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95%!试验产品研发成功!
作品:《让你出道,你拿下国家最高荣誉?》见小青撅起小嘴,似乎下一刻就会放声大哭的委屈模样。 李河东哑然失笑,摸了摸她的脑袋:“不逗你了,这身挺好看的,养眼!” 得到李河东夸奖,小青的情绪一下缓和下来,但仍耷拉着脸色,道:“有多好看啊!” 李河东眼睛在她身上瞅了瞅。 一抬手。 啪! 小青翘臀顿时duang了duang。 李河东收回手一本正经道:“大概是让人忍不住出手这么好看吧。” “河东哥痛的啊!你说就行了,干嘛真的动手!” 小青揉着屁股,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升出一丝异样的快感。 啊? 为什么会是快感! 完鸟完鸟! 我再也不是那个纯洁的我了呜呜呜…… “今天没别的安排吧?” 李河东一边继续拆着义肢,一边开口问道,开个人工作室就这点好处,接不接活儿全看自己心情。 “暂时没有了!” 小青幽怨地往沙发上一坐。 顿时疼得龇牙咧嘴,缓过来后道:“不过找上工作室的人倒是没断过,有请你去商演,有请你拍片的,对啦!” “还有举办方请你开演唱会的呢,河东哥,要不咱们开演唱会吧!” “你都好久没在公众面前出现过了,三线艺人榜的热度一直掉,你都被万年老二的池瑶给超过去啦……” “收回收回,我没说过刚才那四个字,河东哥你可不能跟池瑶说啊。” 李河东笑笑没说话,不过想想还真是,上次在公众面前露面还是……上次…… 之前的社会事件,让他热度破亿,过去这么久掉下来也不奇怪,不过现在应该还有几千万热度吧。 “池瑶最近干嘛了,还能把我挤下去?”李河东好奇道。 “池瑶在开全国巡回演唱会呢,刚开了两场,热度暴涨了不少,据说她的经纪人想让她冲击二线艺人榜。”小青回道。 李河东微微点头,池瑶在三线艺人榜很久了,作品够,质量好,名气也打响了,现在开演唱会提升热度,冲击二线榜的希望很大。 “河东哥,咱们也开吧!”小青一脸期待地表情望着他。 “再说吧。” 李河东完全不慌。 虽然卡里的余额已经不足一百万,但《寻龙诀》的票房已经破二十亿,超越前世的成绩,离下映还有一周时间。 几个亿的分红在路上飞着呢,只等下映结算分账,就能钻进李河东的口袋。 还有什么好慌的。 而且陈姐那边,也有好几家视频网站找上她,抢着购买《寻龙诀》的网络独播权。有竞争,说明还有提价的空间,陈姐那边是稳如泰山,就等那几家视频网相互竞价,拿到一个高价钱。 李河东制作好义肢手臂的更新包后,用相同的方式发布出去。 接下来。 就是加快研发自家的产品了。 一周后《寻龙诀》下映,最终票房达到23亿,成为蓝星夏国总票房第二高的电影。 距离第一,也就差着一个多亿,李河东倒没觉得可惜,《寻龙诀》能拿下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他的预期。 再说,票房第一的电影,是春节档上映,加上大导演、名编剧和顶流演员,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达到24亿票房。 《寻龙诀》的上映时间,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周末,硬要较真,李河东其实也没输。 最年轻的天才导演! 第一部作品口碑和票房双爆! 总票房高达23亿! 各大娱乐媒体,打着不同的吸睛标题,争相报道着喜讯。 而作为导演、编剧和主角的李河东,热度再次飙升。 在三线艺人榜上,再度超越池瑶,夺得第一宝座。 据说当天正在开巡演的池瑶,临时更换歌单,激情演唱了一首自己的歌:《讨厌》。 “……” 东方科技研发部。 一众人满怀期待地,望着面前的电脑屏幕,电脑有一根数据线,连接着支架上的义肢。 这是在做最后的数据检测。 “90!” “91” “……” “95!!!” “成功了!” “咱们终于成功了!” 杜兴国喜极而泣,跟学弟高材生们抱成一团。 “太不容易了杜哥!咱们终于能扬眉吐气一回了!” 硕士生眼眶发红。 “都在呢,怎么样了?” 李河东走进研发部,看见几个人的表情,笑着询问。 “成了河东!” 杜兴国声音都在发颤,它拔掉数据线,像是抱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小心翼翼递道李河东面前:“这是c-47,经数据检测,它已成功具备95%的神经系统!咱们成功了!” 李河东欣慰点头:“不错,进度达到了预期,对了,现在实验产品终于搞出来了,那你们的毕业论文应该也写得差不多了吧。” 杜兴国:“……” 硕士生:“……” 博士生:“……” 众高材生瞬间破防。 完成毛线啊! 一心都扑在试验产品上了! 那是茶不思饭不想,天天想着怎么提升数据! 论文是个什么鬼啊? 他们早就忘了,当初之所以答应加入团队,主要原因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河东。” 杜兴国幽幽道:“不利于友谊的话,还是不要说的好,你这样容易没朋友的。” “害!论文还早呢,现在不急!” “是啊是啊,反正我快写了一半了。” “卧槽?你踏马昨天才说你刚动笔,今天就一半了?畜生啊!” 东方科技的创始团队一下变得热闹起来。 作为老板的李河东笑笑,发出灵魂一问:“这个原型义肢的成本计算出来了吗?” 众人收敛起玩闹心,杜兴国点点头道:“不算人力成本,只算材料的话,成本大概在8万左右。” “8万……加上人力水电租金以及后续维护等,售价得在12万才能覆盖掉成本。” 李河东默默计算着。 杜兴国乐观道:“12万也不贵了,帕奥他们连30%神经系统还没达到的,都涨价卖到30万了,咱们这可是95%的神经系统,已经遥遥领先世界水平,12万真不贵。” 李河东摇摇头:“贵!我开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想让夏国人每个弱势群体,都能用得起趋近于真实肢体的义肢,别忘了,我国肢体残疾人数超过2400万,其中绝大部分家庭都负担不起。” 这话一出,所有人沉默了。 他们没想到,李河东居然都做过这方面的调查,连大概人数都清楚,这可是他们从没想到过的。 这也侧面证明,李河东是真心为民,而不是说说而已。 杜兴国开口道:“或许可以再找找材料供应商,说服他们降低一部分利润,从而降低成本。” “这个我知道。” 李河东早就有这个打算,忽然他想到另一个办法,出声道:“你们再找人测试一下义肢,我先出去一趟。” 李河东出了门,直奔东山区区政府,他的想法很简单,但实施难度也很高。 李河东想直接与国家对话,说服国家,为每一个购买超感仿生义肢的弱势人群,进行购买补贴。 而这个传话的中间人,就是方璃方区长。 市政府。 一场大会正在举行。 “经组织部批准,市委同意后,方璃同志在一个月内,已完成全部工作交接程序,即日起,方璃同志正式卸任东山区区长一职,该职位将由……” 会议室的大门缓缓打开。 方璃一脸淡然走出市政府,望着湛蓝的天空,竟有一种被新鲜事物吸引住的错觉。 方璃静静伫立在阶梯之上,喃喃自语道:“上次抬头这样看天空,是什么时候,有现在这么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