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让臣女一试

作品:《开局变村姑?可我是凤命呀!

    镇南王这次携带爱女进京,一为述职,二者,是要交还兵权的。


    闭关多时的靖德帝特意出关,专程设宴款待。


    又听闻宁国公府找回流落多年的孩子,如今宁国公府的小孙女倍受世家追捧,也很好奇。


    大手一挥给宁国公府下了帖子,要求在京都亲属全员参加。


    于是这日宫宴,规格竟然堪比年宴了!


    酉时,京都达官贵人们已经开始出动了,有些动作快的,已经第一批到达了皇宫。


    待到了戌时,基本已经座无虚席了。


    戌时三刻,靖德帝携张皇后,秦贵妃,贤妃,隆重出场。


    本来,靖德帝乃是最终压场的,最后一个到。


    结果,此时靖德帝已经到了,镇南王竟是还未到。


    一时靖德帝脸色有点黑。


    直到亥时整,镇南王这才携带爱女明慧郡主姗姗来迟。


    一进大厅镇南王哈哈大笑:“抱歉陛下,小女对京中事物极为新鲜,这才来迟了,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靖德帝看着明慧郡主微微一笑:“郡主自幼未曾踏足过京都,一时新鲜也正常。”


    “若是喜欢,日后也可长留京都。”


    靖德帝这是试探,这话里的意思,若是将镇南王最宠爱的爱女留在京都,岂不是给靖德帝留了个人质?


    镇南王自是听说了靖德帝话里的意思,也笑着道:


    “那可不行,不然回去王妃岂不得跟我哭死~陛下也不想让臣家宅不宁吧?”


    靖德帝哈哈大笑:“朕不过开个玩笑,朕也盼着镇南王合家团圆呢~”


    “放心,你镇压边关有功,朕不会留你在京都的,哈哈哈。”


    镇南王也打着哈哈,二人心照不宣。


    交还兵权,一切好说。


    不交还兵权,那就不好说了。


    靖德帝起身端起了酒杯:“今日既为镇南王的接风宴,来,咱们大家伙儿敬镇南王一杯!”


    “若无镇南王镇守边关,又岂有我等京都的安宁!”


    “来啊!敬镇南王!”


    “敬镇南王!”


    镇南王唇角带着笑意,受了这三杯。


    接着靖德帝又望向宁国公,笑问道:“朕听说宁国公终于找到了走失多年的大儿子还有孩子们,来,让朕也瞧瞧。”


    宁国公笑呵呵地带着姜原生及其家人站起来,满带骄傲地介绍着:


    “陛下,这就是我那走失多年的大儿子姜原生。”


    “这是他的大儿子姜天枢,二儿子姜天璇,三儿子姜天玑,四儿子姜天权,六儿子姜开阳,小女儿姜璃月。”


    靖德帝看着这群仪表非凡的俊男靓女,总算知晓宁国公这骄傲哪里来的了。


    “原来朕最喜欢的姜侍读竟然是宁国公的长孙,不错不错!”


    “姜原生,你可有什么所长?可愿在朝中任职啊?”


    姜麒麟嫉恨地望着姜原生。


    凭什么?!自己堂堂靖安侯府世子,未来的侯爷,父亲从未这样替自己引荐过!


    便是自己的官职,也是自己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


    凭什么这个乡野村夫的姜原生,一回来就能被陛下亲自过问?还要封官荫子?!


    姜原生却是憨厚地笑了笑道:“回陛下, 草民之前不过一乡野村夫,半点不懂得朝堂之事。”


    “如今得以认祖归宗,已是祖宗庇护了,万不敢再求其他。”


    靖德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也不过是给宁国公一个面子,这才随口一问。


    若那姜原生不知分寸瞎要职位,那才是贻笑大方呢。


    既然姜原生如此知趣,靖德帝难得大方了一把:


    “嗯...既如此,便赏银5000两吧,也算是朕的一点心意。”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哪怕姜家并不缺这点钱,姜原生也是得跪地谢恩。


    “谢主隆恩。”


    镇南王看向江天枢等人,笑道:“宁国公,你这些子孙,颇为不俗啊!”


    宁国公还未开口,对面的兴国公便赞道:“是啊,宁国公老匹夫着实好福气!”


    “我家那小子可是夸过他那大孙子数次!”


    兴国公的小儿子,便是姜天枢的老师秦晏了。


    秦晏之名,在大夏王朝也当得起当朝大儒了。


    兴国公话音刚落,英国公便开口道:


    “我家小子倒也跟我提过,宁国公这二孙子别看年纪轻轻的,刚入伍数月,已是校尉一职了!”


    靖德帝来了兴趣,看向姜天璇:“哦?看来我朝又要多一员大将了!”


    国子监祭酒笑呵呵:“陛下可知 ,这老四别看沉默寡言,种花却是一把好手!”


    靖德帝看向老四,琢磨着,种花很厉害?


    宁国公适时道:“陛下,我这孙子,不止花儿种得好,粮食蔬菜,也都种得极好,您猜猜,今夏他种的粮食亩产多少斤?”


    靖德帝:“莫不是有3石?”


    常规来说亩产也就2石左右,也就1-200斤。


    宁国公摇了摇头,伸出一把手:“500两!”


    姜天权谦虚地道:“今年经验不足,若是护理得当,来年应该能达到亩产6-8石。”


    什么?!6-8石?!


    靖德帝动起了心思。


    底下的大司农瞬间感受到了危机,抢先一步道:


    “陛下!如此人才,实在是适合我们司农司啊!”


    “我司农司正好缺一司农少卿,不若便叫江四小公子姜天权担任吧!”


    靖德帝略一思索:“也好,既如此,姜天权,你明日便去司农司报道吧。”


    姜天权跪地谢恩:“是,臣谢主隆恩。”


    靖德帝又看向其他几人,兴致很浓:“想来这几个孩子,也各有所长了?”


    承平侯指着老六姜开阳道:“陛下,您可曾听说过玻璃,便是这小子捣鼓出来的。”


    靖德帝看向姜开阳:“哦?你还会做别的什么吗?”


    姜开阳看向姜璃月,姜璃月明了,一齐跪下道:


    “陛下,六哥担心我一弱女子不安全,特意给小女打造了一副袖箭。”


    说着姜璃月解下袖箭,呈了上去。


    靖德帝示意让人将袖箭接了过来,抬手接过细看。


    一看可不得了:


    “这袖箭...竟然如此精致!”


    早在姜璃月拿出这袖箭之时,明慧郡主就看出这袖箭的不俗。


    如今更是按耐不住:“陛下,可否让臣女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