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甲烷厂的逆袭

作品:《六零不下乡,家长里短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厂长拿着成功的样品去县里撕赢了各位领导,建立起了甲烷厂。


    生产出的打火机当年就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要知道洋人卖进国内的打火机一个一百多块啊,收割了多少国人的财产?


    厂长的一次冒险换来了最好的结果。


    他合计了所有的生产成本,一个打火机只要洋人价格的一半,58块。


    当然,这是国内的价格,卖去国外要加上运费、关税等等,价格也快要一百了。


    但是这个价格依旧比他们洋人市场的更低,迅速抢占了国外市场。


    第一个吃螃蟹的甲烷厂给县城带来了数不清的外汇,现如今已经是县里最重要的财政收税单位。


    从刚开始所有人都不看好,变成了香饽饽。


    厂里生产任务重,已经在讨论开分厂,只是还没定好地方。


    有可能是在沪市,或者南方的港口城市,就是为了能更快捷的运往海外赚大钱。


    县城是内陆城市,没有海运条件。


    还有人异想天开:“要不咱动员政府,去挖条运河直通长江,这不就省了陆运的运输成本?”


    讲道理这样也可行,甲烷厂直接原地扩建,再大量招工就好,不用开分厂。


    开了分厂也有坏处,两地距离远,难管理。


    但是开运河那就是两百多里路啊,其中成本大到难以估算,还是别做白日梦了。


    众人惋惜了一阵,还是放弃这个想法。


    但是这事最后还是让水利局的人知道了,可能是这个想法确实吸引人吧。


    开运河后不仅甲烷厂,钢铁厂、煤炭厂、纺织厂都可以因此受益,并不是为了一家工厂方便。


    陆运是用卡车或者火车一车一车拉,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


    水运那是一船一船走,其中吨量完全不能对比。


    水利局的领导听说后一拍脑袋,这是个好事啊!


    他也没闲着,立马就安排了下面的人做了详尽的花销预算。


    在县里开大会的时候,水利局局长就拿着一沓厚厚的文件上去讲话了,慷慨激昂说要开运河。


    县长当然想做出点政绩,尽管有甲烷厂了,谁不想更进一步呢?


    就很感兴趣的听完了水利局局长的提议,最后一问预算,哑火了。


    差不多是县城三年税收,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别小看这个钱,三年税收要给民生改建基础设施,要进行教育补贴,要维持政府运转……


    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哪能为了开运河断三年税收?


    这个提议就这么不了了之,尽管水利局局长试着向上面汇报,也没有得到回应。


    国内哪个地方都急需建设,财政很艰难,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不提政府的困难,就只说眼前。


    甲烷厂订单太多是忙的团团转,上班时间工人们都在专心工作。


    厂长带着尹倩倩一路参观,豪迈的讲述着厂里的产出和订单量,语气里满满的自豪。


    面对慷慨激昂的建厂历史,尹倩倩一路上都是略带敷衍。


    她又听不懂,对这种生意场上的事一窍不通,从来都不是她涉猎的地盘。


    也不想学,抛头露面麻烦死了,安分的相夫教子不好吗?


    她到了一个地方双眼就滴溜溜的转,忙碌寻找着前几天看到的跟尹乾站一块的向丽丽身影。


    厂长能感受得到大小姐的敷衍,毕竟观察一个人是很简单的事情。


    他没有灰心,依旧热情满满地带她去下一个厂房。


    卖货嘛,不磕碜,唾面自干的时候都有,现在只是忽视,就当顺便视察厂里了。


    厂长心态很好,带着尹倩倩到处转。


    总算到了向丽丽所在的气体调配那栋楼,尹倩倩望着这三层小楼,都有点爬累了。


    她年轻时不知轻重,为了美丽永远都是苗条时髦的细高跟鞋。


    走了一路,谁还扛得住?


    不过她想想未来的舒爽日子,还是咬牙继续寻找。


    现在吃点苦没什么,都是前期的辛苦累,只要成事了就全是好日子,坐等收钱就行。


    尹倩倩拖着酸疼的双腿,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从一楼开始往上参观。


    终于,在第三层找到了她一直寻找的目标。


    尹倩倩立马激动起来,打断厂长的介绍指着向丽丽说:“那个姑娘叫什么?是不


    是向丽丽?”


    厂长看了眼努力工作的向丽丽,对她很是赞赏。


    回过头问尹倩倩:“尹小姐认识她?丽丽是很不错的,在我们这年年都是工作标兵呢。”


    尹倩倩难道是要厂长的夸奖吗?


    她要的是厂长把人开除了!


    盘算着心里的念头,尹倩倩不悦地说:“这人我看了很不顺眼,把她开了,不然远航船运的订单我们就全给别人!”


    她仗着厂长对远航船运的经营情况不知情,肆意威胁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