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推荐战将

作品:《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金国凤,张献忠,李自成领命。


    去年,王二铤而走险,被迫号召饥民起义。


    今年,王嘉胤,王左桂,高迎祥走投无路聚众起义。


    起义影响陕北稳定,破坏陕北经济,朝廷来回派兵平叛,莫名浪费朝廷军饷军费。


    迁徙。


    的确是稳定地方的良策。


    这时,李自成挺身而出,躬身向朱童蒙,金国凤行礼,请求说:“大人,此战末将生存高迎祥,高迎祥是龙武军参将高一功远亲,此人武力彪悍,善于齐射,精通骑射,保不齐擅长训练骑兵,末将斗胆请求将高迎祥招募帐下。”


    呃?


    朱童蒙,金国凤,张献忠齐刷刷望向李自成。


    招降高迎祥?


    李自成要闹哪样?


    王嘉胤降而复叛,教训历历在目。


    李自成身为千总,又立战功,前途无量。


    朱童蒙端起茶杯轻吮,神色好奇的望向心腹爱将李自成:“李千总,你确定将高迎祥招募麾下?”


    金国凤亦好言相劝:“李千总,高迎祥起兵响应贼酋王嘉胤,王嘉胤反复无常造成陕北大动荡。


    京营拱卫京师,断不能出现任何不安分的人。”


    李自成知晓王嘉胤降而复叛引起诸将忌惮,不信任投降的起义军将领。


    思索片刻,他依然斩钉截铁点头:“禀大人,末将确定,若大人害怕高迎祥出尔反尔,何不将高迎祥留在延绥镇,交给来巡抚调教。


    高迎祥常年在边塞贩马,熟悉边境情况,稍加调教必能成为边军悍将,成为来巡抚左膀右臂。


    朱童蒙面色依然凝重,安抚说:“本官考虑考虑,亲自上书向陛下汇报,是否招降让陛下亲自抉择。”


    李自成如释重负,连连躬身谢恩。


    榆林。


    官署。


    春节前后,来斯行将延绥镇军务交给副总兵李卑,孙守法,派左光先,王承恩领兵南下平叛,他和郑嘉栋,李国奇亲自走访榆林镇各处边防,慰问边军,犒赏兵勇。


    为稳定地方,拉拢民心,又设宴宴请地方商贾乡绅,老妪翁叟,奔波中,来斯行收到府谷战报。


    京营,山西兵战场表现不俗,艾万年率领的清水营兵亦不遑多让。


    得知朱童蒙建议春节在各县举办社火,灯会,稳定民心,促进经济,来斯行迅速派人通告榆林各县知县,更亲自掏出真金白银赏赐。


    京城。


    春节,朱由校鲜有闲暇。


    虽说厌恶文官欺上瞒下,抱团取暖,他依然亲率百官举行祭祀,设宴款待百官。


    闲暇时间,多陪在皇后几人身边。


    初七未过,孙承宗拿着战报匆匆进宫。


    君臣寒暄片刻,孙承宗恭敬呈上捷报,面色恭敬在旁边等待。


    朱由校迅速通读奏报,面孔喜忧参半。


    诸军成功平乱,化解陕北危机,值得可喜可贺。然而,今年陕西旱情严重,范围扩大,着实让他揪心。


    关键不光陕西遭遇旱情,旱情迅速向外蔓延,山西,河南都将遭遇旱灾涂炭。


    赈灾。


    需要粮食。


    不赈灾。


    饥民起义。


    朱童蒙建议朝廷未雨绸缪,提前有所准备,以防灾情扩大,朝廷措手不及。


    良久,朱童蒙合上奏折,面孔古井无波说:“来斯行,朱童蒙,张鸿功领兵成功平叛,化解陕北危机,今年军事上开了个好头。


    传朕旨意,通告陕西,山西巡抚在当地准备酒肉,元宵节代表朕前往军营犒赏三军。


    月末前,将建功兵勇赏赐运去延绥镇,山西镇。”


    孙承宗恭敬说:“陛下,各军击溃叛军主力,化整为零搜索藏匿的残兵,延绥兵在来巡抚整训后形成强悍战力,臣建议将京营调回京城?”


    朱由校不做犹豫否定,来斯行整训延绥镇兵勇,破格提拔一批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


    帐下的左光先,王承恩,李卑,贺珍,艾万年,郑嘉栋,赵光远,孙守法,李国奇、吴国伟都独当一面。


    这批副总兵,参将,游击经过两次出塞作战,逢战斗智斗勇,审时度势,能攻坚,能打硬仗。


    朱童蒙在圣旨内建议,派京营,延绥兵,山西兵在各县县城演练,震慑各县叛军。


    此计不错,朝廷开仓赈灾,救济百姓,也要靠武力震慑各县宵小。


    良久,朱由校派刘若愚宣召李国普,王永光,刘一燝,苏茂相进宫,决定商讨安排陕北诸事,以免耽搁春耕。


    约莫小半时辰,李国普四人匆匆进宫,君臣不做寒暄,朱由校将朱童蒙的奏折交给李国普。


    李国普等通读完战报,获悉朱童蒙,来斯行,张鸿功领兵平叛成功,齐齐躬身向朱由校道贺。


    陕北起义。


    引起皇帝震怒,导致对文官不信任。


    诸将领兵成功平叛,皇帝龙颜大悦,兴许改善皇帝对文官的印象。


    朱由校不假思索说:“陕北民乱结束,依照朱尚书汇报来年陕西旱情持续并向周边省份扩散,朝廷经济压力将非常大。


    苏尚书,户部当准备充分,多购买粮食,以防赈灾粮食不够。”


    苏茂相出列恭恭敬敬说:“陛下,户部钱粮充足,能够赈灾。然而,单凭购买粮食远远不足,若旱灾向临近省份扩散,单靠朝廷赈济粮,朝廷经济负担会非常沉重。


    除非持续向外迁徙百姓,减少陕西等省份百姓。”


    刘一燝挺身而出,言语平静说:“禀陛下,苏尚书所言不假,若不能向外迁徙百姓,则需向海商大量购买粮食。


    当前,海商频繁往来于国朝,似乎是个机会。”


    朱由校赞同苏茂相的说法,陕西人口众多,单凭朝廷购买粮食,的确远远不足。


    大量向海外迁徙百姓,除路途遥远外,关键朝廷水师尚未准备充分,不宜向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商贾开战。


    何况,短期内难以解决问题。


    思索良久,朱由校毫不犹豫说:“陕西灾情严重,还有外溢的迹象,粮食,将非常稀缺,所以,哪怕提高粮食价格,都要向海外商人购买粮食,务必保证又充足的粮食赈灾,防止出现饥民,引起各种起义,使得朝廷努力前功尽弃。”


    喜欢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请大家收藏:()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