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狼送口,回屯

作品:《重回1949长白山都是我的猎场

    看着谢一国离开时模样,周德揉着额头:“这哪学来的,之前也没见过这样,团部直属只剩下不到一个连的老兵,这一来直接要走三成。”


    “都不容易,团里难,一营更难,他们这次是真的撅了根子。”


    周德听后叹气,338团的尖子营,想要恢复战斗力可不容易。


    离开团部,谢一国去二营三营友好交流,同志之间交流很愉快,走的时候还不让他空手走。


    之后一段时间,第四次战役还没有结束,第九兵团进入,谢一国所在38军一直在半岛北部训练新兵,没有再深入战场。


    时间转眼,半岛积雪融化后,东北紧跟着升温,长白山的积雪也开始融化,平静了半年之久的山林再次热闹起来。


    由半岛北部送回信经过辗转也送到安东。


    还在边防团的谢一城,此时正跟谢土地返回谢家屯的路上。


    因为前线局势在38线僵持住,米军突进不了,志愿军缺少重火力防空,地形太平后勤跟不上,远在鸭绿江边的边防团任务也相对轻松许多,谢一城等人也终于有休假时间回屯。


    正好新一年的春耕开始,顺便回去帮帮忙。


    春耕无小事。


    并且谢一城从谢家康口中听到一个消息,如果38线持续僵持下去,边防团后续作用会不断降低,护林队成员后续会从边防团抽离出去,继续执行原先任务。


    因为这事,谢家康还专门问了谢一城想法,如果他想待在边防团,他可以安排。


    谢一城没回答,反问谢家康会不会在边防团。


    在谢家康犹豫一阵后给了结果,相比较边防团,他更愿意在长白山护林队中。


    边防团里的各种工作虽然这段时间也熟悉不少,可文化欠缺是硬伤,又不容易立功,很难再往上走。


    相比较而言,护林队那边的工作反而更加得心应手。


    从谢家康口中得到消息,谢一城当时就回话,他也一样。


    这趟能找到时间返回谢家屯,也有这些原因在其中。


    相比较边防团,谢一城更愿意前往护林队。


    至于谢家良,他是主动参军当兵,进了边防团就是兵,可没有选择。


    “这趟回家也没带点啥东西,咱们就这么干回去?”


    走在路上,谢土地问着。


    “还能有啥,咱们在部队里能有的东西,屯子里都不缺。”


    谢一城背着枪全程环视山林,防备四周。


    雪化开春后,长白山再次进入到一年中最危险的时候。


    冬眠、饿了半年的山中野兽,此时消耗严重,看见肉就想扑上来,凶性狠的多。


    回去的路上,谢一城就遇上了四五头饿疯了的狼群。


    看着那皮毛黯淡无光,瘦的肚皮贴骨头,谢一城都懒得打,瞧着狼群在身后跟着,朝着它们上空开了一枪。


    还在跟着的狼群直接被吓退一阵,不过出乎谢一城意料,这个小型狼群只是退远一些,还是远远跟着,并没有选择放弃。


    在谢一城返回的路上,跟了半天,仿佛忘记谢一城开枪时的警醒。


    看着天色逐渐变暗,谢一城也懒得遵守入春收枪打公不打母的规矩,跟谢土地两人直接动枪,打死了三头狼后,剩余两头母狼夹着尾巴惨叫着逃离。


    将危险提前解决,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本来空手回山屯的两人,一下多了三头狼。


    就是这狼太瘦没肉没油水,皮毛也卖不上价,丢了又浪费。


    幸好还有牙齿那些能有用点,身上有些地方能带给采药人制药,不算完全无用。


    长白山雪化入春,即使还是有些凉,路上没办法带着狼尸几天时间。


    再将狼身体上一些有用的东西切割剥下,其余部位经过附近山屯,找到熟悉人给送出去,护林队在山里到处走,周围山屯熟人多。


    东西送出去,还能让别人道谢承情,比丢在山里被野兽吃掉强。


    剩下不多的东西带在身上并没有影响两人在山林中行走速度,一路不停歇,两天后到护林点查看一番,确定他们离开后没有人来破坏才安心,歇息一夜返回谢家屯。


    进了山屯,迎面正好看见屯子里两位身穿解放绿,肩带枪腰挎包,在跟屯长还有老烟枪说着什么。


    “诶,都在这站着干啥?”


    听见声,几人抬头看向屯口。


    “呦!三儿!土地,你俩咋回来了?部队能让你们回来?”


    瞧着谢一城,屯长跟老烟枪断了跟身旁人聊天的想法,迎面上来。


    谢一城笑道:“这不是要春耕了吗,我们这跟首长申请回来种地。”


    “要是因为这让你俩回来,你们那地方还能剩下多少人,估计全要回去忙活。”


    屯长说着看向谢一城身后:“大康他们呢?”


    “我大哥现在是干部,跟我们不一样,有事忙活。”


    老烟枪瞧着两人直接在屯子口聊上,上前招呼着:“别在外面待着,回家坐着先。


    “还有山下来同志送东西来,咱们也别让他干等着。”


    “对对对,都进屋进屋。”


    屯长招呼着人先回家。


    谢土地没跟着走,家里有媳妇有孩子,跟老烟枪几人招呼一声先回了家。


    两位穿着解放绿挎包的战士在跟老烟枪寒暄两句,想要离开,架不住人太热情,拉着不让走。


    “大老远上山来送信,可不能走。”


    谢一城听见送信,赶忙问道:“从哪来的信?”


    “半岛那边,从部队里送出来的,送信人名字叫谢一国。”


    谢一城听着也一样拦着两人不让走,怎么说也要请吃顿饭。


    人民群众的热情,总不能拒绝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靠行动,今天在屯子里多吃点,就是表现。


    这两人谢一城没见过,不是之前几次送信的人。


    谢一城随意问了一嘴,得到的结果是原先送信人在山里摔断了腿,休息中,只能由他们来。


    跟几人聊了一阵,谢一城起身招呼一声拿着信离开,带着东西回家。


    进屋迎面跟人撞了个满怀。


    “一城!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