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以身入局(下)

作品:《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待到今日的\"施粥\"结束之后,一身仙风道骨的徐鸿儒便在百十名汉子的簇拥下,于周遭流民百姓敬畏的眼神中扬长而去,回到了距离县城约莫十余里的六家屯。


    此时的六家屯,早已成为了兖州府乃至于在整个山东都远近闻名的\"世外桃源\",人人都想挤破脑袋,混入庄子中活命。


    只可惜在徐鸿儒的命令下,提前数里便在进庄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人手,不准任何来路不明的流民百姓进入。


    而世代生活于六家屯中的村民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外来户的\"袭扰\",也是自发的拥护徐鸿儒的命令,终日于庄子内外巡视,凡是发现生面孔,必定第一时间报予徐鸿儒知晓。


    而在庄子内部,经过近些时日的修缮,庄子内占地本就不菲的\"徐府\"更是恢宏异常,府内亭台楼榭,假山流水,装修陈设颇有些江南风格的味道,与周遭破落低矮的土房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老爷回府!\"


    离得老远,提前于府外等候的家丁婢女们便是瞧见了徐鸿儒的车队,一名穿着打扮好似是管家模样的老仆赶忙主动迎了上去,态度很是恭谨。


    \"香汤可是准备完毕..\"


    半晌,待到马车缓缓停住,徐鸿儒躬身自马车中钻了出来,并面无表情的朝着身旁的老仆询问道。


    与刚刚在郓城县外时的\"平易近人\"所不同,此时的徐鸿儒举手投足间尽是威势。


    \"早已准备妥当。\"


    闻言,老仆便是忙不迭的点头,似是全然没有察觉到徐鸿儒身上若有若无的腥臭气息。


    \"将这妇人交予和宇..\"


    轻轻颔首,徐鸿儒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得,伸手指向自郓城县外一同归来的妇人。


    \"遵命。\"


    见徐鸿儒没有多余的事情要吩咐了,老仆赶忙挥手唤来两三名亲随,对其耳语了几句之后,便快走两步,跟在徐鸿儒的身后,朝着府邸深处而去。


    至于那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妇人自有旁人负责,并待其梳洗完毕之后,交由府上的二老爷负责。


    回想起自家\"二老爷\"特殊的癖好,这位见多识广的老仆眼中便是涌现了些许异色。


    如今这个世道,几石米便能买来本应待字闺中的少女,但自家二老爷却偏偏钟爱那些早已为人妻,特别是曾生养过孩童的妇人。


    对于这些妇人,自家曾在辽镇任职,走南闯北多年,也算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二老爷\"居然是来者不拒。


    无论高矮胖瘦,黑白美丑,一切照收。


    据府上的陈爷所说,自家二老爷这是承袭\"魏武遗风\",当真是莫名其妙。


    ...


    ...


    此时位于\"徐府\"的内堂正门窗紧闭,一个足以同时容纳三人共浴的木桶被摆放在中央,蒸腾的热气自水面上涌起并在屋中弥漫。


    木桶两侧,五六名身材窈窕的婢女正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全身赤裸的徐鸿儒沐浴,神情很是认真。


    \"行了,到这吧。\"


    盏茶的功夫过后,一直在闭眼假寐的徐鸿儒缓缓睁开了眼睛,略有些不舍的自木桶中起身。


    待会还有要事与府上的\"门客\"们商议,不宜贪恋这短暂的舒适。


    ·


    待到事成之后,自有无数时间等他挥霍!


    \"请老爷更衣。\"


    见徐鸿儒起身,几名婢女赶忙上前替其擦拭,并从屏风后取来崭新的丝绸长袍,伺候徐鸿儒更衣。


    这郓城县虽是穷乡僻壤,但眼前的徐鸿儒却极为挑剔,吃穿用度很是奢侈,排场丝毫不亚于府城中的老爷。


    尤其是今年元宵之后,一些据称只有王公勋贵才有资格使用的把玩件和玉佩也被源源不断运抵这六家屯。


    好一番折腾过后,徐鸿儒方才心满意足的推开了水蒸气弥漫的正堂,优哉游哉的朝着不远处的官厅而去。


    此时的官厅中早已人满为患,一位位身材孔武有力的汉子将官厅挤得满满当当,徐鸿儒的眼中也不由得涌现了些许笑意。


    闻听耳畔旁的脚步声响起,官厅内的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见过主上..\"


    \"见过尊者..\"


    \"见过徐师兄..\"


    因为彼此称呼各不相同,气氛本是十分和谐的官厅内顿时杂乱起来,引得于远处庭院中等候的家丁侍女们都忍不住抬头观望。


    \"诸位远道而来,实在是徐某怠慢了..\"


    \"快坐快坐..\"


    望着眼前这热闹的一幕,徐鸿儒眼中的笑意更甚,逐一点头还礼,并且寒暄了几句之后,方才众望所归一般,于上首的位置落座。


    此时早已有人敏锐的观瞧到,徐鸿儒胯下座椅的形制和颜色颇为怪异,似是与戏文中的\"龙椅\"有几分相似。


    见状,官厅中几名文士模样的中年人便是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一个眼神,对于待会要商议的\"大事\"平添了不少期待。


    \"徐尊者,如今昏君无道,官府贪赃枉法,山东流民遍地,我白莲信徒无数。\"


    \"此等形势下,只需尊者一声令下,我等定要叫那朱明王朝颠倒!\"


    徐鸿儒才刚刚落座,便有人骤然于座位上起身,手舞足蹈的呼喝着,面色早已涨红。


    他们白莲本就扎根于齐鲁大地,如今世道艰难,更是吸纳了无数教徒教众,随时可以在各地遥相呼应。


    \"此言甚是!\"


    \"徐师兄众望所归,当率领我等共举义事!\"


    尽管众人的口音各不相同,但眼神却殷切异常,满脸狂热的看向上首的徐鸿儒,丝毫不掩饰其心中的野望及真实意图。


    自万历末年开始,朝廷对外于辽镇屡战屡败,对内也被西南土司折腾的焦头烂额,百姓们流离失所无数。


    现如今京师小皇帝又自取其辱,不仅想要复建税课司,还允准各地吏员们转官,直接得罪了全天下所有富绅豪商以及朝野上的衮衮诸公们。


    如此局面之下,似乎只要眼前的徐鸿儒登高一呼,这早已是强弩之末的朱明王朝便会轰然倒塌。


    届时,他们这些人都将是立有从龙之功的开国功臣,永世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