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作品:《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盼盼,能背《汤头歌吗》”


    “会呀,我还会阴阳五行。”


    春暖愣了一下。


    不是吧,这孩子还会这些?


    春暖点点头,目光落在盼盼一脸认真的侧脸上,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医学都是祖传的医药传承。


    春安和沐阳也选择了学医,虽然也聪明,但总觉得差着点什么。


    今日见到盼盼,才发现缺的是对草药有着天生的敏感度,而且她也很喜欢折腾。


    难道肖家的传承,竟在小侄女盼盼身上?


    意识到这一点,春暖伸手将盼盼搂进怀里。


    “盼盼真厉害,二姨像你这么小的时候可没有你这么会,告诉二姨,你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盼盼喜欢呀。”


    盼盼偏着头看向春暖:“二姨谦虚了,娘亲说二姨像盼盼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做药丸了,而且给春宁舅舅吃,然后把春宁舅舅毒倒了……”


    春暖……这些糗事咱能不能别提?


    长姐记忆真好,小时候的事儿了,她还记得一清二楚的,最关键的是还告诉了盼盼。


    “二姨,盼盼也想跟着二姨学医,做药丸,做香料……”


    “好,一起学吧。”春暖摸了摸她的头:“只怕你觉得枯燥无味儿。”


    春暖听长姐说过,盼盼最讨厌的就是上学堂,连太后皇后都没法让她乖乖坐在学堂里上课,就怕她只是一时的兴起,最后又坐不住。


    “不会的,我喜欢做药丸。”


    说着还从自己的小挎包里掏出来一个小食盒,拿出一个药丸:“二姨,尝尝,我新做的丸子。”


    “盼盼,别什么都给人吃。”


    春玉吓了一大跳,这要是吃出一个好歹来怎么办?


    “可以吃的,真的,我还给皇兄吃了,给皇嫂吃了,给母后吃了。”


    春玉都想两眼一黑昏过去算了。


    “盼盼,你能不能别什么都给皇上吃?”


    肖家已经出过一次事了,盼盼这么胡闹,是想让肖家和夏家都灭九族吗?


    吃的东西岂能随便给皇上吃?


    真是要命啊!


    “没事啦,皇兄吃了胃口大开,福公公说之前只能吃小半碗饭,现在能吃一碗半了,福公公看着皇兄添饭高兴得直抹眼泪呢。”


    春暖听着盼盼天真的话语,接过她送过来的药丸,闻了闻,轻轻的扳了一点送到嘴里。


    “广陈皮、党参、法夏、广木香……”


    “二姨好厉害,二姨太厉害了。”盼盼拍着手大喊:“我用的十三味药,二姨全都说出来了,二姨,你真的好厉害啊,太医院的太医都没认出来完的。”


    这就是一个开胃健脾丸,皇帝吃了当然胃口极好了。


    盼盼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这让春暖很意外。


    只不过,样子奇奇怪怪的,这要是拿出去卖都没有卖相的。


    “盼盼才厉害呢,好吧,我收了你当我的关门弟子,最小的小师妹。”


    “多谢师傅。”


    盼盼连忙作揖,逗笑了春玉。


    “拜师哪有这么简单的,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等过段时间得闲了,咱们选一个吉日再来拜师。”


    “不必了,长姐,都是自己一家人。”


    春暖想哪需要这么复杂。


    “不行,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按规矩行事是必须的。”


    春暖笑了笑。


    不得不说,长姐行事真正越发有大家风范了。


    盼盼搂住她的脖子,笑得眉眼弯弯:。


    “二姨,不对,是师傅,盼盼还想跟您学做胭脂呢,我看书上说,有些草药加在胭脂里,不仅好看,还能滋养皮肤。”


    “好,学,都学。”


    小小的人儿好学,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儿。


    春玉看着两人亲昵的模样,又看了看盼盼手里的丸子,心里也有了和春暖一样的想法。


    或许,她还真是一个医学天才。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盼盼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让这个小小的身影,多了几分神秘又珍贵的气息。


    春暖轻轻拍着盼盼的背,心里既激动又期待——或许,家里的医药传承,真的要在盼盼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了。


    送走春玉和盼盼母女俩。


    赵明华才走了进来。


    “一回京城,你就忙得不可开交。”


    “是啊,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儿,没个停息。”春暖舒了一口气:“过几日二哥与燕儿完婚后我应该就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辛苦了,娘子,我给你揉揉。”


    这一揉,就揉得春暖更加酸疼。


    所以,男人的话都是不可信的。


    “娘子……”


    偏偏,有人好像还没满足,又蠢蠢欲动。


    “不行,这得有一个度,对你身体不好。”


    春暖也是头疼,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像一个小年轻一样,没个度。


    “阴阳之事……”


    好好好,不做就不做!


    赵明华第一次体会到了娶一个知医理的娘子的苦恼,这种事儿都能上纲上线讲一通道理。


    次日,春暖对镜梳妆,看着镜中自己的模样不由得失笑。


    还真是啊,被滋养后确实是大不一样。


    “三少奶奶,马车已备好。”


    “添妆都带上了吗?”


    “已带好了。”


    “好,白芷,你在家带好哥儿,白梅,出发。”


    “是,三少奶奶。”


    马车走到秋府门前停下,春暖抬头看着那熟悉而陌生的牌匾真正是感慨万千。


    当年无意之举行了善积了德,此后肖家蒙难时,秋夫人和秋燕才会竭力相助。


    长姐一个人在京城才有人拉一把。


    一直以来秋燕的终身大事总是不合适,秋夫人急得不行。


    谁能想到,她最后的姻缘会是在赵家呢。


    蜀地赵家与京城秋府,两地相隔甚远,最后能走到一起,那不是月老安排的又是什么呢?


    “暖暖,你总算来了,我盼你盼了好久”


    秋燕被母亲拘在家里学中馈觉得头痛,就想出去走走又不行,说婚期在即不宜出门。


    她苦哈哈的蹲在家里,盼着春暖来,但肖府喜事一桩又一桩的,春暖是忙都忙不赢。


    “燕儿……啊,不对,我应该叫你一声二嫂。”


    “你又来打趣我了。”秋燕被这声二嫂喊得满脸通红:“看我怎么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