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玄立国

作品:《生老有命

    (大玄卷·卷启)


    大玄王朝,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亡平立国,收拾破碎旧山河,历经数十载,终于一统天下。


    大玄王朝,南北一统,占地广阔,几乎坐拥了前朝大平几乎所有的国土。


    北靠天下最高山峰——雪山太白,冰天雪地,万里无人烟,是极北苦寒之地。而太白雪山的另一边,山下却是大片草原,有蛮族游牧狩猎。


    南至十万大山,重岩叠嶂,障气弥布,尚未开化,一片蛮荒,称为娆疆之地,山中有善使巫蛊的娆族历代久居。


    西临一片大漠,常年黄沙席卷漫天,有诸多西域小国分布,与中原互通商贸,因西域国中多是信仰佛教,故而又称为佛国。


    东是一片沧海汪洋,海运发达,渔业兴盛,百姓安乐。


    大玄开国皇帝张衍并未改变大平原来的制度,而是修改延续下去,依旧按照十四州,三十六主城,七十二大城,一百零八小城,划定天下


    大玄定都阳州的第一主城——玄皇城。与前朝贵为大平皇都的仙京城,相隔不过千里路途。


    两座不同朝代的京都皇城于此便好似遥遥对立,默然相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为任何人所停留,天命所定,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一个时代终会结束,但每一个时代都会留下它……不灭的刻印。


    ……………


    如今,大玄开国皇帝张衍立于玄皇城中的某处高楼中,独自一人凭栏远望,俯瞰属于他的整座天下。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映红了整片天空。


    于阵前斩杀大平的最后一位皇帝,也只是昨天的事情而已。


    曾经,他也是这般独自登楼,凭栏远望。不同的是,那时他只是俯瞰一城之地,而如今他是俯瞰整座天下。


    这座天下……真的很大啊。即便是以张衍的修为,穷尽目力,也看不到边界。


    想到这里,这位玄黄帝心中不由气象万千,心绪万千。


    身后,有脚步声响起,又有人登楼而来。


    张衍没有回头,依然凭栏远望。


    以他现在的境界,不说天下第一人,起码跻身天下前十没有任何问题了,周围的风吹草动,对他来说都是雷霆的轰鸣。


    当然,他对那个脚步声也极其熟悉。


    “书生,来了?”张衍双手撑着栏杆,头也不回的问道。


    “张衍。”身后的读书人喊道。


    张衍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强忍着笑意,依旧没有回头。


    “圣上。”读书人无奈又喊了一声。


    张衍这才一脸受用的转身回头,看着这个已是两鬓微霜的读书人,轻笑道:“这才对嘛,既然已经立国统一天下了,就要有些规矩了,不能再枉顾那些伦理纲常了。所以……再叫几声‘圣上’来听听。”


    闻砚没好气的骂道:“得了得了差不多得了,给你那副贱兮兮的嘴脸收一收。”


    张衍挑了挑眉毛,收敛笑容,故作威严道:“大胆!逆臣闻砚!你怎敢辱骂君王?”


    大事初定,天下一统,故而他现在的心情极其轻松,甚至还找回了几分在太平山上修道时的少年心气。


    他其实本就是这般的人,只是看见了太多的人间苦难,才将少年心气消磨殆尽。


    闻砚正色道:“别闹了,我有正事跟你说。”


    张衍收起嬉笑的样子,问道:“怎么了?”


    “还怎么了?”闻砚看着眼前这个一点都不像皇帝的皇帝,“你是不是忘了你还没举行登基大典?”


    张衍一拍脑门儿,恍然道:“都已经当皇帝了,确实忘了还没举行登基大典了。”


    当初天下情况危亡紧急,也确实抽不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且张衍当初也确实不想当那个皇帝。


    闻砚说道:“时间我帮你定好了,就在三日后,算是个良辰吉日。”


    张衍点了点头,问道:“行,地点呢?”


    闻砚皱着眉头看着他:“你自己来选,还要册定重要大臣的人选,比如国师,宰相,首席供奉……”


    张衍转身走向栏杆旁,眯眼望着那轮残阳,旋即重重一拍栏杆,掷地有声的说道:“地点……就选在平王朝的仙京城中。”


    闻砚断然否定道:“那地方绝对不行。”


    张衍扭头瞪了他一眼:“我是皇帝!你还让我自己选的!”


    闻砚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着他,没好气道:“圣上,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张衍一愣,没反应过来,问道:“什么事?”


    闻砚突然有点后悔真让张衍当了皇帝,只听他幽幽说道:“你是不是忘了仙京城……”


    张衍更不解了,追问道:“仙京城怎么了?”


    闻砚重重一拍张衍的肩膀,极其认真的看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仙京城刚被子乾一把一把火烧了个大半,现在就剩一地残灰了,你是想在灰烬中举行登基大典吗?”


    张衍一拍脑袋,无奈苦笑道:“确实是忘了。”


    闻砚无语,直直看着他。


    张衍被看的发毛,急忙转移话题:“对了,莫莲她人呢?那场大战完了之后就没见她踪影了。”


    闻砚认真想了想,回答道:“她应该还在仙京城中,至于在干什么……”


    闻砚顿了顿:“我就想不到了,估计还是跟她师父有关。”


    张衍微微点头,想了一会儿,说道:“那登基大典……就定在中岳极山山上吧。”


    闻砚想了想,点头说道:“中岳极山,皇极帝峰,自古便是封禅之地,用来登基也符合礼制,也并无不可。”


    闻砚转而又问道:“册官的人选你都想好了吗?”


    张衍有些想笑的看着眼前的中年儒士:“明知故问,还能怎么选,就那么选呗。”


    闻砚嘴角止不住的上扬,轻笑道:“嗯嗯,且说来听听。”


    张衍知道他想听什么,于是便清了清嗓子,如同宣布圣旨一般,高声说道:“清白书院学子闻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足智多谋,有建国大功!故而册封为我大玄宰相兼太师太傅!”


    闻砚眉飞色舞,笑颜大开,笑得两鬓的白发都在微微颤抖。


    张衍见他如此高兴,不由问道:“至于吗?你不像是会为了官职高兴的人。”


    “我是想让我家先生高兴高兴。”闻砚想要止住笑意,却还是忍不住轻笑,“其他人想好了吗?”


    张衍无奈的看着他,掰着手指头一个个数着:“大玄国师,莫莲。”


    “柱国大将军,章寻。”


    “首席供奉兼大内总管,空行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