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江白开始在大明各朝代选拔人才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道:
“啥?两日?怎么可能?朕明明感觉才过去了几个时辰而已啊!”
“确实如此啊,陛下!您今日未曾临朝理政,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们已然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啦。
其中一些心急如焚的大臣甚至已经打算前往养心殿来拜见您呢。
好在关键时刻,徐魏公挺身而出,及时地拦住了他们,并向众人解释此乃是陛下正在精心筹谋一项重大计划,待到明日便会真相大白,一切自会见分晓。
然而,倘若您明日依旧未能现身于朝堂之上,只怕就连徐魏公也是难以压制住那悠悠众口了。”
“嗯,你先退下!没有朕的旨意,谁都不许放进来。”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侍奉太监离开养心殿。
“诺!”
侍奉太监恭敬地应道,然后小心翼翼地躬身退出了大殿。
此时朱元璋目光转向身旁的朱标,缓缓开口说道:
“标儿啊,咱打算跟随江神医一同前往大明末年游历一番,这朝中之事就交由你来监国处理啦。”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后,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与担忧之色。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犹豫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语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江白突然插话道:
“陛下,太子殿下,还有一件事情我之前未曾来得及跟二位提及。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发现自己拥有一项特殊的能力——能够从明朝历代之中挑选出一些名臣武将,并带着他们一起前往大明末年。
只是……”
说到这里,江白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
“只是由于某种限制,所携带的人数最多不能超过百人。”
朱元璋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之色。
他原本还在忧虑自己去到大明末年时可能会缺乏得力的帮手,没想到江白竟然有着如此神奇的本领。
“哦?江神医,竟有这般能力,实在是太好了!
如此一来,咱们此行便更有把握了。”
朱元璋看着江白兴奋得拍了拍手。
“陛下,好是好,可您也知道的,这次来您这边就耽搁了不少时间,若多去几个地方,说不定李自成都打进京城了,也难怪崇祯会emo!”
"什么哦?"
“陛下,不如这样,您先行安排一下您这边能过去的文臣武将。
我带着崇祯再去其他地方借人才。
我们双管齐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百人的超强团队来!”
江白现在信心满满。
其实他可以一走了之的,系统奖励已经拿到了。
他可以返回星辰世界继续写他的日记。
可他总觉得若不把这件事做完,心里那道关卡过不去。
“父皇,江神医这个想法若能实现,那大明必能继续延续百年!”
朱标一脸兴奋地看着朱元璋。
“是啊,江神医,您真不愧是我大明的幸运之星啊,若没有您的到来,也许大明到崇祯那边就终结了。
若没有您的到来,本宫和标儿,雄英也会按照史书中说的那般在某一刻离开人世。
是您让这一切改变了,有什么我们能做到了,尽管开口便是,你说呢?重八!”
马皇后开口了,她像是在和老朱商量,又像是说这事你得听我的。
“妹子说的甚是!江神医,你放心,只要最近没有紧急任务的,朕都列一张单子出来,待你回来查阅。”
江白带着崇祯离开了。
他们并不是返回大明崇祯年间,而是前往了大明朝各个朝代去拉人头。
在那里,他见识到了戚家军的纪律严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见到了戚继光的勇猛和智慧。
一听说要去大明末年驱除鞑虏,匡扶大明,戚继光眼中精光四射。
“江郎君,吾只恨不能带戚家军团一起过去。”
“戚将军,您不能带着他们过去,可您却带来了戚家军的军魂,有您在,相信很快,您就可以再次打造一支戚家军来!”
江白的一番话,让戚继光如梦初醒,感慨不已。
江白打算让戚继光北上抵挡清军入关。
为大明续命的不止于谦,还有首辅张居正。
江白打算去大明万历年间借调张居正来大明末年搞改革。
你崇祯想进步,可不会用人,而我张居正可以。
“考成法”一出台,官员办事效率大大提升。
将各层级官员的任务进行登记,然后逐级分配,明确各级官员的职责。
改革赋税,整顿边防这些都是我张居正拿手本事!
改革一把好刀自然得是居正大人。
针对明末的贪官,海瑞大人来了!
可直言上书骂皇帝是家常便饭,没办法咋是清官。
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体恤百姓,安抚民心。
咱廉洁奉公,打击豪强,推行清丈,平赋税,平冤假错案……
凡我海瑞待过之处,必是一片青天!
人送我一个外号“海阎王”。
我海瑞要做的事,阎王爷来了也不行!
我上怼天子,下怼百官。
大唐魏征魏怼怼若不服气,咱们比划比划!
江白这一路上走过大明的万里河山,看遍大明青山绿水。
他结识了众多英雄豪杰,平过拦路的土匪山寨。
闯过十万大军中军大营。
他有时在湖中小船上和名人一起垂钓。
他有时在尸山血海中随将士一起厮杀。
……
他在品尝人生百态,那崇祯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