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坏消息

作品:《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和其他几位重臣拱手道了别,胡惟庸径直出了宫门坐上马车。


    马车里有碳炉时时烧着。


    掀开门帘刚走进去,身上带着的寒意便尽然消除,另有妙龄俊俏的丫鬟,伸出纤细如葱白般的小手,为胡惟庸去掉身上的皮裘。


    在软垫上坐下,又一丫鬟递来的热茶。


    胡惟庸接过轻轻抿了一口,味道不错,那些个商人还真没说错,是比皇上的御茶味道还要好些。


    一杯饮尽,胡惟庸便放下茶杯。


    闭着眼睛随着马车细微的颠簸,进入到一种假寐的状态。


    胡惟庸的丞相府距离皇城很近,那怕赶车的车夫,为了行车更安稳走的比较慢,也没有用多少时间。


    眼看着前面就到府门口了。


    车夫慢慢控制住马速,速度缓缓慢下来,等到拉车的马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正好停在丞相府门口正当间。


    车夫连忙跳下马车,拿着木凳打开车门,“相爷,到了!”


    “嗯……”


    胡惟庸轻哼一声,睁开眼睛在两个俊俏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在相府门口,也早有一批仆役等候多时。


    特别是相府的管家胡历,刚看见胡惟庸的马车过来,立刻就跑过去点头哈腰的等着胡惟庸下车。


    等到胡惟庸下了车以后。


    胡历又立刻把一个丫鬟撵走,自己上前搀扶着胡惟庸。


    刚搀住胡惟庸的手臂,胡历就又小声的开始说,“相爷,有人送消息来了。”


    “哦?”


    胡惟庸终于睁开了半闭半睁的眼睛,来了些许兴趣,“什么消息,谁送来的?”


    “户部湖广清吏司今天新上任了一个六品主事,送信的是一个送饭的,背后是户部湖广清吏司的吏员。”


    胡历小声的说着,搀扶着胡惟庸往相府里面走,“消息里只说那主事叫王敏,其他的什么一概不知。”


    “于是小的就想了点办法查了查,侥幸还真让小的查出些眉头出来……”


    胡惟庸言简意赅,“说……”


    “是,相爷。”


    胡历不敢怠慢,将查到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这王敏是洪武三年以贡入的太学,洪武六年授中书郎,在中书一干就是两年多。”


    “性情高傲,沽名钓誉,与许多同僚上司都有不愉快。”


    说到这里胡历微微抬头,声音更小了一些,“籍贯浙江宁海……”


    浙江宁海!


    胡惟庸神情微微一变。


    去年年中逝世,大明开国功勋,诚意伯刘基刘伯温,他的籍贯就是浙江!


    “有关联吗?”


    胡历是胡惟庸身边的老人,自然清楚相爷问的这个有关联吗是什么意思,于是立刻回答,“有,刘基还在世时,王敏曾去拜会过一两次……”


    拜会过一两次,那也就是说这王敏,很有可能就是刘基麾下的人。


    是与胡惟庸相对那一派系的人!


    现在户部官员空额严重,是一块香喷喷的肥肉,朝中不管是谁都眼馋的流口水!


    他胡惟庸也不例外,甚至比谁都想要分上一块!


    接连几次向朱元璋谏言,提举品行兼优,拜入他门下的官员填补,但一律都没有得到首肯。


    全都驳了回来。


    已经一个多月了,户部衙门一直只出不进。


    今天却突然新任一个主事,还是出身浙江的人,中书郎王敏!


    对胡惟庸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还有吗?”


    “有!”


    胡历身为胡惟庸最信任的管家,手上能调用的资源是非常恐怖的,想要在京城查一个官员,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为了能让主子满意,王敏德一切全都查了个底掉。


    “小的专人遣人去了一趟吏部,想查查到底这王敏到底是怎么晋升入的户部。”


    “可吏部的人却说,他们那里压根没有王敏时任命文书,晋升户部主事的事情,根本就没有经过他们。”


    “没有经过吏部!?”


    胡惟庸脚步猛地停下,直勾勾的看向身旁的胡历,“是陛下?还是太子?”


    胡历弓着腰回话,“小的派人都查过了,昨天早上有人看见,太子殿下身边的太监,去过王敏家里传旨。”


    “隔没一段时间,王敏就入了宫,等出来时特意又去了一趟香烛纸钱店,几乎把店里货全都包了。”


    “老板和伙计亲自送上门,见王敏的夫人,又派人去买乳猪,肥鸡,瓜果,时蔬……”


    “看架势,是要祭祖!”


    胡历没有直接回答胡惟庸的话,但又把所有的话都给回答完了。


    王敏突然连升三级。


    从从七品的中书郎摇身一变,成了户部正六品的主事,正是太子殿下朱标的手笔!


    大明朝的东宫储君,手中更有监国之权。


    任命提拔一个区区从七品的中书郎,到户部充任正六品的主事,确实没必要经过吏部。


    动动笔,一个印玺的事儿。


    胡惟庸听完了胡历的话,又在原地停留了片刻,随后又迈开步子朝着府中深处走去。


    虽然只是区区一个六品主事。


    但这背后隐藏的消息,却是相当的庞大,只需稍微琢磨一下,便能看出不少的东西。


    籍贯浙江…拜访过刘基……


    默默无闻,却突然得到太子的召见,直接连升三级,并且还被放到现在最是惹眼的户部。


    处处透露着诡异,处处又都是深意。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件事的每一个点,都都透露着针对他胡惟庸的意味。


    大明朝堂中谁不知道,他与刘基刘伯温势如水火,哪怕已经死了也是一样。


    朝中所有籍贯浙江大臣,和他麾下都是死敌!


    不经吏部,突然空降。


    简单直接一点,太子殿下朱标,此举明显就是在向浙江一系示好。


    再深一点,那就是在向他这个中书右丞相示威。


    他进言了那么多次,朱元璋都不为所动,现在他的儿子却直接空降一人,而且还是他死对头派系里的。


    现在说胡惟庸心里没气,那根本就不可能!


    胡历也感觉到了胡惟庸细微的变化,脚步变得更轻,动作变得更加轻柔,生怕一个不小心点燃了炸药桶。


    同时又隐晦的告诉其他仆役,周围所有的丫鬟仆役全都躲远点。


    还有在中堂准备好饭菜,周围不要一个服侍的人,就连夫人少爷也是一样!


    相爷要一个人静一静!


    隔着一个院子,数十名仆役端着酒菜快步走着,要赶在胡惟庸到中堂前,把所有的酒菜全都摆上桌。


    还不能让胡惟庸看到一个人!


    另外还有仆役,找到胡惟庸的夫人戴氏,让她今日不用再陪着相爷用饭。


    戴氏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听到仆役的话以后,也没有询问为什么,起身直接离开了中堂,回到自己的院子。


    同时还不忘嘱咐仆役,少为相爷上酒。


    多了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