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还是家里好
作品:《重回86:我从整座大山进货》 “行,大哥。帮我跟嫂子和胡瑜带个好。”赵江把胡华清送到家后说。
“兄弟你慢点儿!”胡华清笑呵呵地冲赵江摆手,赵江笑着仰了仰了下巴,踩动油门往家开。
胡华清目送车开远后,回头看了眼家里东屋,摸着挎兜子,不自禁地一笑,大踏步地往里走。
“回来啦?”庄玲看到胡华清回来,一怔后有些惊喜地问道。
结果胡华清没睬,他轻微地抬着下巴,大大方方坐到炕上,指节磕了磕炕桌,“给你爷们儿倒杯水!”
庄玲斜眼睛看了他一眼,不知道胡华清犯啥浑,不过男人刚回来,还是给他倒了一杯热水,放到桌上。
庄玲坐到炕沿上,手拍了拍胡华清的大腿:“这出去七天咋样?没给兄弟添麻烦吧?”
胡华清“哼”了一声,脖子一梗:“怎么和我说话呢?”
他不仅没给赵江添麻烦,还为打下猪神出了好点子。
“嘿?”庄玲眼睛在炕上扫,抬手抓住立在旁边的笤帚,就要往胡华清身上招呼。现在女儿不在家,正好收拾男人。
胡华清发现装大了,身子一歪,忙扯着嗓子说:“你打我一个试试?你不能打我!”
庄玲抓着笤帚的手悬在空中,倒是被胡华清说的话憋乐了,“胡华清,我咋就不能打你了啊?”
胡华清底气一下就足了,他低着头,两只眼睛往上盯着媳妇,手往挎兜里海底捞月地一探……
“啪”的一声响,厚厚一叠大团结被他拍在炕桌上。
“呀!”庄玲眼睛瞬间一亮,脸上洋溢惊喜的笑容,手顺势松开,笤帚落下,抓过钱来,捧在胸口。
庄玲觉得自个儿的心脏“砰砰”的,“这么多钱?哪儿来的?”
她一下感觉自己刚才声音太大了,下意识捂住自己嘴巴,然后起身去给门掩上。
“瞧给你吓的,有这么夸张吗?”看着媳妇的动作,胡华清翘着二郎腿,嘴巴得意地撅起来。
“咋回事啊?”庄玲返身,压低声音,激动和担心混杂着问道,“掌柜的,你没干啥吧?瑜儿还小啊!”
“什么跟什么的!”胡华清皱眉,寻思这想到哪儿去了,“这是我和我兄弟,福江屯春猎第一挣的钱!”
钱是正道来的,庄玲松了一口气,“这么多呢?”她朝手指上唾了一口,刷刷地数起钱来。
“别数了,一千四。”胡华清说道。
但庄玲还是把钱数完了,然后转身跪在炕上,把钱用三角兜装好,打开炕柜,把钱放到被褥之间,手在上面拍了拍,这才关上柜门。
庄玲激动地过来,抱着胡华清在他脑门上“啵”了一个,“晚上想吃啥?我给你做。”
“你看着做吧。”胡华清点头说道,“我待会儿还要出去一趟。”
“还出去干啥?”庄玲问道。
“兄弟的事。”胡华清说。
一听是赵江的事,庄玲点点头,“那你好好弄,别给人整出岔子来。”
“不能够,你就瞧着吧。”胡华清眼睛在屋里扫扫,翻出一个盆儿、剩一只的袜子来。
他盘腿坐在炕上,把袜子头剪掉,就剩袜筒,前后是通的。然后胡华清把一头袜筒套在盆子上,中间就是一个口。
胡华清拿麻绳沿着盆沿反复缠绕,将袜筒固定绷紧,他用手扯扯感受力度,差不多了才打上结。
留下一段距离的绳子剪断,绕着盆底三面打捆,往上一提,就成了一个提手。
“成了!”胡华清一笑,提着做好的东西往屋外走,“我出去了。”
胡华清出了门,直往河边走。
……
赵江这边,车子快开到家中,狗帮们就攀在车板子上不断地叫。
王桂正在外屋地,沿着锅边贴玉米饼子,听着狗叫就知道是儿子回来了,忙又摔上一个就往跑:“儿子!”
赵江停好车,车板子往下一放,狗帮就汹涌而出,朝着王桂冲去。
狗都会察言观色,它们早就知道,家里地位最高的就属这位妇女,在想念和讨好的心情中,除了黑妞平淡些,其他的一个个都“哈哈”着伸爪子探尾巴。
王桂这会儿却没工夫搭理狗,腿拨着朝赵江走去,“这几天搁外边吃好没啊?”
“妈,瞧你说的。”赵江笑着,“我天天吃肉,给我都吃顶胃去了。”
“妈信。”赵江这样说,王桂倒是不怀疑。
“我给水狗子先放库房去。”赵江说。
“这能养活吗?”王桂问道,“呀,还揣着子呢?咱家里现在也没小鱼小虾的喂它啊。它吃野猪肉吗,妈
拿个碗,给它整点油滋啦?”
这口气大的!
“不用妈!好养活。”赵江说,“先搁库房里养着,放个盆儿倒点水。等河套那边房子修着,给它挖个池塘。今天不赶趟的,明天我找人借撒网,给它整点鱼。”
这年头资源丰富,河里鱼虾从来不缺,就是不会下网的人,随便扔下都能中。
不过赵江山里这边吃鱼的人不算多,毕竟鱼想好吃得费油,没多少人家舍得。
“行。”王桂说,这些事情儿子自己拿主意就好,她不会管。
不过王桂也是有些好奇,听儿子意思,是打算在新房养殖水狗子?
屯里过去合作社,倒是养殖过貉子,水狗子没整过,倒是新鲜。
赵江提起笼子看了眼,母水狗子情绪看上去倒是挺稳定。赵江把它放到库房,又把那张公水狗子皮也搁里边阴干。
王桂捏了下赵江的脸,两人朝屋里走,“明天就搁家待着了啊,哪儿都别去。完早点睡,后天我们就要上石家了。”
“好。”赵江说。
狗们见女主人不搭理自己,撒娇的叫唤也不管用,就都各回了地儿,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
郭沧领来的黄狗和黑狗,突然面对这帮子原住户,纷纷站了起来,轻轻地晃着尾巴。
它俩都属于谁都能领着上山的类型,对狗的性子也好,所以对小牛它们没有敌意。
不过赵江真想领着它们上山打围,还是要搁家里和狗帮相处,过个半拉月的再说。
赵江和王桂来到屋里,赵江翻出挎兜里的钱和奖状来,“妈,这是我春猎第一的,卖肉和奖励的钱。这是大队书记颁给我的奖状。”
“打了个第一啊?”王桂一吓,眉眼弯弯,却没去瞧那笔钱,先接了红艳艳的奖状,两手端住举起来看,“我儿子真厉害,搁哪儿都拔尖。”
“妈,那头猪神我给打下来了。”赵江接连给王桂惊喜,“我刚从林场回来的,见了城里的林业杨局长,把猪神给他了。要做成标本,放在省里的博物馆展览,旁边介绍的牌子还能写上我名字。”
“真的?!你给猪神干下来了?”王桂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就你爸十几年前住山里,今年折腾了几次都没干下来那头大猪呗?”
“嗯。”赵江点点头,定出一根手指头:“称了,一千一百八十一斤!”
“我的天呐!”王桂拿奖状的双手停在空中,忙放到膝盖上,双手把在赵江的肩膀上,声音中带着喜色:“儿子,你爸爸打那么多回没整下来,你一次就给打死啦?”
赵江微笑,这话他咋接?
幸好他爸不搁家呢,不然王桂说话,简直一刀又一刀的往赵山心口上扎,血得滋哇滋哇地飙啊。
“儿子,你说你见了城里的局长,他还要这野猪做成啥,标本,搁省里给人看?”王桂问,“完旁边还能有你名字,写着是你打的呗?”
“对!”赵江重重地答道,“不是随便看的,想看得买门票。”
“哎哟!就是不白看,想看还得花钱呐?”王桂有点不信地问,山区的人还没懂咋会有人花钱看野猪。
得到赵江肯定的答复后,王桂的笑容就止不住了,一手拍在儿子身上,一手拍在大腿上,不时地抬头笑。
“回头妈给奖状……”王桂在炕上挪动屁股,抬头伸着指头说:“给你贴在这奖状旁边,摆一块儿。”
这两张奖状,都带公家的章!王桂美滋滋地想着,说不准以后,这满面的墙都是儿子的奖状,睡觉时候一抬头就能看到。
真这样的,当妈的王桂倒是美了,就是没考虑枕边人赵山的心情。
赵江见那一沓钱受了冷落,把钱往王桂面前一推:“妈,你点点。福江屯是二毛五一斤收,我们打了……”
赵江原本想把账算清楚,告诉妈,结果王桂摆了摆手,“江,这些不用跟妈讲。”
赵江一愣,寻思妈不爱听,行吧,就想说这钱有多少。
没等他开口,王桂平摊着手上下掂量掂量了钱的重量,闭着眼说道:“一千四五的样子,上下不错两张!”
王桂得意地看着儿子,“妈估的对不对!”
赵江惊得目瞪口呆,亲妈这是数钱数出感觉来了,不用查,从重量就能判断了。
要搁后世那弹丸之地,高低得给王桂封一个“数钱仙人”。
王桂咧嘴轻笑,从儿子的表情就知道,自个儿说的没错。
“妈,你还真是神了。”赵江挠挠脑袋,“一共一千四,真就没差两张。”
王桂冲儿子抬了下眉毛,给钱放好
后,下炕对赵江说,“你收拾下,洗脸洗手,妈晚饭给你做好吃的。”
说完,王桂就哼着小曲儿去外屋地继续忙活了。
家里多个人少个人的,热闹劲儿就是不一样。况且儿子这趟出去,又挣钱又挣名的,惊喜一个接一个啊。
赵江乐呵地看着王桂的背影笑,喝了几口热水后,去暖水瓶倒了热水,又用压水井那儿接了凉的,简单擦拭了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回东屋炕上。
挎兜里还有猪神的猪砂和猪肚子。
赵江小心地把猪砂放在手掌心,拨弄着线团去看里面。
经过几天的时间,猪砂的红色没有当初那么鲜艳,更接近大红色,凑近还有股浓烈的味道。
“爸应该也杀出来过。”赵江想着,“得问问这玩意儿值多少钱,我还真不清楚。”
赵江重新把猪砂和猪肚子收好,吃着炕桌上的小麻花,喝着暖茶。
随着外屋地飘来的香味渐浓,外边也传来一阵急切的小脚步和狗叫声。
“哥!”赵兰背着书包推门而入,看着赵江,眼神中露出惊喜,扑着就过去。
“哎哟!”赵江笑着,吃了妹妹的迎头痛击,“小妹,给你哥撞的!”
“你可算回来了!”赵兰笑嘻嘻地说。
“咋滴,等着给你哥来两下啊?”赵江捂着胸口,故作很痛的样子。
赵兰不以为意,把书包一扔,装模作样地冲赵江胳膊锤了两下,“哥,春猎好玩吗?你有没有把猪神打下来?”
“挺好玩的。”赵江说,“人多,热闹,十三个大队的民兵把山都给封了。
猪神哥当然干下来了,你当和你闹着玩呢?不是哥和你吹,你大哥上台子的时候,下边上千的爷们儿鼓巴掌子!”
“你吹牛吧哥。”赵兰歪头。
“吹牛?”赵江用手背拍了下妹妹的肩膀,冲炕桌上一抬下巴:“瞧瞧这是啥奖状?”
“哇!”赵兰抢起来看那奖状,然后又不知想到了啥,躺在炕上傻乐。
“你笑啥呢?”赵江好奇地问。
“没啥……”赵兰先说,过了会儿,听了下外边的动静,压低声音说:“爸说了,你要能把猪神打下来,他要请教你怎么打围!”
赵江一怔,敢情亲爹之前知道他要去打猪神,只是不信他能干下来!
外边传来王桂的声音,“兰啊,你哥刚回来累,别折腾他。你洗个手去,准备吃饭了。”
“别跟爸说啊,不然他一准知道我说的!”赵兰吐了下舌头,一个使劲从炕上撑起来,去外边洗手后端菜端碗筷。
菜码子差不多齐的时候,赵山也回来了,赵江给爸拿了杯子倒好酒,一家人开始吃晚饭。
儿子回家,王桂做了一盘溜肉段。
精挑的黄毛子里脊肉切成小段,裹上厚厚的淀粉糊,下油锅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油备用。
再热油葱姜蒜爆香,酱油、白糖、醋等调料勾成芡汁,倒入炸好的肉段“滋啦滋啦”火速翻炒,每一块肉段都均匀地裹上芡汁。
这道菜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咬上一口,“嘎吱”作响,小孩子比较爱吃,赵家兄妹俩喜欢甜口。
不过这个菜比较奢侈,费油费糖,一般是下馆子时候点的。
中间摆着一盘玉米饼子,灶坑里的柴火将贴在锅边的玉米饼子烤得底面金黄酥脆,上面则松软香甜。
赵江一口玉米饼子,一口溜肉段,吃得没停过筷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碟清爽的凉拌婆婆丁。婆婆丁,也就是野生的蒲公英,能吃。
王竹上山摘了两筐,拿了一半给大姐。新鲜的婆婆丁做法简单,洗净后用开水焯过,再加入蒜末、生抽、香醋、少许白糖和几滴香油拌匀就成了。
嫩绿的婆婆丁看着清爽,吃起来带着微微的苦味,却又透着一股野菜特有的清香,在荤菜中显得格外解腻。
再有一道就是小葱拌豆腐。新鲜的葱掰扯成小段,与白白嫩嫩的豆腐拌在一起,再撒上些盐、淋上几滴香油,简单又美味。
赵江用勺子挖了一大块,大口大口地刨着热乎乎的大米饭,嘴里直冒热气,感觉无比的扎实。
还是家里的味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