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小孩子才会做选择

作品:《四合院:厨艺启程

    加奈礼貌地鞠躬表示感谢,心里却想掉眼泪。


    对于围棋这件事,她其实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拜他为师,只是想借助老师的名气来临时摆脱家族安排的婚事,她不愿意像个商品一样被嫁出去给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


    她并不真的想要学习围棋。


    起初的时候,也确实有过认真学习、成为知名棋手的想法,以彻底远离家庭安排的婚姻。


    但是自学了几天后,加奈就发现相比黑白色的小石头,她更对这位老师这个人感到好奇。


    “加奈,你真是太幸运了!那些书你看完之后能不能借给我啊?”


    久山光树满脸羡慕地看着加奈说。


    加奈瞄了他一眼,要不是碍于礼数以及旁边站着何雨柱的原因,真想把手中的书籍往久山头上砸过去。


    大致解决了方便面销售的问题后,


    何雨柱又订购了几条生产线。


    工厂空间大得很,再多也能装得下。


    虽然买设备相对简单,但更难找到的是经验丰富的工人。


    好在现在已有一定数量的基础员工了,情况不像刚开始时那样棘手。


    通过国内传统的一老带一新的模式,可以迅速培养出更多熟手工人,


    新引进的生产线所需人员也可以向社会公开招募一些。


    更重要的是,


    何雨柱希望能从别的厂调动一部分人力,比如纺织行业的工作人员们过来支援。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与制度改革升级过程中,


    有些事情无法改变,


    他希望尽可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为国家付出多年辛劳,而即将失业的老职工们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至今仍然让他难忘的是:一位从事纺织业工作的女工,每天要在机器旁来回穿梭几十公里路程的情景。


    接连数日,


    何雨柱在江户城区悠闲散步,


    四处查看新产品、补足库存,


    这一次出门购物跟以往不同的是没有人再对他视而不见。


    自从那场友好的围棋比赛过后,


    何雨柱帅气的脸庞已经成为了东瀛人皆知的人物。


    因此当他戴着口罩稍微改换了行头后再去逛街买东西时才敢放手采购。


    每次从外面回到家中之前,


    为家里女士挑选礼物是必备行程之一。


    至于他的女儿还有小侄子也没有被忘记;


    想到孩子们似乎什么都不缺的情况下,


    最终选择了购买漂亮发夹和彩色橡皮筋作为送给小朋友的心意,这一定会让他们开心不已。


    又闲逛了一整天。


    何雨柱像往常一样回到宾馆。


    这几天,关于访问团的事情他一直没掺和。


    没想到刚回来,就有人告诉他,阿姨找他有事。


    何雨柱立刻去找了阿姨。


    阿姨关心地问:“方便面出口的事儿,你谈得怎么样了?”


    之所以能够这么清闲地逛着,


    完全是因为之前撒了个小谎。


    嗯,也不完全是骗人,只不过是一个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被他稍微拖延了一些而已。


    不过访问团离开前,这事肯定能办妥。


    “大概有点眉目了。”


    何雨柱脸上虽然一本正经,但回答得有些含糊。


    “真的有把握吗?”


    阿姨紧接着又追问了一句。


    “当然有把握,主要是价格的问题,方便面打算卖五元一包,成本四块五,我一分钱都不愿意让步。如果对方不愿意,那我也不愿意谈下去了。让他们这些中间商轻轻松松赚五毛钱,已经是够便宜他们了……”


    何雨柱继续信口开河。


    阿姨微微一愣,试探性地问道:“你是说日元吗?”


    她刚说完这话就沉默下来。


    现在200多日元等于一美元。


    1.5红元兑换一美元。


    大约一红元值一百多日元,不可能用日元做单位,那样一包面连几分都不到。


    国内出厂价都已经要一块红元了,显然只能是以红元计价的。


    一包面售价五红元,


    确实让人难以想象。


    在国内,一斤面粉才一角八分。


    一包方便面还不到一斤重。


    即便加上其他成本,也绝不可能超出五十美分。


    这样一来,一角八分一斤的面粉价值直接翻了十几倍。


    而我国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这背后的利润有多大啊!


    如果真能做成这件事,


    收益甚至比不锈钢出口还要高。


    最关键的是,钢铁原材料会越用越少,但粮食是每年都会再生的资源。


    阿姨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


    “关于价格上可以让步一些。一包面四红元也很不错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确保事情顺利推进,把方便面卖到东瀛去;而且不只是东瀛,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可以尝试打开市场。”


    “哦,那个面厂生产线太少了,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正好你在东瀛呢,联系那边再多进口一些生产线吧。”


    “给你的地方可不小,当初不想要这么多你还觉得不够大。现在我只要你一个保证:把整个工厂都装满生产线,需要多少工人你就给我报告具体数字,遇到什么困难直接说,我会尽量帮你解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几天出国吃的饭食不太对胃口。


    阿姨几乎每天都会吃方便面。


    对于这种食物的口味她非常有信心,不担心没有人买。


    唯一令人头疼的是,当初以为这只是何雨柱的小打小闹也没怎么上心。


    谁知道如今这个小面厂已经供不应求。


    不然的话,靠方便面也能为国家带来不小的外汇收入。


    眼下红国除了农作物以外,真正拿得出手用来创汇的商品太少了。


    即使我们不锈钢焊条技术世界领先,但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压价的原因,其实并没有赚取太多外汇。


    何雨柱成功推动不锈钢出口已令人惊喜,


    而现在他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商机。


    对此阿姨高度重视。


    自方便面上市以来,瞬间在北京火遍全城。


    她深知不少人早已蠢蠢欲动想要摘取成果。


    如果不是因为何雨柱本身的身份背景比较稳固,


    说不定早就有人说要把自己人安排进来了。


    起初阿姨将这家方便面厂视为一次小小的试验并未投入太多关注。


    现在她意识到该厂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所以必须要加倍重视与支持。


    “阿姨...”


    看到她如此态度,何雨柱也感到很意外。


    想了想,终于搞清楚了状况,严肃地说:


    “生产流程上的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员工培训,这需要时间慢慢来;”


    “想要马上扩大生产规模,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是咱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人多。一旦培养出一批熟手工人,实行老带新,每隔两三个月就能培养一批新的熟练工,很快就不愁没有足够的工人了……”


    人多还是优势?


    阿姨好奇地看了他一眼。


    就像是拖着重货缓缓前行的火车。


    人多,到底是累赘?


    还是一种潜力?


    她以前从未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这一刻,阿姨心生感慨。


    换个角度看问题,的确人数众多真的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力量!


    “有了足够的熟练工人,就可以扩大我们的生产线,然后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去赚钱;”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打开日本市场,之后再考虑新加坡等国家,其他几个地方经济不算太好,消费能力一般;”


    “真正的主战场还是西方那些富有国家;”


    “就好像陶瓷本来是我们发明出来的,但后来却被日本用偷来的工艺占领了全球市场;”


    “这一次我们要利用日本人的发明——方便面,反过来抢占全世界的便利食品市场,这也算是一雪前耻了。”


    何雨柱自信满满地介绍着未来发展蓝图。


    听完这番话后,阿姨感到十分欣慰,并温柔地建议道:


    “小何啊,你还是得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在秋叶和娄晓娥之间选一个吧。你现在才四十出头,正是干事业的好年纪,别因为儿女情长而错过大好时机……这样太不值得了。”


    何雨柱: “……”


    小孩子才会做选择,成年人两个都要。


    这话听起来挺硬气。


    不过当然不能这么直接说出来。


    于是他假装没听到,迅速转移话题说道:


    “阿姨,在方便面厂走上正轨之后,我还计划用‘高乐高’这个牌子,跟各地方合作建奶粉厂……”


    当提到建立奶粉厂时。


    阿姨神情变得认真起来,思索片刻之后,看着何雨柱更加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想法很棒,孩子们强大了国家就强。无论如何都不能苦了孩子们的成长;”


    “不过这里也有个很大的挑战:如果要为这么多小朋友提供奶粉的话,牛奶产量可能跟不上需求;”


    “按你的产业链思路,下一步是不是也想自给自足开始养牛呢?”


    “这方面人才虽少,但我还是能给你推荐几个人的。”


    不用麻烦了,


    其实自己根本没有打算亲自养牛。


    奶源问题完全可以由当地自行解决。


    哪个省还没几处牧场呀。


    他们只需要负责技术与设备的支持就好。


    这才是何雨柱最初的想法。


    喜欢四合院:厨艺启程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厨艺启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