了。”


    “昆吾今日谏,我道庭是当变一变了!”


    昆吾七尊之首,元尊-昆吾自蒲团上豁然站起,声若洪钟。其言比之武庸更加极端,也更直指要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