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李世民的白月光——长孙无垢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大明南京皇宫内。


    “重八,我们是不是误会棣儿了,可苦了妙云这个孩子。”


    马皇后到底是心软,总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父皇,标儿求您,假如我躲不过那个劫难,求您断不可立允炆为太子。


    儿子不想这样的悲剧重演。


    江小友刚刚说了,他都不想讲我们的家事。


    可想而知,允炆恐怕不止是做了这么坏事。


    他很有可能利用“清君侧”杀了不少藩王。


    一定是的!”


    看着日记中关于徐妙云的介绍,越看朱标的双腿就越软。


    终于!


    “噗通!”


    这家伙再次跪了下去,直接倒头就拜啊!


    “是啊,重八,标儿说的甚是,假如真有那么一天,也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下。”


    北平城燕王府内。


    此时的燕王妃徐妙云早已哭成了泪人。


    “弟弟,我的好弟弟,姐姐要拿你怎么办啊?”


    一边是自己的男人,一边是自己的同胞兄弟。


    “求求您老天爷,让太子长命百岁吧!”


    徐妙云直接跪了下去,不断祈祷着。


    “妙云,妙云,你这是干什么?”


    “快,收拾一下,随我去南京面见父皇。”


    朱棣此时火急火燎地跑进房间。


    “四哥,你先等等,你先看看这个,再决定要不要去见父皇他们。”


    “这是?”


    “四哥,这是来自六百年后的一个后生所写。


    他说我将来会成为皇后,而且还是历史上的十大贤后。”


    徐妙云这句话把朱棣吓了个踉跄。


    “信口雌黄!那个小儿满嘴都是谎话!”


    “父皇若不在了,还有大哥做皇帝,何时能够轮到我了?”


    现在的朱棣可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他对大哥朱标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


    可当他看完了日记内容后,整个人傻了。


    良久。


    “怎么会这样?大哥怎么能死呢,大哥怎么可以死?”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朱棣三大问,这是问苍天,还是问远在南京的朱元璋,还是问他自己呢?


    “四哥,你别这样,这些天你在外带兵,我还未来得及告知你日记的情况。


    我发现这个神奇的日记内容有两日了。


    那个来自未来的后生不会拿这样的事情来欺骗我们的。


    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我希望你能心里能明白这一点。”


    徐妙云见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朱棣,现在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般。


    她整个心都碎了。


    突然,朱棣一把抓住徐妙云的手臂。


    “妙云,你说你能看到这日记内容,远在南京的母后他们会不会也看了?”


    “若是他们看到了,能理解我们吧?”


    朱棣一脸期待地看着眼前的爱人。


    “若是母后能看到就好了,她一定会理解我们的,也一定会告诉父皇,相信大哥也会知道。”


    “只要大哥一直平平安安的,说不定我们就能改写历史。”


    徐妙云出声安慰着朱棣。


    “嗯,一定会的!”


    朱棣重拾信心。


    而徐妙云却是心事重重。


    “真的会吗?”


    【好了,关于徐皇后的介绍就到这里吧,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翻牌子。


    当当当当,呀!猜猜这一次会是谁呢?】


    【在历朝的四百多位皇后当中,她是当之无愧,最受好评的一位皇后。】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不过三十余载的芳华,却能留香千古?】


    【好了,不吊大家胃口了,她就是文德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


    “呀!”


    一声惊讶从长孙皇后的嘴中发出。


    “观音婢,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此时李二刚从显德殿早朝回来,看到长孙皇后还在甘露殿没走。


    就想上去劝两句,谁知她的表情让李二心头一紧。


    他很少在长孙皇后的身上看到这样的表情。


    “陛下,小郎君这次点评的人竟然是我。”


    “哦,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李二也是很兴奋,他知道一旦点评一个皇后,就会围绕她的事迹讲讲周边人的情况。


    “这下总算轮到我们大唐了。”


    李二快步走过去,当他看到上面所显示的【三十余载的芳华】。


    他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历朝四百位皇后,最受好评的一位皇后。】


    这点李二不觉得如何,因为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他的心中,长孙无垢就是他的内心中的那块柔软。


    是他的白月光。


    “不,这不是真的!”


    李二被三十余泽的芳华字眼给吓到了。


    【说实话,在这十大贤后中,我最最佩服的就是她——长孙皇后。】


    【她把女人中的所有美德都展现的非常饱满。


    她知书达礼,她勤俭持家,她相书教子,她......


    此时的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她的尊敬和喜爱。


    可惜这样的人,为了老天爷不多给她一些时间,让她仅仅只活了三十五载。


    也许是心中牵挂的事情太多了,也许是生育的孩子太多,伤了她的根基。】


    【算了,我们还是先比提伤心的事情,说说她的事迹吧!】


    【她八岁父亲就离世了,被兄长赶出了家门,她和哥哥长孙无忌到了舅舅高士廉的府上。


    高士廉这个舅舅做的非常好,对待他们兄妹如同己出。】


    【年少的环境,练就了长孙皇后一些难得的品性,也为日后辅佐李世民奠定了基础。】


    【好了,重点来了,玄武门事变,虽说是李世民先发制人,但这一切都是太子李建成逼得,也是李渊放任不管促成的。


    而我们的长孙皇后一袭长裙,站在李世民的身后。


    她眼神坚定,用忠贞不渝的爱,给予他的夫君,最有力地支持。


    没错,玄武门事变,她也在。


    她的出现,不仅给李世民最大的心理支持,也让三军士气高涨。】


    【事情无法改变,弑兄杀弟,李世民活在噩梦中,就在这时候,还是她出来鼓励他。


    “事实无法改变,但殿下贤能,定能通过治国,造福天下百姓。”】


    【不得不说,那时候的长孙皇后看的很长远的,而李世民那会还不是皇帝,而是秦王。】


    【在玄武门事变这点上,她有些像徐妙云,徐皇后。】


    【但在其他方面,长孙皇后做的要比徐皇后还要好的多。】


    【我随便举个例子,若没有长孙皇后这个润滑剂的作用,魏征不知道被砍了多少次头了。】


    【说到长孙皇后,我这里不得不说下李二,也就是李世民,还有他的几个儿子。】


    甘露殿内。


    “总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