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赵云才应该是我的辽东统帅

作品:《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王垕深知,此时人口如此稀少,这些劳动力不能白白杀死,绝对可以作为成本极低的稳定资源。


    而对于吕蒙,他也早有安排,先关上两三年磨磨锐气,若到时候他愿降,也可以用,不愿意,那就继续关着,作为劳动力也不浪费。


    大连港城,孙策战败消息传至,王垕却不以为意,仿佛皆在预料之中。


    “周瑜、孙策、孙权、刘备、张飞、诸葛亮、庞统、徐庶哈哈,三国大神皆聚于此,我却坐镇辽东,看你方唱罢我登场。”


    王垕从来就不怕明轮被他们学了去,要论技术换代,这些大神再厉害,也只能追着自己屁股后面跑。


    很快,王垕阵斩公孙度,收编其数万兵马消息,快速传往四面八方。


    不过消息往北传,则引起了轩然大波。


    镇守襄平的为公孙度所拜长史王烈,震惊之余,王烈于襄平组织仅剩的五千守军,立公孙度长孙公孙晃为辽东侯,自己掌握辽东军政,准备再行招兵买马。


    消息传到句丽国,句丽国主高伊夷模惊恐,立刻与其妻于王后商议。


    一番商议后,国主高伊夷模决定向王垕臣服,请王垕撤军。


    求和消息送至大连港城,王垕此时正整合辽东兵马,遂与将军府诸人商议。


    诸葛瑾道:“今公孙度初败,然投降兵马过多,瓦解分化不易,若贸然出兵,恐出变故。将军可接受句丽国臣服,并命其送上国主高伊夷模长子高延优为质子,每年纳贡,徐徐抽取,句丽国定不堪重负而衰败。”


    诸葛瑾这是缓图,但王垕却不想这么麻烦,他现在手里有兵,有粮,想要直接一劳永逸。


    但他说的不无道理,阳仪军兵变,现又多出辽东降卒达一万八,这些人若不分散,继续用辽东将领统帅,说不定就拥兵自重或突然反水。


    自开战以来,辽东降卒已经达四五万,还有民夫近两万,这些皆需要时间稳定消化。


    孙程道:“末将愿为先锋,北上取襄平,再挥军去句丽国,助关将军将其剿灭。”


    高顺、牵招等数将皆出列道:“末将愿往!”


    谋士武将想法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完全统一,就算是明知必战,战法和时机,也有自己想法。


    王垕是绝对不打算让关羽撤兵的,若要撤兵,也是暂时,而且还需一个条件。


    思索之后,他对众人道:


    “那便回信高伊夷模,让其遣长子高延优为质子,并让其出兵两万,西攻襄平王烈。若其能攻下襄平,迎我大军入城,则可命关羽撤军。”


    听到王垕这条件,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要对方双方消耗。


    将军府从事孟建道:


    “将军!句丽国总兵马不过三万余,此前遭关将军伏击,损失兵马数千,国内人口经关将军数月掳掠,已然减少五六万。如此算来,其兵马总共亦只剩两万,却如何能答应条件?况且将军之意太过明显,便是让句丽国与王烈自相残杀,他当能看出其中关窍。”


    王垕笑道:“哈哈哈哈!我便是明摆着如此,他又能奈我何?若不随我意,我便让云长继续掳掠其民为奴,待我攻破襄平,再提兵攻其都城,那时他便只有一条路可走,往北回扶余人老家,与扶余王尉仇台争地盘。”


    听了王垕之言,众人也就明白了。


    他是要彻底根除句丽国,绝对不会和谈。


    句丽国答应条件,便需出兵攻襄平。襄平虽只数千兵马,但作为公孙度辽东治所,城高粮足,可招揽新兵,两万兵马能够攻下还属未知之数。


    要是不答应条件,到最后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王垕灭其国。


    王垕连公孙度都能灭,难道还灭不了小小高句丽?


    不仅是高句丽,什么扶余族,沃沮,北沃沮,他都准备一鼓作气,全部拔除。


    只有将这些东胡杂族全部清理掉,才能集中力量对付辽西各郡乌桓与塞外鲜卑。


    数日后,王垕收到了曹操书信。


    灭高句丽,乌桓,鲜卑,平定幽州!


    准备西征关中,平定凉州。


    以陈群为辽东太守!


    曹操书信显得有些急迫,似乎是想要王垕马上平定幽州。


    而且还派了一名辽东太守过来,正是王垕的老熟人陈群。


    “灭东胡,平凉州我迟早要做,不过你派陈群为辽东太守,是几个意思?”


    “制衡之术,明目张胆。同时也是试探!”


    “来就来吧,看我怎么把你玩迷糊,不过先把大豆种下去才是正理。”


    现在已入四月,农业才是立国之基。


    经过这几日统计,整个沓氏县人口已然不到一万。


    大连港城有四万五千石大豆种子,也就是有一百多万公斤大豆,每亩需豆种四五公斤,最少可种植二十五万亩。


    王垕直接按人口分配,每口分地五亩,并发地契,发下豆种,还承诺永不征税。


    永不征税什么概念?


    平均一户四口,分地二十亩,大豆产量每亩一百五十公斤,合三百斤,四月播种,只需几个月,就得粮六千斤。


    大豆产量比水稻高,对水要求低,就算一家四口不能全为劳动力,也完全能耕二十亩地。


    若不征税,又无战争,百姓只需数年,便可富足。


    他甚至将一万多民夫全部加入沓氏县户籍,分下土地。


    剩下的地,王垕则全部用于军屯。


    今年他就打算先发展沓氏县,种近三十万亩大豆,可得三百六十万石。


    当然,这需要无旱无涝。


    耕牛最缺,目下大部分只能人力耕地。


    但他预计,只要无战事,不说三百多万石,两百万石大豆轻轻松松。


    他要求不高,所有粮食他都不免费要,到时候照样给钱,保证要粮时有地方可买就行。


    安排好县内之事,他便乘东牟号,随从南倭郡赶来的横海水军出海。


    这次他将关平的横海水军增至一万人,开始扫荡倭国北三岛,又准备以赵云之子赵统镇守金银岛,赵云则被他调回。


    赵云才是他理想中的辽东步卒统帅!


    喜欢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请大家收藏:()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