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萝卜头回屯

作品:《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

    在仓房里忙活完,谢一城拍了拍谢家良:“起来吧,这边说的你自己也记着,今后说不定能用到。


    “你不能指望老药叔天天都在屯子里待着,万一有点啥事,你自己能招呼过来。”


    谢一城看着谢家良开口道:“能耐怕少不怕多,这些都学好,今后万一能用着,那都是能救命的。”


    “诶,回头我再自己琢磨琢磨。”


    这边出屋,谢一城迎面瞧见远处有人进屯,定睛一看带着笑赶紧迎上去:“全蛋回来了。”


    “一城,你啥时候回来的?”


    “昨个刚回。”瞧着萝卜头,谢一城好奇地问着,“你媳妇孩子呢?咋没见着?”


    “在张家屯待着呢,我瞅着这雪下的大,赶紧回来瞧瞧屯子里别有事。”


    “你现在也是长期住张家屯了,打算给人家当上门姑爷了?”


    萝卜头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不是那种能上门的人。


    “这不是前一阵正好带孩子跟我媳妇回去打算待两天就回来,谁成想这雪直接下个不停,想回都回不来,直接给耽搁了。


    “屯子里现在咋样了?有没有出啥事?”


    “没事,就是压塌了几个旧屋棚子,张家屯那边啥情况?”


    “下雪就清了屋顶,也是压塌了几间房,没啥大事。”


    萝卜头打量着屯子里,看着有些穿着军装的战士时不时走动好奇道:“屯子里来人了?”


    “你这都瞧见了,去瞅瞅有没有眼熟的。”


    “眼熟?”萝卜头有些莫名,扫着走动的人,一股熟悉感涌上心头。


    穿着军装在屯子里的这些人,看起来确实很眼熟,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咋了?换了身军装就不认识了?”


    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的军官,穿的是半岛人民军的军装,战士穿的是人民军战士军服,也有一部分没有换装,还是穿之前的衣服。


    此时众人已经换装,但是没有任何军衔肩章标志,什么干部军官,穿着都是战士军服,跟其他部队没有差别。


    “这都是打38军来的?”


    萝卜头猛然反应过来,赶忙问道:“我哥回来了?”


    “回来了,正在屋里……”


    谢一城话音还没落下,萝卜头瞬间撒腿就往屯子里走。


    瞧着萝卜头背影,谢一城笑了笑走在身后跟上。


    “连长,你说屯子里产蜜,到现在都没见蜂在哪,你让一城也给我们开开眼,瞧瞧这养蜂产蜜到底是啥样的。”


    “都说了这天蜂要过冬,全在棚子里放着没法放出来,放出来在屋外,全给冻死来年还产什么蜜。”


    “团长,要不回头你跟一城问问咋养的,回头咱们回部队,顺便也养养看?到时候产蜜也能供应部队。”


    王明对着接话的人没好气:“你这是啥路子?谢家屯这养蜂的手艺,咱们给学走了,今后他们屯咋整。”


    “咱们不往外卖,就部队里养。”


    “你见哪家养家糊口的手艺往外掏的,有得吃就不错了,还往根子上要。”


    屋里面说着,房门被推开。


    看着来人,王明眉头展开:“萝卜头!”


    “大长脸!”萝卜头惊喜万分,“你咋来了?”


    身边人听着话没绷住,赶紧扭头用手捂住嘴,避免笑出声。


    “你他娘的真不会说话,啥大长脸大长脸的!整个38军除了你小子给我起这么个名叫,其他人谁还叫过。”


    王明没好气上来给了萝卜头胸口一圈:“你小子这么久没见面,上来就这么整,小心回头给你穿小鞋。”


    萝卜头伸手用力抱了抱王明:“给我穿小鞋?你就算当上军长,这小鞋也穿不到我身上来。


    “我现在就是一个老百姓,要穿小鞋也是一城给我穿,人家高低也是附近的森林公安队长,你挨不着我。”


    跟王明调侃几句松开手,萝卜头跟屋里其他几个眼熟的人打着招呼随后问道:“咋都来这了?”


    “这不是想着你在这,专门过来看你的吗。”


    萝卜头一脸嫌弃:“专门来看我?这话你说了自己能信?


    “真以为我不知道一城之前去北平干啥?扯淡也要找我不知道的扯。”


    众人嘻嘻哈哈笑着。


    对于萝卜头,多数人都有了解,毕竟来回路上聊天,哪怕不是338团的也知道其大致情况。


    从参军到受伤到后方,再到谢一国亲弟弟将其带回屯子养伤,后续又在山里面给他盖了房,找了媳妇成了家有了孩子。


    可以说真是全程接管后续生活,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给他们羡慕的眼睛都是红的。


    就算是在部队当兵,也没有说里里外外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谢一国这在部队当兵,谢一城在后方帮忙,这两兄弟把事给安排的非常妥当。


    关键是不止萝卜头一个人,很多跟谢一国同属部队的战友以及下属战士,只要是离谢家屯比较近的,谢一城这边有条件的情况下都能帮上忙。


    之前不止一次下山,去看望牺牲战士的亲属,还会留下物资和一部分钱财,这些都是谢一城在家忙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寻常人家,哪有这条件帮忙的,这么多人这么多家,一家人帮忙能帮到什么程度。


    可谢一城就替谢一国在地方上就是不停在帮忙,照顾着家庭困难的家属。


    也怪不得谢一国在部队中,下属军官战士对于他这么推崇,任谁知道了这情况,训练时不嗷嗷叫,上战场一个比一个狠。


    国家照顾加团长照顾,双重保障情况下,还有什么担心的。


    即使距离谢家屯远的那些地方照顾不到,也被战士们有选择遗忘。


    真要是所有人都照顾到,哪家都扛不住。


    所有人里,萝卜头就是最特殊的那个,毕竟全方位全面安排,还接到谢家屯养伤安排,只有这么一个。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萝卜头在战场上连续救了谢一国两次命,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在地方上帮忙是谢一城做的,为了自己亲哥,那更能让人理解,也没人多说什么。


    众人扯了一阵后,谢一国才插话:“你咋突然回来了?媳妇孩子呢?”


    “在我老丈人家呢。”


    “然后你自己回来了?”


    萝卜头嘿嘿笑着:“哥,我这不想着回来给屯子帮忙吗,哪成想你们都在。


    “幸亏我回来了,不然等你们走都没见着,能难受死。


    “哥,你们啥时候走?”


    萝卜头嘴好像机枪般突突突说个没完,谢一国也没阻拦,就这么听着萝卜头唠叨。


    就连身边王明一众人也没接话,能看到身受重伤差点丢命的战友回到地方,活生生在眼前,并且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们舒心的。


    “着啥急,这山里这么大雪,我想走也走不了,你别着急赶我,到时间我自己就走了。”


    “我可没这么说。”


    后续萝卜头又跟着一众人聊起去北平的事,他是相当好奇去北平到底是什么样,跟之前去的其他地方到底有什么区别。


    不问还好,一问人直接麻了。


    又是吃又是喝又是逛,几天时间把北平玩了个遍。


    尤其是王明那一张大嘴反反复复说北平的豆汁全国有名,味道只能天上有,喝完这辈子都忘不了,相当的地道。


    其他人还跟着应和,王明说得对。


    这给萝卜头馋坏了,这么多人都说好,等今后有机会去北平,豆汁肯定不能少。


    除了吃喝逛玩外,开会现场还见到真人,会场外还握手,现场还有人拍照登了报纸。


    他们所有人都备了几份报纸,这也算是证明,可以在今后跟人聊天说道时,当作证明拿出来。


    萝卜头刚刚还只是馋,现在直接麻了,怎么都在部队待过,都立过功,这帮人去北平跟老人家又是见面又是握手聊天拍照,就差这么多?


    可是转念一想,这帮人里面都没媳妇,更不要提孩子,也算是勉强挽回一些局面。


    此时的另外一边,谢一城跟屯长聊着时,也在说这事。


    “你去北平跟老人家拍照了?”


    屯长问着,屋里其他人竖起耳朵倾听。


    “大爷,你这说的,你跟那位差不多大,咋还他老人家了。”


    屯长今年六十,那位六十一,相差就一岁,这个称呼确实有点怪。


    “这就是个称呼,在意这干啥。”


    谢一城点头:“见面了,昨个晚上跟今儿一早和我哥他们吃饭,他们跟你说的?”


    “还能有谁,一个个那家伙一顿说,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想不听都不行。”


    “他们好不容易去一趟北平经这么多事,让他们都说说,也算放松身心。”谢一城说完再开口,“对了大爷,我那有报纸,上面有我跟老人家握手的照片,你等会儿,我拿过来给你瞅瞅。”


    说完没等屯长开口,谢一城头也不回出了屋。


    “不是,三儿这去了趟北平学坏了啊!”屯长哭笑不得,“我还以为他说一国他们,合着他也一样这么整?”


    白敏兰在一旁乐着:“人家三儿都说了,拿出来说说,又不是啥大事,你也瞧瞧。


    “回头看看三儿有没有多的报纸,留一份给你,回头你在山林子里走,跟其他屯见面,也有的说。”


    屯长想了想点头:“是这么个理,等会儿让三儿给我留一份,报纸这东西又不是太值钱,放家里也放不了多久。”


    谢一城这边回家,逗了逗小六六,将包里面在北平买的报纸拿出来一份,想了想又将买的牙雕拿了一小块,剩下的玉石牙雕打包拿出来给胡碧芸。


    “这是干啥?”


    胡碧芸有些莫名:“啥东西全给我了?”


    “去北平买的小物件,平时留着你跟小六六一勤他们戴着玩。”


    “又花这些钱,省着点,现在不比以前,钱不好挣了。”


    胡碧芸收起来,打开瞧着里面小物件看着。


    “钱嘛,留在手里就是死的,花出去买了东西才是真的,再说这也没花多少,这些小物件在东北都不太好买,北平那边卖的多。


    “回头你给这东西给几个孩子戴上,尤其是这些玉制小物件,戴的越久越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谢一城原本还打算从北平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收藏的瓷器以及熟悉名字的字画买上带回家,也算是收藏的一种,现在的古文玩价格真的偏低。


    可是转念一想,长距离行程,需要进行汽车、火车、马车、步行等多种方式,瓷器根本没办法保证完整度,真要是裂开损坏,那不就浪费了。


    字画那些保存也需要方法,起码在山屯里,保存手段比较少,没办法完整保存。


    买回来直接挂上墙一直放着肯定会出现腐蚀、损坏。


    这么一来,反而是牙雕、玉制物品更适合,方便携带,也能长时间储存,还能当作身上的挂件首饰。


    并且随着时间增加,戴在身上越长,价值就越高。


    反正今后日子还长,到时再看看购买一些瓷器字画物品,反正在后续几十年里,这些东西都处于平稳状态。


    只要货币不进行大规模超发,物价没有上涨,民间的钱没有大量出现,溢价会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再说谢一城之后买,相比较用现金购买,他手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银元放置,这些东西购买价格会更低。


    虽说银圆之后也会有溢价,可相比较那些文玩字画来说,只要不是特殊的大统领、竹子、龙洋等,银圆溢价不会特别高。


    胡碧芸点头答应下来,当场就去找东西,打算将玉制小物件串起来,先给一胜一勤戴上。


    小六六就算了,孩子太小,抓着东西就想往嘴里塞,本身买的牙雕玉制品都是小物件,万一吞下去卡着嗓子,就算取出来也是遭罪。


    至于她自己,就没必要戴了,多余。


    谢一城瞧着胡碧芸自己没动静,拿了一块绿色最透的玉块,用红绳穿上,伸手挂向胡碧芸脖子。


    “干啥,孩子都在屋里呢!”


    “在就在呗,就挂个东西。”


    将东西挂上系好放在衣服内,谢一城这才走出屋,留下伸手摸着胸口的胡碧芸独自遐想。


    喜欢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请大家收藏:()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