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宋乞儿

作品:《综武:死而复生,大佬遗物归我了

    徽州浩劫,始于西风


    灾难,悄然而至,却如刀割大地,痛彻人心。


    三年前的那个冬天,冷得彻骨。


    那年的寒风从西方吹来,带着刺骨的寒意,仿佛要将大地的生机彻底掠夺。


    这一年,春天姗姗来迟,仿佛被冰雪锁住了脚步。


    徽州的农田一片寂静,土地枯黄龟裂,原本丰收的希望,早已被寒风碾碎。


    “又是荒年啊……”


    一声长叹中,农夫们无奈地将希望寄托在救荒作物上。


    荞麦、粟米、稷、豆子、萝卜,这些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勉强生长的作物成了他们最后的依靠。


    虽不如稻米大麦那般饱腹,却是活命的稻草。


    然而,这些作物撑不过秋天的稀薄产量,注定杯水车薪。


    于是,他们开始聚在一起,东拼西凑,买周边余粮度日。


    饥饿之年,徽州的农民顽强撑过了第一波劫难。


    次年,天意难测。


    两年前的冬天,天气却骤然变得反常。


    “怎么感觉……太暖和了?”


    暖冬,看似是好事,实则暗藏凶兆。


    更令人心寒的是整个冬季,没有一片雪花飘落。


    春天终于到来,田野却依然干裂,寸草不生。


    没有春雨,没有骤雨,甚至连细细的狐雨都不曾降临。


    “再这样下去,百姓要如何活?”


    救荒作物的种子尚未撒下,土地却已拒绝一切生机。这一年,不是荒年,而是灾年。


    农夫们拼尽全力,挑水、开渠,想尽办法维系最基本的耕种。


    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翻山挖野菜,捕蛇捉鼠,填补早已空空如也的肚子。


    无计可施的人,只能跪在田间向苍天祈雨,声声呐喊传入山谷,却得不到一丝回响。


    第三年,死亡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徽州。


    曾经支撑他们的救荒作物早已吃光,山中的野菜和能填肚的东西,也在上一年被掠夺一空。那些支撑两年的身体,早已皮包骨头,虚弱到连饥饿的痛感都开始麻木。


    “徽州不能再等下去了!”


    地方官员们几乎日夜奔走,上书朝廷,请求救济。


    然而,救济粮迟迟未到,徽州总督更是直接赶往北京,在皇宫门外铺席跪哭,呐喊声如雷贯耳:“陛下!赐粮救人啊!”


    “徽州百姓命悬一线,请怜悯臣民!”


    这一幕,惊动了京师无数百姓,也让过往的外国使臣驻足侧目。


    然而,朝廷的无奈,比徽州官员的绝望更深刻。


    徽州的问题,并非粮食全无,而是运输不及。


    整个帝国范围内,这一年其实是丰年,尤其是中原地区,更是五谷丰登。


    可徽州远在帝国一隅,丰年之地虽有余粮,却因路途遥远,粮食无法及时运抵。


    这场灾难,不是因为人类的失误,而是天命难违。


    朝廷决定,在运输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将全国的余粮运往徽州。


    这一消息传到了地方官员的耳中。


    “若救济再迟一步,百姓必然饿殍遍野!”


    “要取走我们的命都无所谓,只求救救百姓!”


    问题在于,徽州的百姓,已没有时间等待。


    连续两年的饥荒,已将他们的身体压榨到极限。


    若按正常的运送流程,即便朝廷将粮食调拨到位,也无法阻止成千上万乃至数百万百姓饿死。


    地方官员们心如刀割,无法眼睁睁看着这种惨剧发生。


    他们冒着仕途断绝的危险,齐齐上书请命,甚至发起了大规模的示威。


    “朕得此忠臣,心甚慰矣。”


    最终,皇帝不得不亲自下达一道惊世骇俗的旨令。


    “即刻打开徽州一带的军粮库!”


    这一命令,无异于一次豪赌。


    军粮被抽调至极限,随时可能引发军中哗变。


    然而,这也是眼下唯一能够挽救徽州百姓的办法。


    就这样,徽州争取到了一段短暂的喘息时间,直到朝廷的粮食调拨和重新分配工作完成。


    这是一场与自然灾害对抗的战争。


    帝国的行政体系与天灾之间的博弈,最终勉强挽回了局面。但


    这绝不能算作胜利。


    皇帝的威信受损,运输体系过载崩溃,隐患四伏。


    那是去年的事。


    现在,新的春天到来,可徽州再度遭遇春旱。


    大地龟裂,饥荒的阴影再一次笼罩百姓的头顶。


    可百姓,已无力再依靠朝廷。


    就在此时,一面旗帜被愤怒的双手高高举起。


    那是一位足以震撼天下的男子。


    他,是江湖闻名的大侠,丐帮的帮主,宋乞儿!


    “情况不妙。”


    段长平皱起眉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深深的忧虑。


    对于那些自称侠客的人,段长平从未有过好感。


    甚至连他的父亲段大明,他都觉得格格不入。


    更不用说这位江湖赫赫有名的侠客,宋乞儿。


    若要段长平列出他最不想见到的人名单,这个名字绝对高居榜首。


    “那家伙不是一向只会‘行动’,从不‘思考’吗?”


    “正是如此。”


    提到宋乞儿,萧轩脸上的疲惫与担忧显而易见。


    他微微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一旦下定决心,绝不考虑后果的男人。”


    侠客,虽行事鲁莽,但大多还是能分清利害得失的。


    可宋乞儿不同。


    他不仅是侠客,而且是大侠客!


    他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毫无妥协余地。


    一旦他决定了要做,没有人能够阻止。


    “比段大明还要更固执的人。”


    段大明,段长平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安危,几次放弃了自己的信念。


    但宋乞儿却完全不同。


    他从不做违背道义的事,从不说假话,一旦立下誓言,必然践行。


    “不屈”二字,便是他的本性写照。


    他的决定,无法预测,无法更改,无法谈判。


    更可怕的是,他还带领着江湖中最庞大的势力——丐帮。


    对旁人而言,他就像是一场行走的人间天灾。


    “现在他已经正式宣布,丐帮将出面救助徽州百姓。”


    “宣布?”


    段长平嘴角抽搐,露出一丝苦笑。


    不是请求,也不是商议,而是宣布。


    这绝非宋乞儿的作风能被轻易改变的。


    “宋乞儿不会被任何人左右,他,也不会停止丐帮的救济行动。”


    即使是萧轩,也无法动摇宋乞儿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