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意外将至

作品:《萌娃进村,山里野兽瑟瑟发抖

    看到子衡脸上又重现往日的神采,李青峰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孩子固然很小,可能不会想太多。


    但实际上,孩子也是有感觉的,有想法的。


    同时,也是脆弱的。


    一件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孩子看来,则有可能是天大的事。


    并且,还很有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所以人们才总说为人父母最是艰难。


    不仅要生养孩子,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还得考虑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包括性格建设跟心理疏导等等。


    而这些正是如今大多数父母欠缺的。


    李青峰不敢说自己能做得有多好,但是,一旦发现自己的不对,他会立马改正,争取做得更好。


    子瑜哭着醒来的时候,院子里的子衡已经玩了好一会儿积木。


    听到妹妹的哭声,他立马扔下手中爱不释手的木头,转身跑到屋里去哄宝宝。


    原本醒来不见爸爸不见哥哥的子瑜正在哇哇大哭。


    哭了几声,见哥哥来了,便立马合上嘴巴,止住了哭声。


    子衡找来昨天爸爸买给妹妹的新玩具,轻轻塞到妹妹手里,哄逗她:


    “哎呦,宝宝,你睡醒啦,哥哥在这里的呀,不哭不哭哦。哥哥不走啦,哥哥跟你玩好不好啊?”


    模样很认真,动作很自然,好似一个小大人。


    子瑜抓过玩具,立马用力踢蹬两只小胖腿,呵呵直笑。


    子瑜笑,子衡也故意笑。


    子衡笑得刻意又搞怪。


    子瑜看了,就愈发开心的笑。


    兄妹二人之间,从未有过隔阂!


    早饭后,李青峰又带着孩子们进山挖山货。


    如今没了东来大酒店这个销路,日收入破万有点难。


    但好在有乡亲们的支持,每天收入两三千还是可以的。


    别看这地方只是个小乡镇,但因为处于交通要塞,位于三个县城中间的接壤点,人流量还是要比其他乡镇高一些。


    乡镇入户人口约莫在五万人左右。


    这不包括外来人员,也不包括那些开车过路的人员。


    而且,卖东西很讲究‘羊群效应’。


    如果你的摊位前有人,其他人就会跟风过来。


    反之同理。


    如果没人,不管你东西怎么好,其他人也懒得逗留。


    再加上如今李青峰的名声在这小乡镇里渐渐打开,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乡亲们闻风而来,这就直接导致他的摊位前一直有‘羊’。


    羊群效应就会一直奏效!


    而且,除了这些散客之外,还有一些人会给他打电话预定酒席用的竹笋山药。


    这些人的购买量较大,一般都是几十斤起步。


    有些时候,山民们不仅会订购山货,还会订购李青峰。


    也就是让李青峰去自家席面坐镇。


    一般只是单纯吃喝,没什么事的,主人家会封个666的红包。


    而一些类似第一次那样需要李青峰帮忙接亲的,孩子也跟着去接亲的,一天下来父子三人也能挣个不少钱。


    同时,李青峰也会利用这些机会给宴席上的山民们治疗一些小毛病。


    随着被治疗人数的增多,他的死忠粉也逐步攀升。


    死忠粉一多,羊群效应就越大,山货就卖得越好。


    有些时候,甚至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非常的离谱。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大约十天左右。


    一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直到今天......


    今天是个寻常的日子。


    风轻云淡,温度宜人。


    虽然时令已入冬,但两广地区的冬日严寒来得比较晚。


    一般要到农历十二月分左右才会迎来真正的寒冷。


    眼下,在这小山村里,只有晚上的温度较低,需要盖棉被。


    到了白日,只要是艳阳天,温度一般都会有十几到二十度左右。


    寻常山民进山干活的时候,只需要穿一件长袖衫即可。


    李青峰就更加不用说了。


    他今天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长袖t恤。


    他背着子瑜,抱着儿子,快速穿梭在山道中。


    没一会儿就到了竹林地。


    竹林广袤,每次来挖竹笋,兄妹二人的落脚点都会有所改变。


    因为李青峰不可能一直呆在一处挖冬笋。


    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地底下的竹笋也在悄悄长个。


    原本一个笋芽顶多半斤左右,如今却时常能挖到一斤左右的笋芽。


    李青峰择优选择,只挑大个的挖,至于小个的,则由着它们再长一段时间。


    反正这是自家的竹林,长多久都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挖走。


    而且,村里的村民们向来不爱挖冬笋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全靠猜的玩意。


    比起冬笋,他们更爱挖山药一类野生的、能顺着长出地表的藤曼或主杆找到根块的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