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荀彧,曹操,决裂之始

作品:《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王垕挑起曹操进国公之事,直问荀彧意见。


    众人不等荀彧说话,已然各抒己见,大表忠心。


    夏侯惇道:


    “远的不言,便只论袁绍,其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及天下。便是如今全被东牟,东莱侯拔除,亦乃不少人心之所向。袁术之后,绍拥四州之地,极有可能便可称王,甚至更进一步。”


    有人接道:“不止袁氏,辽东公孙度虽未立宗庙,然其私下已然刻有辽东王印绶,自称平州牧,辽东王!”


    “然也,还有刘表,孙策,马腾等,更有东胡十余王,那时天下状况,可想而知。”


    “还有吕,不不,吕少府,在下嘴快!见谅,见谅!”


    吕布脸由红转黑,又黑转红,最后转紫。


    众人议论纷纷,说着说着,竟真的就觉着,曹操便是称魏公,亦理所应当。


    于是有人站出来劝进。


    第一个站出来的,乃刘晔。


    “主公!属下觉得,东莱侯言之有理,主公当进魏公。”


    刘晔第一个劝曹操进魏公。


    曹操脸上不动声色,心里乐开了花。


    任峻不知道王垕搞什么鬼,既然他提出,那就推一把,于是也起身行礼道:


    “属下亦觉时机成熟,主公可更进一步。”


    程昱也道:“请主公进位!”


    众人见有人拍马屁,并未引起曹操反驳,当下纷纷劝进。


    郭嘉都不能免俗,跟着附和,大势面前,任何人之意志,皆被裹挟,碾压,粉碎。


    而他们哪里知道,王垕乃直接把火引到荀彧身上。


    想躲都躲不了。


    作为曹操头号支持者,大家都劝进,王垕又点名问你,表个态,也是理所应当吧?


    如果头号支持者都不赞成,那此事别人也就无需插嘴了。


    荀彧心中挣扎不已,大脑快速运转,CPU都快干烧,还是不知如何接话。


    曹操见荀彧不言,心中也越发好奇荀彧态度。


    “文若!仲谋酒已喝深,胡言乱语,你便说些理由,随便打发了他,让其闭上嘴。今日乃是我等自己宴会,你便是骂他,谅他也不敢怨你。”


    曹操假意说王垕耍酒疯,自然也是要让荀彧表态。


    王垕酒量,他还能不知道?


    这夕阳红虽为烈酒,但此种小酒樽,一樽仅一口,没有个三五十樽,怎会便醉了?


    荀彧心中剧烈挣扎,他终于感觉到了王垕之可怕。


    此前在朝堂上,为同一阵营,无直观感受,如今自己面对,才知难缠。


    要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真实想法,他甚至要怀疑,对方是在针对他了。


    从离席至走到正中,面对曹操,荀彧这几步仿佛老了几岁。


    此时太阳已然落山,侍卫们皆举着火把,荀彧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烈火之中。


    群山后的那抹残霞,似乎便代表着数百年大汉的落寞。


    “主公!今河北虽定,然西北,西南,江南,甚至荆州此等战略要地,皆不再朝廷掌控之中。此时主公若进魏公,则恐如袁术故事,虽未称帝,却亦有不尊天子之嫌,诸侯便有借口,可高举义旗,举兵来伐。是以此时进位,为时过早也!”


    王垕:好家伙!竟真的敢硬刚!


    荀彧说的句句在理,众人也知道情势的确如此。


    但曹操要的不是这个态度。


    他要的是你来劝进,我自拒绝!


    但荀彧乃理想主义者,他办不到!


    他是有理想之人,非像郭嘉等一般,看谁漂亮跟谁走。


    朝廷不行就跟袁绍,袁绍不行就跟曹操。


    荀彧之政治理想,从始至终,都是匡扶汉室,保证现有格局,士族与汉室共同执掌天下权柄。


    当然,曹操不会因此而对荀彧怎样,但心里终归有些失落。


    此为二人割裂之始!


    王垕知道,理想也是欲望,也是弱点。


    这跟关羽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要有弱点,就有办法对付。


    关羽若不是太在意名声,执着于忠义二字,也不会被王垕攻略。


    而曹操听了荀彧之言,心中自有计较,表面上却极其赞同荀彧。


    “文若乃老成持重之言,诸公莫要陷我于袁公路等处境之中。今日政事至此为止,再敢言者,皆当自酌三樽!三樽之后,便开始行酒令,今日不醉不归,莫要误了这良好时辰!”


    “把主公为是,主公不醉,我等岂敢归去!”


    “哈哈哈!好!文若,便以你起!”


    片刻之后,就在王垕神游物外时,曹操行酒令,却轮到他。


    因走了神,自然输了,本为罚酒一樽,结果一道身影跌跌撞撞,来到王垕跟前。


    这人竟是何晏。


    王垕知道,何晏极其厌恶自己,常说自己坏话。


    其缘由,自然是王垕当众说他炼制的五石散乃毒药,人服用之则会慢性中毒而死。


    这对何晏影响极大。


    要知道,他的神仙散,此前曾风靡许都,士族子弟皆争抢,甚至曹丕亦服用。王垕甚至怀疑,曹氏二代三代之所以皆短命,便是何晏的五石散导致。


    但此事并未证实,王垕这么一说,不仅让此前服用之人心里打鼓,更是对其威望形象,亦有极大损害。


    要知道,何晏乃大将军何进之孙,操初任司空时,娶其母尹氏,一并收养何晏,待如公子。


    而何晏也是才能出众,娶曹操之女金乡公主为妻,但他却好色,行事无所顾忌,所以没有任官。


    何晏带着醉意,脚步虚浮,举着酒樽至王垕案几前方道:


    “仲谋!我知你此前诋毁我寒食散之事,今日趁此机会,我陪你一樽,你我兄弟一樽浊酒泯恩仇如何?此前之事,你只需撤去寒食散禁令,我就当不曾发生。”


    随着何晏至他案几前,所有人皆被二人吸引,甚至曹操亦饶有兴趣的看着二人。


    但众人却发现,王垕并未起身,而是不痛不痒道:“平叔(何晏字)!你已醉,不可再饮。”


    何晏也不知是服用了寒食散还是果真有些醉意,竟不依不饶道:“仲谋!莫非你不愿与我共饮?亦不愿撤掉禁令,意欲为难于我?”


    王垕哪里会在意何晏此种人,见对方竟有威胁自己之意,当下直接大袖一甩道:“撤掉禁令绝无可能,至于为难于你?呵呵!你尚且不配!”


    喜欢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请大家收藏:()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