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封书信,来自某攸

作品:《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平阳谷内,王垕领军杀来,原本以为高顺可能走错了路,怎么现在还没赶到,于是亲率大军发起进攻。


    他没想到的是,高顺竟然就在谷内,而且里应外合,轻松就击破营寨,杀入谷中。


    谷内精兵见许攸都逃了,于是纷纷准备夺船往北渡河而逃。


    但船就那么几十艘,而且还是小船,又有万余民夫都扑过去争抢,拥挤之下,也不知多少人落水。


    结果自然是都抢不到。


    “左将军令!放下兵刃!降者不杀,无需争渡!”


    “放下兵刃!降者不杀,无需争渡!”


    夏侯兰领数百骑兵赶至水边,朝着人群大喊。


    惊惧的百姓和参杂在百姓中,想趁乱出逃的兵士放下心来,纷纷放下武器。


    两边山上的千余兵马,见谷内情况,一开始就跑的一个不剩。


    王垕仅仅花了半个时辰,就把平阳谷内稳住。


    看着跪了一地的民夫,其中还有些河北精兵,王垕暂不理会,而是来到粮仓。


    “将军!此地共有粮十五万石,草料四万余石,袁绍当很快收到消息,我们带不走,只能烧之。”


    高顺很快命陷阵营将士清点好,报了上来。


    “哎!今岁大旱,百姓缺粮,我既带不走,便将粮全部分与百姓,让他们能拿多少拿多少,多出的,便装于船,放入平水,下游百姓获之,也能救下不少人口。”


    听到王垕这般说,高顺、夏侯兰、赵云、陈力等眼中皆目露异色。


    陈力道:“将军仁义,爱民如子,百姓必感恩德。但如此,则需耽误不少时间,恐袁绍兵马来援,此谷一旦被围,彼只需火攻,我军怕难以抵挡。”


    “无妨!袁绍援兵至少半日方至,时间足够,传令吧,将士们也一起帮百姓分粮,如此则可节省不少时间!”


    “喏!”


    大军终于可以稍微休息,高顺却从战马上解下一颗头颅,并将一封信交于王垕。


    王垕不认得头颅主人,但赵云却道:“此人乃渔阳太守鲜于辅长史田豫。”


    得知此人姓名,王垕也没太关注,只是拿起高顺递过来那封书信。


    看了片刻,王垕脸色竟变得难看起来。


    “原来如此,那些尸体,竟乃乌桓王苏仆延受田豫指使,自北面赵国运来。不过这计策,却出自写信给田豫之人,此人在信中自称“攸”,莫非乃许攸?”


    “许攸?”高顺摇头道:“许攸当不会出此下策,毕竟其家小亲人百余口,皆在邺城之中。”


    赵云、夏侯兰等也觉得许攸不会如此。


    王垕道:“天下名攸者,何其多也,不过是否许攸,还得核实。许攸于家中定有文书,到时候只需拿来比对,是与不是,一目了然。不是许攸,有此书信在手,总可以找到其真实主人。”


    他对于书法没有研究,但见这书信字迹,不说乃是书法大家,这一手字,也没几个人能写出。


    名字含攸的,可能有一些,但能把字写到这个程度的,王垕能想起来的,还真不多。


    其中最着名的一个,自然便是司空军师荀攸荀公达。


    这荀攸乃荀彧侄子辈,荀攸之父与荀彧为从兄弟,也就是一个族中的堂兄弟,有血缘关系。


    王垕跟这荀攸,并没有太多交集,无非就是见面打个招呼,平日里没有任何来往,自然谈不上得罪对方。


    “若真是荀攸,事情还真不能公开了查。”


    想到如果是荀攸,王垕已经脑补了两种可能。


    一种是曹操指使,为一石二鸟之计。


    既可以杀死自己,又可以将抛尸之事嫁祸给袁绍。


    但王垕觉得,此种可能极小,毕竟曹操现在还没击败袁绍,此时他四面皆敌,正是急需用人之际。再说,自己如今这情况,不会给曹操带来任何威胁,反而极具利用价值,曹操不会蠢到自断一臂。


    不是曹操,那就是另一股势力。


    “颍川士族!”


    或者干脆就是整个士族集团。


    “虽然说有曹操给我背锅,但士族绕过曹操,直接对付我的可能也不是没有,而且很大。”


    “就是不知道荀彧是否知晓此事。”


    “也有可能干脆就是他主导,莫非是想要救出孔融、郭全二人,所以只能对我下手?这也说得过去,只要我死了,那曹操断然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义子,去得罪士族集团,这也是一种曲线营救策略。”


    “不过一切都是我的臆想,说不定我想多了。”


    “来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王垕把书信揣在怀里,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得先让抚军校尉部去核实。


    一旦确定,这封书信抓在手里就是把柄。


    敢用此等绝户之计,不成,则需承担反噬。


    ~~~


    邺城外,袁绍大帐。


    许攸狼狈逃回,连滚带爬,进入袁绍中军大帐。


    “主公!主公!大事不好!”


    “子远!你不镇守平阳谷,却为何在此,还如此狼狈?”


    袁绍看到许攸,心下大急,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猜测。


    “主公!平阳谷丢了,王垕亲领陷阵营,今晨杀至,夺了平阳谷,粮草危矣!”


    听到许攸之言,袁绍双眼圆瞪,半晌没有言语。


    “许攸!我将如此重任交付于你,你,你竟将我粮草丢了?”


    “主公!主公恕罪,我亦不知为何,陷阵营竟出现在平阳谷,请主公快发兵救之,此时我已出谷,想必那王垕不一定会将粮草烧掉,若此时派兵前去,或可有救,若能将其堵于谷内,此战或有转机。”


    许攸为了弥补自己过失,只能建议袁绍分兵去救。


    但韩猛却道:“主公不可,平阳谷已丢,不可分兵去救,不如全力攻打城池,城池若下,则城中粮草自归主公,那时方可稳定军心。”


    “若城中守军将粮草烧掉,放火毁城,又当如何?”许攸之言,堵住了韩猛之口。


    袁绍想想也是,旁边王烨道:“主公!属下请出兵去救平阳谷。”


    “好!那你便亲领两万兵马,即刻发往平阳谷!”


    其实按照计划,下午就该王烨领兵攻城,但平阳谷突发之事,又打乱了袁绍布置。


    王烨遂点了其弟王煜,外加匡运,各领兵马一万,开拔平阳谷而来。


    喜欢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请大家收藏:()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