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冰山一角

作品:《报刊社

    赖国庆交待了他与熊松和王诗夫如何的密谋,如何受蔡稷和吕耀祖指使,炮制了张峰举报信的全过程。微型摄像机录下了这一切…


    其实很简单。


    他们几个人对于张峰极度不满,而蔡稷和吕耀祖则是通过张峰,而给马明远找点麻烦,恶心恶心他。


    纯粹是泄私愤。


    “赖国庆,你看看问讯笔录,没问题了签个字。”


    随杨涛同来的工作人员,将几张纸推至赖国庆面前,又将钢笔放在旁边。


    赖国庆看过两遍后,才用颤抖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在几处地方,按下了红指印。他边擦手边嗫嚅:“杨组长,您看在处理我时,能不能考虑到我有立功表现。从而放我一马?”


    杨涛看了他一眼。


    “你的事可大可小。诽谤诬陷也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关键看张峰是个啥态度?”


    杨涛风轻云淡的说道,可赖国庆却紧张的要命。


    杨涛思索一阵后,对同行的人说,“你打开电脑,把那段监控,给赖国庆看看。”工作人员点点头,杨涛又对赖国庆说:“你看看监控中的这个人,认识不认识?”


    赖国庆瞪大了眼睛,仔细的观察画中的人物…


    倏忽,他一拍大腿指着电脑道,“杨组长,这人我认识,他叫方鹏海,与我家还是邻居呢!我冒昧的问一句哈,他犯了什么事?”


    杨涛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赖国庆:“哦?你认识他。他是谁,现在他人在何处?”


    赖国庆介绍道,这个方海鹏是省体委基建处的处长,三年前已经退休了。目前休赋在家,老方喜爱运动,早上摸摸太极,下午打打门球。赶上刮风下雨的,就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打打桥牌。


    赖国庆说罢,杨涛心里一阵窃喜。踏破铁鞋无觅处,来的全然不费功夫啊!


    这可是麦芒掉进了针鼻眼儿里——凑巧了。


    没想到这趟来运气好,搂草打兔子,还有了意外收获。杨涛不放心,又问赖国庆此人真是方鹏海么?“呃,我确定,这个人是方鹏海无疑。因为他说话的嗓声很有辨识度,就是这副腔调。”


    杨涛心想,方鹏海为什么要举报蔡稷,还是退休三年后才举报的?而且早不举报晚不举报,偏偏在调查组即将进驻省体委的前夜才举报…


    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杨涛想起严宏博常讲的一句话:咱们搞纪检的可不能相信什么巧合。往往巧合的背后,隐藏着必然的因果。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杨涛决定会会体委办公室主任刘雯,她也是张峰推荐的。


    风声传得很快,一上午的时间,纪委调查组的消息已经在体委机关内部悄悄地流传开了…所以当杨涛见到刘雯后,她并不感到吃惊。


    寒喧过后杨涛说:“张峰推荐,说刘主任是可信赖的人,所以我们来了。”


    刘雯温婉的一笑,她的美颜把杨涛给惊到了。“呵呵,张峰这小子,就会给人戴高帽。不过杨组长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好了!”


    “吩咐不敢当,倒是有件事想当面请教刘主任。”


    杨涛收起了笑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刘主任,方鹏海这个人你知道吧?他曾经给我打过电话,说是要举报一个人。这事你怎么看的?”


    闻言后的刘雯,心中就是一凛,不禁脱口而出。“方鹏海举报别人?哈…”


    “你,几个意思?”


    忽闻刘雯话里话外,透着一股不屑的意味,杨涛敏锐的捕捉到了其中的蹊跷,于是就反问了一句。


    “那我直说了吧!不过我说的话可没什么证据,都是一些体委内部的传闻。如果您想听,先把那个东西关了。”


    刘雯指着那台闪着红光的摄录机说道。杨涛摆摆手,同行的工作人员便将录像机关掉,并且合上了黑皮本…


    “对不起了刘主任,咱们就是闲聊。言者无罪,请不要有任何顾虑。你就那么一说,我也是那么一听。”


    方鹏海,干了八年的基建处长。坊间传闻,这八年方鹏海可没少捞,挣得个盆满钵满。方鹏海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澳州,女儿在北京。


    “相传五年前,也就是方鹏海临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基建项目,他挣的最狠了。”


    “有何特别之处?”


    杨涛脱口一问,刘雯说三年前新体育场竣工了。这个项目经历了四年之久,而且传说体育场原先的预算是1.6亿元,后来一直追加到了2.5亿元。多了整整九千万。


    杨涛陷入沉思,只见他眉宇间聚成了一个川字。


    在他所经办的案件中,基建装修,建桥筑路工程项目,是腐败官员们敛财的一大途径。一是金额巨大,干一票可以好活一家三代人。


    二是整个过程中,其中的利益关系犬牙交错,扑朔迷离。这就给腐败分子们,提供了大肆贪污受贿的空间。而且这类案件很难查处,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


    所以现在有些领导,每到一处总是热衷于大兴土木。


    美其名曰是提升城市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可私下里谁又说的清楚呢?


    前段时间流传一件事,海明纪念建市一千五百年,组织了一台大型文艺晚会《同一首歌》,邀请了许多国内的歌星大腕儿们前来捧场。


    其中某韩姓当红歌星登台演唱时,发现音响效果极差。一气之下,便摔了话筒然后拂袖而去…


    据说市里很重视这台晚会的,为此还特批了四百万,更新音响设备。


    谁曾想,这活儿被某领导的公子给揽了去。公子狠赚了一笔后,又转手卖给了一家专业公司。大家利益均沾,多少都得挣一点不是?


    于是专业公司只花了区区八十万元购进了一套音响设备。四百万变成了八十万,演出的效果能一样吗?


    杨涛倏地想到一个问题,假如传言属实,方鹏海在工程中大捞好处,可他为什么举报蔡稷有重大经济问题呢?


    “刘主任,当时分管基建的是体委的哪位领导?”


    “蔡稷。”


    喜欢报刊社请大家收藏:()报刊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