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杨氏的奖励

作品:《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眼看就到傍晚了,离开了一天的杨夫子再次回到书房。


    “抄写的如何了?”


    “回夫子,抄写完了。”


    陆炜急忙回答道。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默写的。


    原本他还想以此邀功。


    毕竟少年心性,有点成绩都是想要炫耀的。


    却被周楚拦住了。


    “杨夫子乃当世大儒,少爷即使是默写下来的,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会让夫子觉得少爷沉不住气。”


    陆炜一听这话,顿时放弃了邀功的想法。


    杨夫子接过陆炜抄写的纸,漫不经心的查看了起来。


    越看越满意。


    虽说陆炜的字写的像狗爬的一般。


    却写的很认真。


    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


    没有任何一遍是潦草的。


    这种心性,难能可贵。


    字是可以练的。


    少年人想要拴住心猿却难如登天。


    “写的不错。”


    杨夫子难能可贵的给了陆炜肯定。


    这让陆炜内心有些高兴。


    “会背了吗?”


    杨夫子将手中的纸随手放下,问道。


    “回夫子,会背了。”


    陆炜说完就开始背诵起了出师表。


    原本杨夫子听到陆炜说会背倒也没感到意外。


    毕竟抄了二十遍了,如果还不会背,那就真的蠢笨如猪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孩子背诵起出师表来,没有一点磕磕巴巴,异常流畅。


    而且背诵的极有感情。


    这让杨夫子很是意外。


    莫非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料?


    等陆炜背诵完之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杨夫子。


    “不错,以前只听说你顽劣,没想到还真是个读书的料子。”


    听到了杨夫子的夸奖,陆炜愈发高兴了。


    少年人就是这样。


    做一件事,如果一直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那么他就会做的越来越好。


    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督促。


    两人回到陆府之后,陆炜被杨氏叫了过去,考校功课。


    “文心,今日夫子教了你什么?”


    杨氏看到自己的儿子,问道。


    “夫子今日教了我出师表,这是我抄写的。”


    陆炜说着将自己抄写的二十遍出师表递给了杨氏。


    杨氏接过来看了又看。


    “这真是你抄写的?”


    倒不是杨氏不信任陆炜。


    她的儿子她最了解。


    之前那般顽劣,这出师表抄写的虽说字像狗爬的一般,却极为工整。


    没有丝毫不耐烦之处。


    杨氏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多半是做不到这般的。


    陆炜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是我抄的呀,我还嫌抄的不够呢,楚哥儿给我讲了诸葛丞相的故事,儿子以后也想成为诸葛丞相那样的人。”


    陆炜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很是意外。


    “楚哥儿都跟你讲了什么?”


    “楚哥儿讲了很多,夫子只是让我读了一遍出师表就不管我了,楚哥儿跟我讲了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还将了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以及为何留下出师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诸葛丞相这般。”


    陆炜此时内心仍然被打满了鸡血。


    “出师表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夫子都夸我是读书的料。”


    陆炜骄傲道。


    杨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当即让陆炜背诵起了出师表。


    等陆炜背诵完,杨氏让人端来了冰镇酸梅汤。


    “我儿辛苦了。”


    随即看了一眼银翘。


    “你去把楚哥儿叫过来。”


    银翘听到这话,顿时满心欢喜。


    “是,夫人。”


    很快,银翘就找到了周楚。


    “楚哥儿,夫人叫你呢。”


    “夫人叫我什么事?”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跟银翘往杨氏的院子走去。


    “少爷的功课很好,夫人很满意,多半是要赏你些玩意。”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之所以这么帮陆炜。


    就是因为这一个月在陆家,感受到了陆家的氛围很轻松。


    杨氏对下人向来温婉,从不苛待。


    在这个不把下人的命当命的年代,难能可贵。


    怪不得表叔非要自己进入陆家呢。


    周楚还记得表叔当初对自己说过的话。


    “卖身进去大户人家当下人,相当于二次投胎,投的好了,什么都会有,投的不好,生不如死。”


    周楚脑子里面胡乱想着,很快就来到了杨氏面前。


    “夫人。”


    周楚行礼道。


    “楚哥儿,过来。”


    杨氏摆了摆手道。


    周楚从善如流,来到了杨氏跟前。


    杨氏拉住了周楚的手。


    “你是个好孩子,文心顽劣,多亏了你,才能让我那族叔夸赞他。”


    “以后你多读读书,然后多教一下文心,等过些年,我就把你的身契还给你,到时候你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周楚手中。


    “这银子你拿着,平日里想买些什么,不要不舍得。”


    杨氏说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般的人家,赏给下人钱的时候,总是要拿捏一番主人的姿态。


    会说这钱是赏给你的。


    但杨氏不会如此。


    就像是给自己家后辈的零花钱一般。


    就连周楚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心里都没有觉得有任何不舒服。


    “多谢夫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氏的赏赐,周楚没有推辞。


    也没必要推辞。


    “好孩子,回头我让小刘多买些书,只要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都给你们买过来。”


    “楚哥儿,你接着给我讲讲诸葛丞相的故事呗。”


    此时一旁的陆炜坐不住了,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满脸高兴。


    以前想让自己这个儿子读书难上加难。


    现在居然主动要求了。


    这是极好的转变。


    这个转变不是别人带来的,正是眼前的书童。


    “小张,给楚哥儿每个月的月钱加三成。”


    周楚原本的月钱是三百文。


    不多,远不如外面做活赚的多。


    不过毕竟是奴籍,而且在陆家基本上花不到钱。


    横向对比的话,陆家给下人的例钱算是多的了。


    加三成的话,相当于每个月多了近一百文。


    在下人之中都算是顶尖的。


    不过也没人会有异议。


    毕竟周楚是书童,干的活是其他人干不了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楚哥儿是个有本事的。


    “我也要听。”


    陆婉儿一听周楚要给自己哥哥讲课,顿时来了兴致。


    她现在这个年纪,还不懂什么情情爱爱,只是会不自觉的被周楚吸引。


    “去吧。”


    杨氏自然不会反对,如果自己家未来再出一个才女的话,对陆家的名声而言,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陆家。


    觉得陆家过于粗鄙。


    而且还是锦衣卫出身。


    和那些文官天然对立。


    晚饭过后,周楚和陆炜兄妹两人来到书房之中。


    周楚继续讲三国的故事,并且还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着讲。


    中间会讲明演义和史实的区别。


    三国演义如今是非常流行的话本。


    兄妹两人听的津津有味。


    听到诸葛亮草船借箭还有空城计的时候,陆炜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少爷得区分清楚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这其中很多听着很厉害,却经不起推敲,而且真正打仗的时候,并不具备操作性。”


    周楚侃侃而谈道。


    是夜,周楚一直讲到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杨氏才下人来叫几人回去睡觉。


    和陆炜对诸葛亮的崇拜不同,陆婉儿则抓着周楚的胳膊。


    “楚哥儿,明天你再好好给我讲一讲那些兵法好不好。”


    陆婉儿这话,让原本有些困顿的周楚瞬间清醒了。


    看着满脸兴奋的陆婉儿,心想哪有女孩子对兵法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