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捉汉奸走狗

作品:《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楚云飞正俯身在沙盘前,修长的手指在平安县城模型周围画着圈。


    沙盘上的小旗子被他反复调整。


    "报告!"方立功参谋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指挥部的宁静。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楚云飞身旁,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发颤:


    "团座,前沿观察哨急报!渡边联队突然全线后撤!"


    "什么?"楚云飞手中的指挥棒"啪"地掉在沙盘上。


    他猛地抬头,犀利的目光直视方立功:"确定吗,说清楚点!"


    方立功快速展开作战地图,指着上面的标记:


    "各部均报告日军正在有序撤退。属下推测..."


    "八成是平安县城已经易手了,林枫的特种团,怕是已经得手了。"


    楚云飞闻言,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他缓缓摘下军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三天...仅仅三天啊!"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不仅拿下平安县城,还全歼了第五师团?这...这简直..."


    方立功也忍不住咂舌:


    "团座,说实话,属下到现在还不敢相信,那可是鬼子的甲种师团啊!"


    楚云飞走到窗前,望着平安县城方向,眼神复杂:"方参谋,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苦笑着摇头,"我们358团号称晋绥军精锐,可跟特种团一比..."


    他重重地拍了下窗框,"十个358团绑在一起,怕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方立功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声附和:"确实...差距太大了。"


    沉默良久,楚云飞长舒一口气,整了整军装领口:


    "不过..."他的语气渐渐坚定起来。


    "无论如何,光复平安县城都是抗日大业的重要胜利!"


    说着,他转身命令道:"通知各营,加强警戒,防止日军撤退时狗急跳墙!


    当然,有可能的话可以追击鬼子,增加战果!"


    "是!"方立功立正敬礼。


    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节节败退。


    参与此次阻击作战的各抗日部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战果。


    这扬阻击战不仅有效挫败了日军的增援计划,更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战报传来,战果辉煌,影响深远。


    这扬被后世称为"平安会战"的战役,其影响力巨大!


    这惊动了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财,以及山城方面的光头长。


    其战略意义之重大,影响范围之广泛,堪称抗战以来少有的重大胜利。


    其历史地位足以与金陵会战、太源会战等著名战役相提并论。


    在平安县城内,特种团的战士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战后工作。


    他们不仅彻底肃清了盘踞在城内的日伪军残余势力。


    更根据地下情报人员提供的线索和缴获的敌军档案,展开了彻底的汉奸走狗清查行动。


    对那些为虎作伥的败类,一个都不能放过!


    于是在特种团的雷霆行动下。


    当天那些在日军占领期间卖国求荣、欺压百姓的汉奸走狗被一一揪出。


    他们的财产——粮食、布匹、牲畜等,全部被没收充公。


    当天平安城内的百姓们透过窗缝,屏息观察着街上发生的一切。


    那些平日里仗着日军撑腰、作威作福的汉奸恶霸,此刻正被八路军战士一个个押解而过。


    虽然百姓们还不敢贸然出门,


    但家家户户的窗户后,一双双眼睛都闪烁着久违的光彩。


    "老张,你看见没?"李裁缝压低声音对隔壁的王铁匠说。


    "那个整天带着鬼子来收''治安费''的刘扒皮,刚才被捆得像头猪似的拖过去了!"


    王铁匠攥紧拳头,眼眶发红:"活该!这帮畜生也有今天!"


    .......


    而当夜幕降临,百姓们辗转难眠。


    他们既兴奋又忐忑——八路军这次会不会像以前一样,打完就走?


    毕竟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抗日武装往往因为力量有限,难以长期驻守。


    然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平安城的街道上时,令居民很是振奋。


    他们看到八路军战士依然在巡逻站岗。


    他们军容严整,在城门口、要道处都设立了哨卡。


    更有几个炊事班的战士已经在城中架起了大锅,热气腾腾的粥香飘散开来。


    "乡亲们!"也有多名特种团八路军战士在各个街道喊道。


    "我们特种团八路军打下平安城了!平安城光复了!"


    这句话像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整个县城。


    百姓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走出家门。


    有人喜极而泣,有人跪地磕头,


    更多人则是自发地帮着八路军清理街道、搬运物资。


    "3年了..."白发苍苍的赵老先生拄着拐杖,老泪纵横,


    "老汉我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街角处,几个半大孩子围着一名八路军战士,七嘴八舌地问:


    "叔叔,你们真的不走了吗?"


    战士笑着摸摸他们的头:"不走了!从今往后,咱们一起建设新平安!"


    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全城。


    商铺重新开张,学校准备复课,连城隍庙的钟声都重新响起。


    在日军铁蹄下战战兢兢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百姓们知道八路军对百姓是真的好。


    他们相信在八路军的治理下,平安城必将迎来全新的生活。


    随着消息传开,平安县城的大街小巷渐渐热闹起来。


    百姓们扶老携幼走出家门,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兴奋地议论着这扬惊天动地的大胜仗。


    "听说了吗?八路军这次可了不得!"卖烧饼的老王激动地比划着。


    "整整一个师团的鬼子,加上城里三千多伪军,两万多人啊,全给收拾了!"


    "可不是嘛!"旁边卖布的刘婶抹着眼泪。


    "我娘家侄子就在城外,说那仗打得,天都红了三天三夜!"


    街角处,几个年轻人围着一名八路军战士,七嘴八舌地问着:


    "同志,你们真的是特种团的吗?"


    "听说你们团长叫林枫?"


    "能不能教我们打枪?"


    战士们耐心地回答着,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


    这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颤巍巍地走到队伍前,突然跪了下去:"恩人啊!老汉我..."


    "大爷快请起!"带队的指导员连忙扶住老人。


    "咱们八路军就是老百姓的队伍,这都是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