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盘点大唐那点事——悲惨命运的公主们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尽管胖子东方胜给江白拍着胸脯保证,他找的这家安保公司人非常靠谱。


    可江白还是觉得不放心。


    孙尚香固然身手很不错。


    但她毕竟只是一人。


    于是江白决定去了一趟大秦那边。


    看着江白没有带嬴阴嫚回来,嬴政有些失望。


    不过,一听江白要借调五名高手去保护嬴阴嫚,还未等嬴政说话,一旁的扶苏倒是紧张了起来。


    “星君侯,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一定能保护好阴嫚的吗?”


    从开始一见到江白激动地喊“江老师”,到现在直接称呼江白的爵位了。


    显然扶苏这是心中有怨念啊!


    “政哥,扶苏公子,你们先听我解释下。”


    江白就把他们一起去文娱世界中经历的事情简单的叙述一遍。


    当然,蔡琰她们几个江白并没有提起。


    这要是让政哥他们知道了,那还得了。


    “嗯,原来是这样,朕可以让你从影卫里面挑选。


    只不过朕有个疑问,你不是只能带一个人去你那边的世界吗?


    现在可以带五个人了?”


    “政哥,您说的没错,我现在最多能带五人穿越。”


    江白并没有隐瞒这点。


    “这么说,朕若想过去,自然也可以了?”


    “对,政哥这次也要跟着我一起过去吗?”


    “不了,后面有机会再说吧。”


    江白没想到这次嬴政直接给他挑选出五名影卫。


    影卫经常执行秘密任务,个个都是军中高手,千里挑一。


    而嬴政给江白的更是影卫中拔尖的。


    有了这五人,江白算是彻底放下了心来。


    离开大秦后,他带着这五人直接来到了文娱世界。


    这些人自然是认识嬴阴嫚的。


    江白直接把这五人交接给了嬴阴嫚。


    安顿好这边后。


    江白回到了现实世界的房间内。


    他要准备写日记了。


    就这连续几次带人穿越,已经损耗了900积分。


    现在需要保护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迎接未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多写日记,赚取更多的积分。


    【这次日记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下历史上那些凄惨命运的公主们。


    我罗列一些历史文献发现,若把所有悲惨命运的公主按前十名排,里面大唐时期竟然占了一半!】


    【那好,不如我们着重来谈一谈唐朝的那些事——悲惨命运之公主。】


    大唐甘露殿内。


    李二看着屏风上面显露的日记内容,表面上显得很镇静,可其内心不知道祈求了多少遍——千万别有朕的女儿。


    屏风上突然出现李二的名字,让其心跳加速。


    可日记中只是仅点了一下,直接跳过了他这边。


    这也让李二悬着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公主,按理来说,生在宗室,她们的地位便高过天下绝大部分人,荣华富贵抬手可得。


    而生在女权昌盛的大唐宗室,更是幸运至极。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也不尽然。


    自唐太宗李二开始,一部分宗室公主就开始在他的旨意下嫁给外族首领。


    也就是和亲。


    诚然,和亲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唐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开拓了经济。


    然而对于这些和亲的公主来说,被当做物品来交换,从此远离故土。


    再也无法回到大唐,很难说能过的幸福如意。


    而唐玄宗时期,远嫁奚地的宜芳公主,其命运更是让人唏嘘。


    和亲不到一年,便惨遭杀头祭旗。】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她是最命苦的公主,唐玄宗疼爱的外孙女,成婚半年被丈夫斩杀祭旗。】


    【奚族是华夏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


    奚族虽然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如匈奴、女真和突厥等等。


    但在唐朝时期却风头正劲。


    一言不合就发动起义,连当时的唐玄宗也很担忧。


    唐朝国力本来强盛,这些小的北方部落本来不足为虑,然而之前经历过了几场大战后,国库空虚。


    宜芳公主杨氏,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女卫国公主的女儿,唐玄宗外孙女。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将这个外孙女册封为宜芳公主,下嫁给奚首领李延宠。


    本来看似是一场最正常不过的和亲。


    毕竟唐太宗给后世子孙开了一个好头了,他们照做就是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给宜芳公主带了灭顶之灾。】


    【宜芳公主离开大唐的时候心中很不舍。


    在前往奚地和亲的路上,眼见故乡正离自己远去。


    再想到此去将再难有回来的机会,宜芳公主不禁悲从中来。


    在队伍行进到虚池驿时,宜芳公主将心中的悲痛溶于笔下,


    留下了一首《虚池驿题屏风》: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


    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


    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一句“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道尽了其离别之情。】


    【外族的生活苦寒,让金枝玉叶的宜芳公主很不习惯。


    但她不敢声张,整日以泪洗面,就这样卑微的生活了六个月后,厄运就降临了。


    安禄山为了邀功发兵攻打奚族。


    这不是倒霉催的嘛,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李延宠本来也不是真心归顺大唐,得到了这个机会后,便和契丹联合起来攻打唐朝。


    为了表示双方的决心,在开战之前两族各斩杀了一位和亲的公主。


    可怜的宜芳公主就这样被斩杀祭旗了,成为了刀下之魂。


    距离他们婚后才仅仅只有六个月。】


    【唐代诗人戎昱曾经写了一首讽刺诗: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讽刺当时的唐朝统治者,将国家和臣民的安危,寄托在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身上。


    换一句诗词“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这是不是更是一个“光辉写照”啊?


    反观大明朝,一直以来奉行的都是“不和亲,不赔款”的政策。


    即使国家再困难,也不会派遣公主屈辱的和亲。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因此被誉为华夏最有骨气的王朝。


    宜芳公主过世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大唐王朝也迅速衰落下来,曾经的辉煌和天朝上国都成为了过往。】


    【写到这里,希望大唐开国皇帝,不对,应该说李二兄,您能好好考虑一下,毕竟大唐和亲是从您这边开始的。


    和亲这步棋真的有必要走下去吗?


    虽然大汉朝也有和亲,为何不能从大唐开始就断了这个国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