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最终目标

作品:《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建安六年十月初一,荀攸已走,第二十二艘船下水。


    王垕亲自领十八艘船,三千水军,千余船员水手,准备扬帆起航,往东渡海而行。


    海岸上,甄宓站在马车前,脸上有着担心与骄傲。


    高顺等将领皆领军送行。


    随着牛角吹出呜咽,战鼓轰开大地,站在主舰上按剑而立的王垕这才转头,看向东南方向。


    这次他的目标不是三韩,而是直接选择倭岛。


    将指南针揣入怀里,王垕的思绪已经随着朝阳回到了一千多年以后。


    那几百年,华夏整个民族被按在地上摩擦,这一世,他要引领这个世界。


    那几百年的屈辱,是因为什么?


    不管因为什么,此刻王垕心里已经把那几百年的东西方对比串联了起来。


    乾隆做皇帝的时候,鹰酱独立,法国爆发大革命!


    北宋时期,西方成立牛津大学!


    明光宗做皇帝时,荷兰就已经有了世界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崇祯九年,哈佛大学成立!


    九子忙着夺嫡时,德意志实行义务教育!


    1776年,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瓦特改良蒸汽机!


    乾隆五十七年,鹰酱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


    道光十七年,全球日化巨头宝洁成立!


    光绪十二年,可口可乐成立!


    光绪二十七年,慈溪六十六岁大寿,袁世凯送她一辆奔驰汽车!


    李鸿章穿着御赐黄马褂访鹰酱,纽约已经是高楼大厦,遍地汽车,地铁已经运行了几十年!访问英国,人家已经在打电话!


    光绪还在忙着科举时,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


    “这一次,我要凭一己之力,改写历史纪元!”


    王垕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在自己家里争霸!


    他从始至终就知道,他就算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帝国,也不过是延续华夏帝国时代。


    ~~~


    青州,黄河下游平原郡,乐安郡河段。


    青州刺史李整、青州别驾从事王修二人联袂而至。


    河滩上,百姓们背着竹篓,手握铁棒,铁棒一头系着磁铁,认真的将其放入河边水中。


    如此操作,只需一炷香时间,铁棒上便集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铁粉。


    有的百姓竹篓中已经满满一筐,但百来斤铁砂,对于他们来说却并不觉得重。


    在岸边,县衙有专门收集铁砂之人,按照十二斤铁砂换一斤粮的算法,现场折算。


    百姓基本上七天就可以淘到十二石铁砂,也就是说,七天可得粮一石。


    山河湖海皆属皇家,他们还需要交税一成,但这几乎可以忽略。


    一个月下来,一人能得四石甚至五石左右粮食,这天下从来没出现过此等好事,谁不愿意?


    五石粮,每石按后世二十六公斤算,差不多一百三十公斤,这收入,普通百姓几百年来没有过如此高收益。


    仅仅十余日功夫,便有数万百姓来到河边淘沙。


    运粮车队从县衙源源不断将粮食运来,又一车车铁砂被运往水泥官道。


    东牟县则是一车车粗盐和鱼虾往各县运送,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就是从海里和河中套取资源。


    “刺史大人,各县县令这几日频繁登门,沿途各县大族家中田亩恐无人耕种,各族要求叫停铁砂运送,在下该如何回应?”


    王修却并没有太高兴,各县良田都集中于数百家大族豪强手中,如今百姓皆弃田而走,不再耕田,他们的良田就会荒废。


    “无需担心,此事东牟侯早有预料,直言无需管他。东牟侯早言,此亦为还田于民之法。百姓手中有了粮钱,便可置办良田,而豪强手中良田无人耕种,久之必定降价。如此一来二去,豪强便会日弱,百姓日强。叔治!你我曾经商议,如何抑制豪强越发强大,此便为东牟侯所授之法。”


    王修却摇头道:“话虽如此,然各族豪强,皆有背景,如一张大网,只可徐徐图之。此法过于激烈,恐豪强联络士族,弹劾刺史,那时恐不好办。”


    李整冷哼一声道:“弹劾于我?那需看司空之意!如此做法,比之收取农税,年收高数十倍。司空乃务实之人,岂能因数县豪强让步?”


    王垕为大司农丞,这新的税制都是他制定的,曹操也签了字。


    这铁业商税为十税一,也就是说,百姓得粮十石,便交了一石商税。


    而这商税县内留存两成,郡中留存两成,州内留存一成,州郡兵马粮饷皆来源于此,剩下还有五成交往朝廷。


    算起来,一名百姓两个月交一石粮税,五万百姓,只需两个月就交税五万石!


    一年光这沿河数县,就可贡献粮三十万石,这什么概念?


    而且看这势头,这才刚开始十余日,便有五万百姓加入其中,此消息一旦扩散,沿河百姓恐怕要被掏空。


    其实这中间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王垕。


    因为只有他掌握把四氧化三铁变成纯铁的技术。


    四氧化三铁要变成铁,需要与焦炭反应,变成生铁和二氧化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焦炭则是将煤在封闭炉中加热,变成焦炭。


    这也是他没有获得煤矿之前,并不去推出撸铁棒淘铁砂的真正原因。


    有了焦炭,他还可以炼钢。


    高碳钢!


    当然,获得高碳钢没这么容易,时间,温度,使用配比,都要一一试验。


    所以王垕将此事交给了从南阳调来的两名高级技术员,他们成了钢铁厂正副厂长。


    这是属于王垕自己的私人钢铁厂。


    有了钢铁才有工业,有了钢铁才能造大船,才能远航去天竺,弄回棉花种子。


    衣物一直是制约华夏发展的重要原因。


    衣,食两种皆解决,才能迎来真正的人口大发展。


    有了棉花,才能大力发展纺织业。


    ~~~


    再说王垕的第一次出海。


    经过十一天的航行,沿着三韩半岛东部海岸,抵达倭国四岛最南端岛屿。在离开三韩半岛往东时,也遇到过一次大风,但看似惊险,还是挺了过来。


    遇到风浪,才知道明轮船厉害。


    由于船的两侧各有一个大明轮,这极大增加了船体的稳定性,等于原来只有三丈多宽的船,足足增加了半丈,所以遇到中小风浪,竟然一艘都没有损失。


    如果不是明轮,王垕想想都有些后怕。


    只是有三艘船桅杆折断,只能由其他船拖着走。


    十月十二,王垕终于看到了陆地。


    “云长!子龙!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大汉最新的一个郡!南倭郡!”


    喜欢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请大家收藏:()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