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喜欢内斗的汉人

作品:《无敌是多么寂寞

    不过简单几句话,杨坚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


    现在的大隋,已经不是往日刚一统的时候了。经过这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大隋底蕴深厚,国力强盛。


    扶桑与琉球这等小国,竟然不知死活来招惹大隋,此乃取死之道。


    既然他们想要找死,杨坚岂会优柔寡断?


    杨林本就坐镇登州,防备海寇,他对于二国的了解也是最多的。


    他斟酌之后,便是拱手说道:


    “扶桑、琉球二国远在海外,想要破敌,首要便是水军。


    并且,臣弟以为此战不宜投入太多兵马,而应该出其不意,趁着二国没有防备,一举将之拿下。


    这海寇既然敢袭击登州府,足以说明在他们看来,我大隋定不敢贸然对海外用兵,这就是我军取胜的契机。”


    杨坚微微颔首,说道:


    “虎臣所言极是,海寇犯我疆界,若是不予以重击,岂不是让天下人小看我大隋?


    朕会向颁旨,调动江都水军出战,此事……杨处道,就交给你负责吧。昔日你曾统领水军伐陈,水军经验丰厚。


    而虎臣,你从禁军之中挑选三千精骑,火速赶往登州府,平定贼寇。


    不过在朕看来,等你到了登州,恐怕匪患已经解决,只是要你去主持大局罢了!”


    说到这里,杨坚颔首而笑,他对单进一如既往的信任。如果单进领兵去了登州府,应当用不着杨林出手了。


    反之,若是单进选择置身事外,对登州府变故视若无睹,那他在杨坚心中的形象,怕是要降低不少了。


    因为在杨坚看来,他最看重的并非单进的实力,而是他的人品。


    正如杨坚选择太子,因为前太子杨勇奢靡好色,最终被废,选择了表现得极为清廉节俭的杨广。


    只是杨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竟然藏得如此之深。他的奢靡好色,比之杨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杨广从未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


    等杨广登基之后,其本性才完全暴露出来,最终促成了大隋的二世而亡。


    听到这话,杨林顿时哭笑不得。


    不过,以他的身份自然不会和单进争功。如果单进能够解决登州府匪患,他反而乐见其成。


    本身杨林就有意扶持单进,成为大隋的新一任靠山王。


    他手下那些义子,无一人有这样的资格。


    他们能力不够,若是强行委以重任,只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单进就不一样了,虽然他年纪轻轻,却已经崭露头角。或许日后,单进的成就会远胜于今日的杨林。


    而这,对于大隋来说,乃是一件幸事。


    所以杨林马上拱手道:


    “陛下所言极是,但是,如果单进当真能够解决登州匪患,那臣弟反而放心了。


    海寇侵入登州,也不知有多少百姓惨被烧杀掳掠,流离失所。”


    听着杨林之言,在场众人皆是面色肃然,他们自然能够感受到那种紧迫感。


    杨坚目光微微闪动,这番话越发坚定了,他要覆灭扶桑、琉球二国的想法。


    他倒是要看看,这二国是哪里来的底气,能够抗衡他大隋!


    说完这话,杨坚又补充道:


    “此番出战,仍旧由虎臣你为大元帅,处道你为副元帅。不过水军上的事情,你们二人还是要多加商议,不可掉以轻心。”


    杨林与杨素连忙拱手称是。


    此事就这样确定下来,由杨素带着圣旨,前往江都调动水军。


    而杨林则是率领精锐,前往登州府主持大局。等解决了登州之事,杨林便是与杨素汇合,整顿兵马,杀往琉球、扶桑。


    可以说,从杨坚开口之后,这二国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


    东莱县内。


    单进等人正聚在一起,商议接下来反击海寇之事。


    罗方作为杨林麾下大太保,也是如今东莱县内的主事人,他对于登州府的局势更加了解,便是正色说道:


    “现如今,海寇虽然放弃了包围东莱县,但他们却并未离开。


    此刻正向着观阳县聚集,此处也是他们驻扎之地,先前海寇便是从南边突破防线,一举杀入登州府内。


    接下来,他们必然是想从观阳撤离,将掳来的人口财宝尽数带走。


    所以,我们想要击破海寇,就必


    须先杀到观阳县。而且,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让海寇逃离,说什么都晚了。”


    众人目光相对,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


    海寇主力尽数聚集于观阳一带,那么他们此刻领兵出击,定然能够追上海寇。


    先前,海寇突袭登州,打了守军一个出其不意,再加上防线溃败,罗方等人,亦是无能为力。


    而现在,有单进和唐壁两路生力军加入,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罗方等人跟随杨林,坐镇登州府多年,对此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此番看着海寇肆虐,心中早就积攒着一股火气。如果让他们就这样看着海寇逃离,自然心有不甘。


    若是能有机会重创海寇,他们当然不会犹豫。


    单进并非畏缩之辈,区区海寇可吓不倒他,他最痛恨的就是此等外族。


    华夏之地,不是他们能招惹的。


    是以单进正色道:


    “既然大太保已有消息,那事不宜迟,我们抓紧时间动手吧!


    海寇侵入登州府,已经抢掠了大量人口和财宝,恐怕他们未必久留。”


    单进目光灼灼,他可不想让这些海寇跑了。


    在不远处,唐壁也是立刻表明态度:


    “侯爷所言极是,这些海寇来我大隋烧杀掳掠,岂是想走就能走?相信有侯爷在此,我军定然能够击破海寇。”


    唐壁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唐壁已经对单进马首是瞻。


    虽然单进很年轻,但是他的实力,已经获得了唐壁的认可。他也终于明白,为何单进能够在这般年纪,立下如此功勋。


    众人无疑是已经达成一致。


    罗方深吸一口气,他作为杨林麾下大太保,在杨林不在时,本就肩负着相应的责任。


    海寇突破登州防线,他的责任不可推卸。


    若是能够击破海寇,也算将功赎罪了。


    单进和唐壁,都已经表明态度,让罗方心中稍安。如果仅有他自己,要想追击海寇,可没有任何把握。


    但唐壁说的没错,有单进在此,便是他们的倚仗。虽然他们见面时间不长,但单进的实力,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武人来说,拳头大就是硬道理。


    突厥乃是漠北大患,战斗力比起海寇,只会更加强大。单进能够在漠北扬威,难道还会怕了这些海寇不成?


    短短时间,罗方心中涌现出万千思绪,紧接着,他向单进以及唐壁拱手行礼道:


    ”今日,真是多谢二位出手相助。若能一举击破海寇,救下那些被掳走的百姓,便是我登州府的恩人。”


    单进颔首笑道:


    “这是什么话,海寇乃是外族侵入,我等既为汉人,便有共抗外族的责任。


    所以,这都是我等分内之事,若是这般客气,那就太见外了!”


    众人哑然失笑,但单进的态度,也让他们安心不少,充满对此战的希冀。


    确定计划之后,单进等人并未耽搁时间。


    海寇已经撤离,他们要是拖延太久,恐怕错失了良机。


    只是翌日清晨,兵马已经准备就绪。


    其中主要是单进和唐壁带来的援军,以及原本防守于城中的数万守军。


    合兵近四万人。


    全军出击,向观阳县方向进发。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不久之前的黎明夜色中,有人悄然送出一道书信。


    ——


    观阳。


    琉球国主已经带兵退到此处。


    在他得知,单进等人率领援军赶到,并没有在东莱县外与敌军决战。


    其原因很简单,这单进威名在外,实力不容小觑。鳌鱼都死于单进手下,更说明他名不虚传。


    虽然琉球国主的实力,更在鳌鱼太子之上,但他却不是莽夫。总不可能看见敌人,就直接冲上去拼命。


    倒不如用更稳妥的办法,将敌军引入陷阱之中,才能大获全胜。


    同时,如果就在东莱县外作战,城中守军发现城外异动,也会第一时间率军支援。


    到时候,可能琉球国主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这对于他来说颇为不利。


    对于单进的情报,琉球国主亦有了解,但他没有过分忌惮。毕竟,想要对单进动手的,可不是他。


    可笑这些汉人,虽然实力强盛,却最喜欢内斗。但这


    和琉球国主有什么关系呢,他只能拿好处办事而已。


    正在此刻。


    帐外忽然有人急切跑来,将一封密信送到了琉球国主面前。


    琉球国主打开密信查看,其中内容一扫而过,当即冷笑着说道:


    “隋军果然追上来了,如果不是汉人喜欢自相残杀,恐怕本国主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


    既然他们主动找上门送死,那就满足他们!”


    说完这话,琉球国主面色变得冷静,虽然他不止鳌鱼太子一个儿子,但鳌鱼死于单进之手,他也不可能毫无反应。


    那就趁此机会除去单进,既完成了与那些人的交易,也为鳌鱼报仇了。


    “传令下去,令大军做好准备,这些隋军敢来,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没有迟疑,琉球国主直接下达命。


    如今,海寇从各地抢掠的人口财宝,都已经运到了观阳之地。


    琉球国主也确实准备,从这里撤离登州府,但他没有着急离开,因为他在此就是为了等待单进等人到来。


    这里早已布置好天罗地网。


    等待隋军的,乃是万劫不复之地。


    ——


    单进等人,快马加鞭赶往观阳县。


    这一路上,他们看见许多逃散的百姓,他们形容枯槁,模样凄惨,也不知这一路上,经历了什么样的辛苦。


    原本海寇侵入之前,这些百姓安居乐业,过着自己的生活。


    谁能想到,灾难突然降临,直接打破了这份宁静,让所有人都陷入绝望之中。


    他们的家人子女,甚至是丈夫、父亲,要么死在海寇的刀下,要么被海寇掳走。


    这年头人口乃是重要的资源。


    如此情景,当真令人怒不可遏,单进真恨不得将海寇千刀万剐。


    同时,单进又想到此事之后的黑手。


    若非他们推波助澜,海寇也不可能轻易突破登州防线。说到底,这些人才是罪魁祸首,他们更应该遭受极刑。


    只可惜,此刻单进手里没有证据,这些人联系海寇,也不可能留下直接的线索,让单进来找他们的麻烦。


    先前在东平府,若非尤俊达是自己人,那件事亦是有些麻烦。


    单进看向左右,说道:


    “此处距离观阳县已经不远了,这些海寇作恶多端,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若是不除尽海寇,难消本将心头之恨。”


    一段话说下来,众人能够感受到单进的愤怒,话语之中的冷意。


    别说是唐壁等人了,就连单雄信等绿林中人也看不下去。


    他们向来都是夺财而不伤人性命。


    尤其是普通百姓,本来生活就不容易了,还被海寇所害。


    “雄义说的没错,等找到了贼寇,某定要将之大卸八块!”


    尤俊达咬紧牙关道,甭管他对朝廷有没有意见,他此刻的身份是汉人。看着外族烧杀掳掠,岂能毫无反应?


    秦琼自是赞同,却又警惕道:


    “雄义武艺过人,这些海寇自是不足为惧。但那鳌鱼太子实力不俗,其中未必没有更厉害的高手,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他们的目标却空前一致,那就是击破海寇。


    要将这些海寇全部留下。


    就这样,大军已进入观阳县内。


    单进等人,没有着急动手,而是第一时间派出斥候,前往打探消息。


    最终得到确切的消息。


    海寇果然是在运输抢掠的人口和财宝,他们想要离开登州府了。


    同时,又有一个好消息。


    海寇似乎有些懈怠,并没有太多戒备,这或许是他们发动攻势,一举破敌的好机会。


    单进到底是跟随杨林北伐,学习过一些东西。当他听到此事,不免有些疑惑,海寇尚未离开登州,岂敢如此懈怠?


    只是时间紧迫,要是再不动手,海寇就真跑了,单进顾不上犹豫太多,便是环视众人,郑重其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