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朱元璋:咱也想建设现代化大明

作品:《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众人口中喃喃自语,念叨着这句话,此时此刻,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悟。


    朱棣更是幻想,自己坐着飞机,天降奇兵,地上跑着高铁,动员着无数大明精锐,顷刻间来到漠北王庭,直接来个犁庭扫穴。


    想到这,他不由自主的开口道:


    “姜先生,其它的先不说,您就先将那个飞机高铁的制作方法传授给老头子吧!


    等我回去了,一定第一时间弄出来!”


    迎着朱棣期待的目光,姜饼有些欲哭无泪。


    (⊙_⊙)?


    谁?我吗?


    我一个小屁民,懂什么高铁飞机的制造方式啊。


    无奈的笑了笑,解释道:“永乐帝,你可太抬举我了。


    且不说我会不会制作飞机高铁。


    就算会吧,这东西已经涉及到完整的学科和配套的工业基础,就算你拿着图纸和制造方案回去,想要造出来几乎是不能的事情。


    况且,你以为造成飞机高铁来了,他就能使用了吗?


    日常的保养,人员的维护,各种设备的操作。


    以及高铁特有的铁轨、站台。


    飞机所需的塔台、航线等等,


    涉及的东西方方面面,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这些话宛若一盆冷水,瞬间将兴致高涨的朱棣给浇灭了。


    “这么说来,老头子我有生之年是无法坐上飞机了?”


    看着朱棣那颗不老的童心,姜饼笑道:“理论上来说是很难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从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如今的全面现代化发展,可是足足走了近300年的时间。


    你们虽然能通过我这里收集的理论知识,大大缩减其中的过程,但少说几十年上百年是跑不了的。


    所以啊,飞机你是不用想了,期待期待坐上第一台蒸汽动力火车或许可行。”


    “好好好,飞机坐不了,坐坐火车过把瘾也可行!”朱棣又一次来了精神。


    看着活跃的judy,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笑着笑着,朱元璋想起了自己之前询问李善长造电视的事情。


    现在想想,当时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他忍不住感慨:


    “姜先生,咱现在总是明白为什么您会说这长期法子是一劳永逸的治本之法了。


    听完这些,咱真是感慨良多。


    要是真的能完成了您讲的现代化,可不就真的是创立万世之基业了嘛!”


    “是啊!”朱标也忍不住道:“法子是好法子,可就是执行起来太难,时间也太久了些。”


    朱元璋正色道:“标儿,咱决定了,回去就开始建设现代化大明!


    并且以后都将以此为国策。


    咱做不完的事情,就交到你的手中,你没做完的,交到雄英的手中。


    既然这并非一代人所能完成的,那就花几代,十几代去做!


    只要咱朱家的子孙能安安稳稳的发展下去,不敢说江山永固,但至少大明也不至于只能存续两百多年了。”


    “是!孩儿记住了!”朱标神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老大,大孙子,咱爹说的这些,你们也都听到了?”另一边,朱棣同样看向朱高炽与朱瞻训话。


    他们自然也知晓其中的利害,忙道:“爹/爷爷,我们记住了!”


    “先生。”朱元璋又道:“咱想在大明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科技变法,不知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遇事不决问姜饼。


    如今已经成了老朱家的铁律了。


    思索片刻,姜饼道:“这个嘛,在别的朝代或许有些困难,但在大明,由皇帝开始自上而下的改革倒是最容易进行的。”


    “请先生赐教!”


    点点头,姜饼接着道:


    “其他每一个朝代,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阻力。


    如汉唐时的世家大族,宋朝的文官党派,这些都让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困难。


    明朝却不同。


    就拿老爷子您来说,一刀一枪重新打出了汉家江山,本身在民间呼声威望就极高。


    再加上您的执政手段,可以说在朝堂上是说一不二,没有谁敢违抗您的旨意。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几乎可以轻易的完成变法。


    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就是各学科的资料以及变法人员了。


    前者倒是好说,直接从我这里拿一份过去抄录就好。


    真正的关键,还是变法人员。


    你们总不可能指望那些靠八股取士当官的人,来完成这样的思维革新吧!”


    说到这,众人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所以,想要开展变法,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得做足。


    准备的越充分,后面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小。”


    “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呢?”朱标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就是国民开智。”姜饼道:“不说像我们国家之前开展的扫盲运动一样,让98%以上的国民都能识字。


    至少要让大部分百姓都做到不是睁眼瞎吧。


    这样的好处在于,朝廷的政令传播到地方,尽可能的避免当地百姓被官绅阶级愚弄。


    让他们也明白朝廷在做的事情与他们都是息息相关的。


    如此一来,全国上下拧做一根绳,办事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多少?


    听到这个比率,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大家默默想了一下,只怕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文盲率都得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吧。


    让几乎所有人都识字,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为了能成功变法,即便再难,也得咬牙去做!


    无论是谁,此刻心中都是那么的坚定。


    只要看过了科技所带来的便利之后,几乎不会有人还固执的认为他们之前所奉行的是正确道路。


    “当然了,如此一来,四书五经便不再适合用作主流,可以用于充当国学教育,但也要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等一样,作为基础学科让百姓开智。”


    “这样做的话,只怕那些儒生们可要闹起来了。”朱高炽略微有些担忧。


    朱元璋嗤笑了一声,冷冷的道:“就凭他们?


    但凡敢阻挠变法的人,咱倒是要看看,是他的脑袋硬,还是咱手中的刀硬!”


    洪武皇帝的霸气发言,让姜饼忍不住道:“老爷子,您是开国皇帝,自然有这个魄力。


    不说你了,就连永乐皇帝这么做也没什么问题,只是不具有普适性,其他的皇帝想要这么做,只怕不是溺水、就是被毒杀了。”


    “谁敢!”


    老朱虎目圆睁,喝道。


    怎么不敢?


    你大明的皇帝可都是出了名的易溶于水,


    姜饼在心中暗道,不过没有说出声来,否则又得被追问个不停了。


    “无论敢不敢吧,这总归不是一个好办法。”


    “那先生您说怎么办?”


    “将朋友搞的多多的,将敌人搞的少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