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西南捷报至(上)

作品:《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九月初六,大吉。


    正值秋夏交接之际,持续闷热了数月之久的京畿之地也逐渐有了一丝凉意,树枝上随着凛风凋零的落叶,更为这座见证了无数风霜的大明中枢平添了些许萧瑟之感。


    卯时三刻,天色尚未完全大亮,笼罩在薄雾之中的永定门外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私语声,早起的行商百姓们已是在此等候多时了,人群中交谈的话题就好似头顶暗沉的天空一般,颇为沉重。


    自六月底,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起兵叛乱,攻克泸州以来,西南的战事已是足足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得益于朝廷于年初,在沈阳城取得的大捷,在过去这段时间里,辽镇建奴虽是蠢蠢欲动,但终没有继续生事。


    不过尽管如此,京师的百姓们仍是忧心忡忡,毕竟二十余年前的"播州之役"尚且历历在目,谁也不敢小觑这群在当地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土司。


    尤其是如今自号为"梁王"的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与盘踞在水西千年之久的安氏土司互为姻亲关系,势力错综复杂。


    故此,尽管前些时日西南有捷报传回,声称贼酋之子奢寅于叙州府城外伏诛,但笼罩在京师百姓心头之上的阴霾也没有完全散去。


    人们都在迫切的等待着,朝廷能够在西南多打几个胜仗,尽快平定这场由西南土司掀起的叛乱。


    ...


    ...


    唏律律!


    稀薄的晨雾中响起战马疾驰的声音,使得官道两侧百姓窸窸窣窣的私语声戛然而止。


    回首望去,只见得暗沉的官道上,赫然能看见几名风尘仆仆的骑士拍马扬鞭,一脸迫切的催动着胯下战马,朝着巍峨的永定门而来。


    见状,正在城门处维持秩序的士卒们下意识对视了一眼,旋即便是不约而同的朝着仍在策马狂奔的骑士迎了上去。


    "八百里加急?"


    "这么久了,终于有消息了.."


    "圣天子在上,可千万别是噩耗.."


    不过一愣神的功夫,各式各样的惊叹声便于人群中响起,眼前骑士身上所悬挂的旗帜已是说明了一切。


    "西南大捷,三省总理鲁钦率军与京营士卒和白杆军将士,于叙州城外全歼永宁叛军!"


    "大明万胜!"


    不待面前欲言又止的守城士卒出声,为首的骑士便在周遭百姓殷切的注视下兴奋出声。


    情绪激昂之下,他已是将军中的"规矩"暂且忘于脑后,只想着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分享给众人。


    闻言,主动迎上来的守城士卒也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匆匆瞥了一眼骑士递过来的堪合之后,便是将其双手递还,并亲自为骑士开路,目送着这群骑士们迈入城垣,继而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朝廷又打赢了?!"


    "全歼永宁叛军?"


    "圣天子在上呐!"


    如一阵狂风掠过,永定门外的百姓们顿时一片哗然,眉眼间皆是闪烁着溢于言表的兴奋和狂喜。


    时隔多日,他们终是得到了自西南而来的"捷报",且内容如此振奋人心!


    据他们所知,朝廷虽是委任鲁钦为三省总理,整饬西南三省军马,但大明卫所官兵的废弛程度早已人尽皆知。


    至于前些时日以护送老将童仲揆归川的白杆军将士和京营士卒,满打满算也不过数千人,且长途跋涉数千里,状态也不值巅峰。


    反观永宁叛军,那永宁奢氏在过去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借着朝廷的"信任",不断扩张麾下势力,声势丝毫不逊色于昔日的播州土司杨应龙。


    而万历年间,朝廷为了解决犯上作乱的杨应龙,不仅征调了五省官兵,还勒令四川,贵州等地的土司们随同平乱。


    如此情况下,朝廷仍是用了足足四年多的时间,方才将"势单力薄"的杨应龙歼灭。


    但现在,在天子的运筹帷幄之下,朝廷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在兵力远远逊色叛军的情况下,镇压了永宁宣抚使奢崇明掀起的叛乱,这怎能不让人激动?


    "几位兄弟,暂且喝一口热茶。"


    趁着守城士卒查验骑士堪合的时候,有商贩壮着胆子,将几杯尚且冒着热气的茶水递给了在战马之上的骑士,旋即便毫不犹豫的回到了队伍之中。


    自身能力有限,他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心中的激动之情。


    在这名商贩回到队列后,顿时有不少反应过来的行商随手将摊子或辎重交给相熟的邻居,旋即便调头朝着身后的村庄而去,神情很是兴奋。


    朝廷在西南取得大捷,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个捷报宣之于众。


    在一片欢呼声中,人群中有不少穿着打扮像是读书人的士子,不约而同的看向辽镇,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与偏安一隅,常年"拥兵自重"的西南土司所不同,如今在辽镇如日中天,桀骜不驯的女真建奴在十数年前还是仰仗大明鼻息而存在的寻常土司罢了。


    结合天子在过去一年的所作所为,他们有理由相信,日渐衰微的大明必将重回巅峰,令得万国来朝。


    与此同时,队伍中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热泪盈眶,日渐腐朽的身体颤抖不已。


    他们这些人,大多是因为战乱,被迫背井离乡,逃难至京师的"辽人",心中对于故土的向往和思念之情时常让他们夜不能寐。


    不过好在自当今天子登基以来,朝廷一系列的举措,终是让他们见到了回家的希望。


    如今就连在西南势力错综复杂的永宁奢氏都败于朝廷之手,试问在辽东横征暴敛的辽镇建奴又能坚持多久?


    或许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他们仍有机会踏上那片土地。


    想到这里,这些情绪不断翻涌的老人,便不由自主看向紫禁城的方向,眼神中满是敬畏。


    "大明万胜.."


    不知不觉间,整齐划一的山呼声便于永定门外响起,继而顺着徐徐微风,弥漫至屹立于城池中的紫禁城。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