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赏赐

作品:《蓦回鸾

    ——“工事固然要紧,但工事也是死物……世子须得从今日开始思考,若与孔岐来一场决战,当在何处……”


    ——“夫人是要我诱敌深入?”


    ——“朝廷在明,他们在暗……待守军耗得人倦马乏,再一举破之。这般路数陈旧简陋,却总是奏效。世子如今亲自对付他们,切不可再重蹈覆辙。”


    孙微脑海里浮现出在寻阳时,她曾与司马隽商议与三仙教的决战之地。一是会稽,一是临海。


    这两个地方,一处是三仙教的老巢,乃三仙教必争之地;而一处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虽然议论之时,他二人并未商议出应该定在哪里。但如今看来,司马隽已经下了决断。


    若司马隽能抓住机会,在临海重挫三仙教一番,战局可定。


    可前提是司马隽能赢。


    杨荃显然也有同样的疑惑:“三仙教八万之众,世子早将兵力布置在三吴和京口,又哪里来的兵力去应对临海一役?”


    能动的只有江州剩下的三万兵马,可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三万兵马不能从天而降。


    虽然她觉得司马隽不会打无胜算的仗,可她的心里依然忐忑不安。


    思索之下,孙微只有让邓廉跑一趟。


    “请邓司马亲自往会稽一趟,务必向阮回问清情形。”


    邓廉随即应下。


    孙微又道:“今日之事,还请二位务必守口如瓶,不可让王治知晓。”


    杨荃和邓廉对看一眼,问:“让王治知晓世子的恩惠,不好么?”


    孙微摇摇头:“王治好大喜功,贪得无厌。不但不会领情,反而会记恨。望二位务必记住我的话。”


    二人拱手称是。


    邓廉稍加收拾,即将启程前往会稽。


    “有件事情,臣以为还得让王妃知晓。”他道。


    “何事?”


    “前阵子,世子刚从宫里被放出来之时,得知王妃要到吴郡来。那时臣就问过世子,莫非当真要让王妃以身涉险?那时世子就说,吴郡不会有大战。”


    孙微愣了愣。


    他继续道:“世子引三仙教往临海,想来那时就已经有了对策。”


    “邓司马为何说起这个?”


    “臣以为,此事重大,世子不曾却知会王妃,是怕王妃担心。臣说这事,是怕王妃气恼世子欺瞒,做出不智之举。”


    “何谓不智之举?”孙微问,“邓司马莫非以为,我会像上回一样,不顾一切地去寻世子?”


    邓廉讪讪地笑了笑。


    孙微道:“请邓司马放心,我知晓战场非儿戏,不会贸然前往。一切还等着邓司马的消息,而后再做打算。”


    邓廉得了孙微的许诺,安心上路。


    阿茹目送邓廉离开,将窗户关上:“这雨一旦下了,就下个不停。都这个时辰了,王妃午歇么?”


    等了一会儿,不见孙微答话。


    她回头,只见孙微仍旧坐着,若有所思。


    “王妃怎么了?”她说,“近来总是出神。”


    “没什么,你去吧。”孙微道。


    阿茹离去,室中只剩孙微一人。


    她听着雨声,她轻轻摩挲着腕上的镯子。


    蓦地,司马隽看着自己时的双眸,还有离去时的身影,似又在眼前。


    她倒是宁愿邓廉没有跟她说方才那番话。


    因为这在提醒她,司马隽对她越好,日后自己离来时,就越艰难。


    有时,她觉得,如今的司马隽很是陌生。毕竟上辈子,他们从来没有说过那么多的话,也从未对彼此做过那么多事。


    孙微,心里的声音在默默提醒。


    千万不可忘了,你为何回来。


    ——


    因着王治立下的头功,宫里头很快来了旨意。


    太后对王治大加赞赏,顺带也提及了孙微的功劳。


    孙微跟太后打了两辈子的交道,深知这顺带提及十分不易,已经算是一番认可,不能奢求更多了。


    这些都在孙微的预料之内。


    王治的胜利虽然不过是千余人的小打小闹,但只要冠上王氏二字,无论如何庆贺都不为过。


    不过,教孙微意外的是,王治因此得了个监军的头衔,监三吴战事。


    看来王磡心知肚明,王治虽然拿了头功,但这点功绩上不得台面。


    待宣了旨,那内侍笑盈盈地上前来,对孙微问候:“太后惦记着王妃,不知王妃近来是否安好?吃穿用度是否称心?”


    孙微谦恭地答道:“劳太后挂念,妾一切安好。还请内侍替妾给太后问安。”


    说罢,她让阿茹给内侍奉上赏赐。


    “是,小人一定将王妃的意思带到。”内侍笑盈盈地说,“除此以外,太后还有一句话,令小人转告王妃。”


    “内侍请讲。”


    “太后说,王监军当此重任,还是头一回,还请王妃多多照拂。王妃之所求,待回宫以后,一切好说。”


    孙微笑了笑。


    太后虽是司马家的太后,但到底是出身王氏,事事都站在王磡父子这边。不过这话里的意思,倒是对孙微的本事颇有认可,这对孙微是有好处的。


    “妾不过是一介妇人,何来照拂监军一说?妾不敢当。”


    “王妃实在是过谦了。”内侍道,“小人不过替太后传话,如今话带到了,小人告退。”


    孙微莞尔,令人招待内侍去用膳。


    王家也来了些人,是王磡派来辅佐王治的。其中一人引起了孙微的注意。


    那是个年轻的文士,看形容举止,当是王磡府上的幕僚。


    此人,孙微从未见过,看了他几眼,留了个心。


    “就王治那点功劳也能当监军?”回到屋里,阿茹嗤之以鼻,“旁人果真说的不错,姓王的果然要大过天去。”


    孙微没说话。


    这任命颇有深意。


    思索片刻,她道:“监军虽不能代将军发号施令,却能阻挠将军发号施令。而且,有了这头衔,王治就不必裹足于吴郡地界。”


    阿茹面露诧异,问:“太后和王磡到底想做什么?”


    孙微徐徐道:“既然太后说了要我帮忙,那就没有瞒着我的道理。想来,很快就会知道了。”


    果不其然,次日,待使节离开后,王治便道,有事与孙微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