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十万大军打太源!

作品:《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林枫立正敬礼:"报告首长。


    我正打算去视察红山镇根据地的发展情况,顺便看看部队的训练进度"


    作为特战旅的灵魂人物,林枫始终保持着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


    从军工生产到部队训练,从根据地建设到后勤保障,他都要亲自过问。


    正是这种严谨务实的态度。


    才确保了特战旅的高速发展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参谋长闻言,饶有兴趣地问道:"原来如此。


    对了林枫,听说你的特战旅一直在独立发展,现在部队规模达到多少了?"


    这个问题一抛出,首长也投来关切的目光。


    作为八路军的王牌部队,特战旅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总部领导的心。


    两位首长都想知道,这支精锐之师如今已经发展到何种规模。


    林枫面对首长和参谋长的询问,神色从容地答道。


    "首长,参谋长,刚好,昨天傍晚,我才知道了特战旅的具体人数"


    "在特战旅各团的发展策略上,我一直采取的是放权管理。


    既不干涉各各团部队的具体作战行动,也不过多干预他们的军事决策。


    因为我坚信他们的能力和忠诚!"


    作为穿越者,林枫不仅拥有系统加持。


    更因为了解周卫国、孙德胜、雷子风等将领的能力和为人,所以才敢大胆放权。


    首长赞许地点头:"林枫说得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部队建设中,充分的信任确实至关重要"


    参谋长也投来赞赏的目光:"你展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官的胸襟和智慧"


    林枫点头,"根据最新统计,我们特战旅的一线作战部队已达4.9万人。


    如果算上红山镇根据地的后勤保障力量,总兵力更是达到了5.5万多人!"


    "嘶——"


    听到林枫的汇报。


    首长和参谋长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个数字实在太惊人了!


    "5.5万人?!"参谋长声音都有些发颤。


    "这哪还是一个旅的编制?简直抵得上一个集团军的兵力了!"


    首长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林枫。


    "林枫,你确定特战旅现在一线作战部队真有4.9万人?全旅总兵力超过5.5万?"


    林枫从容地点点头,语气平静却透着自豪:


    "是的,首长,这个发展速度,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满意?"参谋长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这哪是''比较满意''啊!


    简直让我们两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首长也回过神来,连连赞叹:"你们特战旅的发展速度,简直就是在创造奇迹!"


    他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说:"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你带出来的这些团长,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虎将!


    其实我第一次来根据地见到他们的时候就觉得他们是相当厉害的猛将!果然啊!"


    林枫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是啊,我特战旅各团的指战员们确实都很出色。


    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特战旅才能发展得这么快"


    但实事求是地说,虽然特战旅采取的是各团独立发展的模式。


    每个团都要自行解决军费、兵员和武器装备等问题。


    但现在的条件可比当初林枫从新一团出来时强太多了。


    林枫至今还记得。


    当初带着区区三十多名战士来到红山镇开辟根据地时的艰难处境。


    那时的他,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缺乏稳定的军费来源。


    兵员补充困难,武器装备短缺。


    完全是靠着一股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相比之下,现在的独立发展条件已经优越很多。


    旅部提供基础军费保障,持续供应武器装备,完善的训练体系,后勤补给线等。


    可以说,各团虽然独立发展,但背后都有强大的旅部作为支撑。


    首长由衷地赞叹道:"不,我认为这完全是你领导有方的结果!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如果不是你这样的将才,怎么可能带出这样一支铁军?"


    他摇着头,仍难掩震惊:"一个旅级单位发展到5.5万人,这简直不可思议!"


    副总参谋长也感叹道:"这样的兵力规模,完全抵得上一个兵团的战斗力了!"


    在军事术语中,"兵团"这个概念有着特定的内涵。


    绝非简单的军、师、旅级别的统称。


    从军事编制体系来看,军级单位承担战役战术任务。


    而师级单位则是基本战术力量。


    参谋长所说的"兵团",实际上是指军队编制中一个特定的指挥层级。


    回顾中央军的编制历史,兵团这一级编制介于战区和集团军之间。


    每个兵团通常下辖数个军级单位,其规模与集团军相当。


    中央军曾先后组建过二十多个这样的兵团级单位。


    如今特战旅总兵力突破5.5万大关,确实已经达到了兵团级规模的标准。


    要知道,一个常规兵团的编制人数通常在5万左右。


    看着特战旅取得的骄人成绩,首长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他语重心长地说:"特战旅的发展确实令人振奋。


    不过林枫啊,部队建设要讲究均衡发展"首长特别强调。


    "虽然目前我们还是以步兵为主。


    但以特战旅现有的条件,应该重点发展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特战旅整体战斗力"


    林枫立即领会首长的深意,郑重回应道。


    "首长放心,我们特战旅一直在积极推进各兵种协调发展"


    事实上,特战旅已经在炮兵、骑兵、特种作战等专业兵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装甲部队和航空力量的筹建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这种着眼未来的多兵种协同发展策略。


    正在推动特战旅逐步向现代化合成部队转型。


    林枫微微皱眉道:"不过像坦克部队、空军部队这样的技术兵种。


    发展起来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首长深有同感地点头:"这个我理解,要搞到一辆坦克、一架飞机谈何容易?


    看来是我多虑了,你们特战旅在均衡发展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


    参谋长也由衷赞叹:"特战旅现在的发展态势确实喜人。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相信很快就能肃清第二战区的日寇!"


    话锋一转,问道:"对了林枫,你打算把特战旅发展到多大规模才发起总攻?"


    面对两位首长的询问,林枫毫不隐瞒,直言相告。


    "报告首长、参谋长,我的目标是特战旅发展到十万大军!


    只有特战旅达到这个规模,我才会发动大会战。


    到时候一举结束第二战区的战事,彻底肃清这里的日军!"


    "目前我们的作战部队虽然已有4.9万余人,但距离目标还差一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