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方孝孺,你胆子不小嘛!

作品:《大明:爷爷别哭,你大孙回来了!

    乾清宫中,方孝孺此言一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党争一词,历朝历代都是帝王最为痛恨之事。


    也是最为避讳之事。


    而方孝孺,竟然就这么水灵灵的说了出来。


    当然,方孝孺也并不是傻子。


    他知道,今日的廷对,就是他二十多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如果不能给老朱和朱雄英留下深刻印象。


    那他必然会泯然众人。


    胸中那无限抱负,说不定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实现了。


    “哦?你还真是胆子不小。


    这种话也敢说出口。


    继续,让咱听听你的见解。”


    老朱眯起了眼睛。


    方孝孺所说之事,他又怎么会不明白?


    此时,他看向方孝孺的眼神中,已经有了一些兴趣。


    “是!陛下,皇长孙。


    那草民就斗胆妄言。


    草民认为,恢复科举就是我大明朝现在最为紧迫之事。


    自立国以来,文官武将便是形成了两个相对封闭的小团体。


    而近十年来,朝廷停止了科举。


    想要入朝为官,全靠举荐。


    如此一来,朝中重臣必然会扶持自己的亲信。


    短期来看,此举虽然有利于政令执行。


    但长期来看,必然会形成牢固的小圈子。


    而恢复科举,可以源源不断的让朝廷获得新鲜血液。


    自然也就可以遏制这种小圈子。


    所以草民认为,恢复科举就是目前朝廷的头等大事。”


    方孝孺快速开口。


    他也是豁出去了。


    今天他说的这些话,若是老朱愿意,完全可以因此治罪于他。


    但是面对二十多年来唯一一次机会。


    方孝孺还是选择豁出去了。


    朱雄英听着方孝孺的话,忍不住心中赞叹。


    此人果然是个人才,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本质。


    这些事情,自己或者老朱甚至朱标看出来,不足为奇。


    因为他们身为帝国的统治者。


    先天就要比其他人了解更多的信息。


    而方孝孺,仅仅凭借自己对局势的观察。


    就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足以说明此人的才华。


    “方孝孺啊方孝孺。


    你胆子倒是不小,你可知道这番话动了多少人的蛋糕?”


    老朱笑着开口。


    但是这笑容,却是让方孝孺心脏一缩。


    他不知道,老朱究竟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虽然很直白。


    但不可否认,是有道理的。


    大孙,此人咱看还可以。


    你若是想要重用于他,咱不反对。”


    老朱说着,却是看向了朱雄英。


    方孝孺闻言,也是目光灼灼的看向朱雄英。


    之前老朱所说,是朱雄英极力推荐,他才得到了这次廷对的机会。


    之前太过紧张,方孝孺还没来得及多想。


    而此时,他才真正的把事情梳理完毕。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


    咱肚子饿了,大孙,陪爷爷吃饭吧。


    方孝孺,你也留下吧。


    咱还想继续听你的见解。”


    不等朱雄英回话,老朱竟然直接就转移了话题。


    “呃···好。”


    这下子,就连朱雄英都看不明白,老朱这是要搞什么鬼了。


    这正在廷对呢,怎么就突然要吃饭了?


    难道是因为,昨晚老朱体力消耗太大?


    “咳咳···爷爷,你该不会是昨晚的运动量太大。


    身体挺不住了吧?


    这怎么突然就要吃饭了?”


    朱雄英凑到老朱的耳边,小声开口。


    “砰!”


    “哎呦我去!”


    朱雄英的脑袋上,结结实实的挨了一锤。


    “嘿嘿,不好意思啊大孙。


    咱这年龄大了,手脚有时候就是不听使唤。


    大孙可别怪爷爷啊····”


    老朱的一张老脸,笑的像是一朵菊花。


    朱雄英:我*****


    朴德猛传膳,饭菜很快被端了进来。


    没有想象中的十个盘子八个碗。


    只是简单的六个小菜,被放在了一张方桌之上。


    “来吧,别客气。”


    老朱招呼方孝孺上桌。


    方孝孺闻言,不敢托大。


    赶忙跪在地上,认认真真叩谢之后,这才来到桌边。


    老朱和朱雄英已经落座。


    四张椅子已经被坐了两个。


    只剩下两把椅子,歪歪斜斜的摆在一边。


    方孝孺见状,快速将两把椅子全部扶正。


    这才选择了朱雄英对面的位置坐下。


    虽是方桌,但因为方孝孺的加入。


    却是将老朱那原本普通的位置,衬托的最为尊贵。


    这一切,自然是被老朱看在眼里。


    他并未说什么,依旧是招呼朱雄英吃饭。


    “方孝孺。


    你刚才说,想要让朝廷重开科举。


    那你觉得,朝廷重开科举,就能真正的从民间选拔人才吗?”


    饭桌上,老朱随意的开口。


    方孝孺闻言,立马离开座位,跪在地上。


    “回陛下,草民认为。


    如果恢复科举,却不改变制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还是很难从民间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方孝孺认认真真的回话。


    并未因为是在饭桌上,就失了礼数。


    “起来,坐着说话。”


    老朱亲自用手扯了方孝孺一下。


    “是!陛下。”


    方孝孺起身,重新坐回椅子上。


    “那你说,该如何修改制度?”


    老朱吃了一口菜,依旧是看似无意的询问。


    “回···”


    方孝孺刚要重新跪下,就被老朱伸手阻止了。


    “咱说了,你坐着回话就行。”


    老朱皱眉开口。


    “是,皇上。


    草民认为,想要从民间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就要让这科举,完全公平。


    无论什么身份,全部都要一视同仁。


    考官阅卷之时,应当遮挡住考生名字,并命人重抄,交叉阅卷。


    这样,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方孝孺说的很认真。


    “哦?


    这些话,都是你自己的见解?”


    老朱转头看着方孝孺。


    这些话,倒是与朱雄英之前说过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皇上,是。”


    方孝孺认真点点头。


    “那咱若是让你来担任这科举考试的总考官。


    你能做到你说的这些吗?


    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为朝廷选拔真正的人才吗?”


    老朱再度看向方孝孺。


    “嘶···这···草民···草民····”


    方孝孺眼睛瞬间就瞪大了。


    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怎么?


    你自己提出的建议,难道自己都无法做到吗?


    那你岂不是一个只会打嘴炮,说空话的庸臣?”


    老朱这一次,没有扶起方孝孺。


    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而朱雄英,目光也是死死的盯着方孝孺。


    他也想要看看,方孝孺要怎么回答老朱的话。


    喜欢大明:爷爷别哭,你大孙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