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消息传到

作品:《无敌是多么寂寞

    时间转瞬即逝。 便是到了扶桑国主约定好的献降之日。 杨林统领大军,来到大和城外,他骑在马背之上,平静的看着前方。 在他身后,乃是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大隋精锐,威势迫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原本紧闭的城门,终于是有了动静,缓缓打开。 其中一队人影出城。 为首者身穿华服,正是当今扶桑国主无疑。 在扶桑国主脸上,满是颓然之色。从他打开城门开始,扶桑就此国灭,他怎么可能会有好心情呢? 但同时,他也有几分庆幸,最起码开城投降之后,他不必因为大隋的攻势而担惊受怕,那就足够了。 扶桑国主带着扶桑的一众大臣,一步一步走向杨林,接着低下头颅,喊道: “罪臣拜见靠山王,今日进献国主印玺,永世为大隋之臣……” 听着扶桑国主之言,杨林神色淡漠,好似没有一点波澜。 他是大隋靠山王,职责便是为国征战,将所有敌人消灭。而扶桑的结局,都是扶桑国主咎由自取,怪不了别人。 在接收了扶桑国主等人后,大隋精锐迅速进入城中,掌控了这座扶桑的都城。 严格来说,从今日开始,扶桑便彻底覆灭了。这里,已经成为了大隋的疆域,一切都截然不同。 杨林等人,进入皇宫之中。 这扶桑皇宫,和大隋的宫殿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倒不是杨坚太奢靡,而是扶桑太落后。就这样的实力,也敢来招惹大隋,和找死又有什么区别? 一处宫殿中。 杨林等人聚集于此,既然扶桑国主已经投降,当然不能一直留在这里,应当如之前的达头可汗,先送回大隋。 只见杨林率先开口说道: “看来这扶桑国主,确实是臣服了,不过以如今战局,无论他降与不降,都没有太多意义。 如今我军大获全胜,本王打算令人先将这扶桑国主,以及那些扶桑大臣,尽数送回大隋,将消息禀明陛下。” 杨林并没有说,要即刻回师大隋,虽然现在消息还没有传来,但以杨林对杨坚的了解,他们与高句丽避免不了一战。 先前杨坚没有大动干戈,那是为了休养生息,为了恢复大隋的国力。 既然现在的大隋够强,岂能容忍这些外族,骑在大隋头上放肆? 再怎么说,扶桑国主都是一国之主,杨林正想要找个合适人选,将之押送回去,忽然外面传来急切响动。 当这动静传来,杨林立刻眉头微皱,站起了身。虽然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士卒如此匆忙,肯定不是小问题。 很快,一名亲兵进入大殿,他看见杨林,便是立刻拱手道: “启禀王爷,有陛下圣旨!” 杨林一怔,顿时眼前一亮,这几天他一直在等待杨坚的消息。 先前高句丽援军赶到,要不是单进击杀那盖苏文,杨林可就危险了。 当然了,私仇只是一方面,关键问题在于。高句丽明知大隋在攻打扶桑,竟敢出兵而来,其态度已经可见一斑。 既然高句丽不把大隋放在眼里,要是仍旧熟视无睹,其野心必然膨胀。 有些问题,迟早都是要解决的。 就这样,杨林立刻喊道: “快把使者请进来!” 过不多时,杨坚派来的人便是到了众人之前,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宣读道: “……高句丽屡犯我大隋,其罪当诛,朕已任命邱瑞、韩擒虎二将领兵十万,向辽东进发,与尔夹击高句丽……” 这道圣旨之中,并没有什么弯弯绕绕,意思也很简单。 那就是让杨林领兵,从扶桑出发,沿海杀往高句丽。而在另一边,杨坚已经调遣大军,会从陆路进军。 两方兵马前后夹击,水陆并进。 这正是杨林一直等待的消息。 他伸手接过圣旨,朗声说道: “陛下之意,臣弟明白了,劳烦使者回禀陛下,臣弟定然全力以赴,将高句丽拿下,不让他继续为祸大隋。 对了,除此之外,使者应当也看见了,扶桑已经覆灭,那扶桑国主及其麾下大臣,已经沦为阶下囚。 具体要如何处置,还是要看陛下决断,是以需要使者,将这些人押送回去。” 反正使者远道而来,迟早都要回去,多带些人也没什么问题。 听得此言,使者也没有拒绝,他连忙拱手道: “皆听王爷安排!” 虽然他现在是代表天子的使者,但他面前的可是杨坚的兄弟,当今大隋靠山王,人家给面子,他却不能蹬鼻子上脸。 要是使者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那就不可能代表杨坚了。 此事安排妥当。 之前杨林还考虑,让谁押送俘虏更合适,现在是完全不用想了。 他只需要做好准备,前往进攻高句丽即可。高句丽占据辽东数百年,这件事也是时候结束了。 过不多时,宣读完圣旨的使者离去,杨林看向杨素等人,他有些振奋道: “如今大隋国力日盛,陛下亦有雄心壮志,此番陛下兵分两路,夹击高句丽,我等自当竭力为陛下分忧。 先前高句丽暗中与扶桑勾结,奇袭我大隋水军。终于可以报仇雪恨,不知诸位对此战意下如何?” 杨素听得此言,短暂思索之后,便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虽说高句丽的国力,远不如我大隋,但其占据辽东,安稳发展多年,实力不容小觑,哪怕之前损失了一些兵马,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如果我们要从海路杀往高句丽,那就不能掉以轻心。” 杨素表现得很谨慎,高句丽的国力不是扶桑能够比拟的。 就算先前战败,他们仍旧留有余力。 杨林点了点头,他对此并没有意见,虽然他早就想要出兵高句丽,却不代表他就会轻敌。 要知道,杨林作为一名老将,一生征战沙场不计其数。要是因为一场小胜,就欣喜若狂的话,那未免太离谱了。 下一刻,杨林的目光忽然看向定彦平,迟疑了一下说道: “彦平,你此番随军征讨扶桑,对我等帮助良多。不过接下来,大军将前往高句丽,你若是要离开的话,老夫令人送你。” 虽然杨林有些不舍,但他并没有强求,这件事还是要看定彦平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