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隋军来了!

作品:《无敌是多么寂寞

    三军休整之后,再度踏上征途。


    这一次,杨林等人目标很明确,便是朝着突厥残部聚集的巴托杀去。


    此战自然极为重要,达头可汗已被俘虏,正在被押送回京的路上。


    只要能够击破这些突厥残部,突厥便再也无法形成有有效反击。到时候,大隋的各种政策,才能在漠北推行下去。


    兵马行进极快,随着时间推移,距离巴托也只有一日路程。


    大军在此驻扎。


    杨林三人,正在大帐商议接下来的作战安排。想要尽可能消灭突厥有生力量,自然要分兵包夹,才能将之一举拿下。


    便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的脚步声,瞬间吸引三人注意。


    杨林略显疑惑看向帐外,便是进来一名亲兵,接着拱手说道:


    “启禀王爷,我军斥候在营外发现突厥探子,他们说自己是突厥小可汗莫贺咄的人,有要事禀报大王。”


    听得此言,杨林的表情有些意外,短暂沉默之后,说道:


    “你去把人带进来,本王倒要看看,这些人要耍什么手段。”


    待士卒离去,罗艺沉吟道:


    “这莫贺咄,老夫倒是有所耳闻,他是达头可汗之子,也是突厥中一员骁将,此刻派人而来,不知意欲何为?”


    倒是杨素,似乎猜到什么,颔首笑道:


    “如今我军逼近巴托,这莫贺咄找上门来,或许是有臣服之意。”


    听着二人话语,杨林点了点头,他也有自己的判断。但此刻,他并未妄下定论,人马上就来了,自然能够知道答案。


    过不多时,两名突厥人就被带到大帐之中,看着杨林三人,眼中浮现胆怯之意。


    在没有和大隋开战之前,突厥是何等志得意满,肆无忌惮。结果如今,达头可汗沦为俘虏,突厥大军损失惨重。


    这样的对手,打破了突厥人的幻想。


    “听说,你们有要事禀报本王,那本王倒要听听,你们要说何事?”


    杨林微微抬头,靠山王的威势显露无疑。


    两名突厥人心中一紧,但还是勉强冷静下来,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们是小可汗的使者,特来拜见靠山王。”


    二人说的是汉话,莫贺咄将他们作为使者,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杨林不以为意,抬手说道:


    “这些废话就不必说了,你们此行目的何为?”


    二人相视一眼,其中一人开口道:


    “突厥胆大妄为,挑衅大隋王师,如今落得这般境地,也是理所应当。


    如今巴托之内,那些各部首领,仍旧不识天威,想要与大隋为敌。


    小可汗作为可汗血脉,足以代表突厥意志,愿意率领麾下部众,加入大隋,成为大隋子民,希望靠山王麾下能够应允……”


    在这名突厥使者的描述下,杨林听明白了,这莫贺咄果然和杨素猜的一样,竟然想要归附大隋,倒是令人有些意外。


    虽然突厥接连战败,但仍旧还有一战之力,想不到那各部首领还没有投降,莫贺咄这个小可汗反而先行一步。


    在杨林神色异样的同时,心中也是大快。这意味着,如今的突厥已经不是一条心了,内部必然已经分崩离析。


    如果他们还能组织在一起,那也不至于此刻就投降。


    沉默片刻后,杨林目光微闪,开口道:


    “看来莫贺咄是个聪明人,他愿意臣服我大隋,是个明智的选择。但现在,他能为本王做什么,这是个问题?”


    似乎听出杨林用意,那使者反而松了口气,他连忙拱手道:


    “小可汗让小的带来消息,现在巴托之中,各部首领正忙着争夺代理可汗之位,请王爷尽早出兵,他们必然无力抵抗。


    除此之外,小可汗已经做好准备,一旦王爷大军杀到,将会领兵相助,将这些不识抬举的家伙拿下。”


    听到这话,杨林不禁有些想笑,他还没有开口,莫贺咄竟然就已经做好当内应的准备,看来真是考虑周全。


    待杨林思绪微动,他很快


    回过神来,看着那使者,朗声道:


    “好,那你回去告诉莫贺咄,只要他有足够的诚意,本王不会亏待了他。”


    听到杨林此言,两名使者心中一喜,感觉自己完成任务,松了口气。


    他们又恭恭敬敬的喊道:


    “大隋的王师,能够扫平草原的叛逆,是突厥的荣幸……”


    倒是没有客套太久,二人离开大帐,悄然朝着巴托方向而去。


    仍旧在大帐之中。


    杨林看着罗艺和杨素二人,说道:


    “二位觉得此事如何?”


    只见杨素率先说道:


    “老夫觉得,此事应当不会有假,恐怕莫贺咄的处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艰难。


    他虽然被称为小可汗,但实际上,只是达头可汗之子,并没有实权。


    而突厥外族,向来以实力为尊,他的力量无法掌控突厥各部,反而被威胁,争夺那所谓的代理可汗,才会破罐子破摔。


    待到平定突厥,将这莫贺咄扶持为突厥可汗,倒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此刻的杨素,还不知道单进提出的都护府之策。毕竟朝廷还没有下令,此事不可妄言。


    但是,以杨林对杨坚的了解,这位大隋开国之君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扶持新可汗,还是成立都护府,二者优劣犹如天壤之别。


    思索了一会,杨林意味深长的说道:


    “突厥不需要新可汗,如今我们要做的,便是彻底将眼前的敌军击破。”


    杨素一怔,他不太确定的看了杨林一眼,一个猜测浮现于他心中,忍不住说道:


    “虎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陛下又有什么安排?”


    相较之下,大隋三路兵马,杨林才是真正的主帅。如果杨坚有什么命令,提前告知杨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既然杨素问了,杨林斟酌之后,随口道:


    “陛下有可能会在漠北之地,仿造昔日汉朝都护府制度,但如今命令尚未传到,只是老夫猜测而已。”


    “都护府?”


    杨素可不是一介武夫,他文武双全,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同样很了解。


    听到这几个字,他便反应过来,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罗艺也意识到些东西,不由得面露惊喜之色。如果大隋在漠北建立都护府,这对于北平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这意味着,北平府不再是边境之地,百姓不必遭受突厥侵扰。


    往后百姓就能安定下来了。


    而此事,并不会影响罗艺的地位。他是大隋异姓王,戍边只是附带的。


    念及此处,罗艺不禁颔首笑道:


    “如此看来,这莫贺咄的想法要落空了。他之所以愿意归降,恐怕就是想着,日后我大隋扶持他为突厥新可汗。


    要是建立都护府,他只能成为我大隋臣民,想要统治突厥,未免痴心妄想。”


    杨林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也不知道莫贺咄知道此事时,会是什么反应。


    说过此事,三人再度回到正题,杨素的目光变得凌厉,一本正经道:


    “莫贺咄在突厥中,已经丧失主动权,应当不至于在此欺瞒我等。如今突厥各部争权夺势,正是我们的好机会。


    以老夫之见,要动手那就绝不能迟疑,必须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罗艺表态道:


    “老夫亦是这般想法。”


    而杨林的想法,自然也差别不大。莫贺咄已经将机会送上门来,他们要是再优柔寡断,那岂不是有些可笑?


    “那就这样办吧,如今距离巴托,也不过一日路程,那就星夜行军,突袭突厥!”


    ——


    在巴托之地,众多突厥营寨中。


    莫贺咄便在其中。


    而此刻,莫贺咄心中忐忑,虽然有些迫不得已,但他终究是做出了一个背叛祖宗的决定,他要臣服大隋。


    不过突厥尊尚强者,大隋实力远胜于突厥,他给大隋低头做小,也没什么不妥。


    真正令莫贺咄担心的是,他派去的人,是否能够将消息传到,他们又会带回来什么结果,这才是重中之重。


    虽然莫贺咄投敌了,但他也有自己的期望。按照大隋往日操作,这场大战之后,定然要扶持一位新可汗。


    照这样说来,以莫贺咄的身份态度,这个位置似乎非他莫属。


    虽然这般手段,说出去不好听,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曲线救国了。


    只要得偿所愿,待他实力足够强盛,谁才是猎物,还尚未可知。


    正在莫贺咄忐忑之际,外面传来的响动,让莫贺咄的心跳提到嗓子眼,他看向外面,心情颇为紧张。


    但下一刻,进来的两道身影,却让他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道:


    “你们回来了,情况如何?”


    这二人,正是莫贺咄派去的使者,他们匆忙赶回,略微有些狼狈,说道:


    “小可汗,靠山王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原本使者还想仔细说说,杨林许诺了什么好处。可略微一想,杨林除了画了个不会亏待的大饼,就没有再说其他。


    幸好,莫贺咄并没有考虑这么多,在他看来,只要杨林应允此事即可。


    他的阵营,无疑变成了大隋。


    “太好了,这些部落首领,太过狂妄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争夺可汗之位,实在是想太多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新的突厥可汗,一定是我莫贺咄!”


    表明了心中志向,莫贺咄看着两个使者,接着说道:


    “让我们的人准备好,接下来就等隋军发动攻势了。恐怕那些人根本想不到,隋军竟然来得这么快。”


    看着手下人离去,莫贺咄精神有些亢奋。


    他不知道,杨林会选择什么时候动手。但如今的隋军,距离巴托已经不远了,如果连夜赶路,怕是在黎明就能抵达。


    时间点滴过去,莫贺咄昏昏欲睡,忽然,外面传来的嘈杂声响将他惊醒。


    他有些吃惊向外看去,随即脸上笑容浮现,表情略显狰狞道:


    “是隋军,隋军来了!”


    ——


    在得到莫贺咄消息后,杨林三人连夜赶路而来。战机稍纵即逝,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可未必有了。


    以如今的情况,击溃突厥之众不难,问题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歼灭敌军,消灭其有生力量。


    毫无疑问,今晚就是这样的机会。


    突厥一方毫无防备,隋军甚至还有内应。这时候不动手,那就太可惜了。


    动身之后,隋军兵分三路,杨林、杨素、罗艺,各自率领大军,从三个方向合围而来,要将敌军团团包围。


    杨林统领大军,负责正面强攻。


    此刻在杨林身边的,正是单进和魏文通两员大将。


    目光远远看向前方,天色刚亮起一道晨光,他们距离巴托已经近在咫尺。


    虽然一路跋涉而来,但杨林却不觉得疲惫,反而是神采奕奕。


    “单进、魏文通,本王想让你们二人做先锋,稍后领兵冲击敌营,如何?”


    二人自然没有异议,但单进思索了一下,便是拱手说道:


    “王爷,末将只要三千人便够了。”


    倒不是单进想要装逼,而是雷厉风行词条,只能加成三千人。


    虽然敌军距离不远,加速用不太上,但能减少体力消耗,也是不错的。


    杨林听到这话,不禁哑然失笑,他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好,那就依你之言,由你麾下五百人,再调齐两千五百兵马,随你冲阵,本王倒要看看,你带三千人有何等风采。”


    旁边的魏文通看了眼单进,略有几分犹豫。


    他原本想说,自己三千人也够了,但转念一想,他的实力比单进差不少,还是没必要逞强,杨林给他多少兵马就多少吧!


    很快,杨林继续下令,给魏文通分派了一万人。这先锋军的主要任务,便是冲锋陷阵,不需要考虑其他。


    而后方兵马,除了杀敌,也得抓俘虏,追击溃兵,任


    务并不一样。


    兵马很快调度妥当。


    单进与魏文通,分别从两个位置,向突厥营寨发动冲锋。


    晨光初现,大战在即。


    哪怕单进也免不了一阵热血翻涌。


    他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东西,也不知道覆灭突厥后,会带来多少变化。


    但单进并不后悔,最起码他这样做,救了很多人,那就足够了。


    他将八棱破军槊指向前方,纵马高呼道: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