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第168章 道魔相论,魔鬼得道

作品:《洪荒:云梦大蛇

    第168章 道魔相论,魔鬼得道


    随着元凤的气息消失,结界开始瓦解,祖龙三人还未反应过来,离地焰光旗便化做遁光飞向洪荒。


    青龙伸手欲阻拦,但其身上灵光大作,仓促之中,竟被它走脱了去。


    “罢了,左右不过一件灵宝而已,既然无缘,也不必强求。”


    祖龙阻止了青龙想要追出的动作,此时他们状态不佳,还是少生波折为妙。


    元凤的躯体开始逐渐消失,化作尘埃点点,在混沌之中消散。


    三人见此,犹豫片刻之后还是拱手作礼道:


    “望元凤道友走好。”


    虽然他们也知道,元凤根本没有任何转世的可能。


    元凤真灵已灭,纵是还有留存,附着在离地焰光旗之上,也不可能在穿过漫长的混沌气流之后回到洪荒。


    向北方赶来的元凰忽地心中抽痛,悲伤充斥着内心。


    天空中一道流光飞过,落在元凰的身侧,正是离地焰光旗。


    元凰望着眼前残破的灵宝,指间从旗帜上轻轻划过,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消失不见。


    “凤……”


    元凰突然想到了什么,收起离地焰光旗后,连忙转身向南方飞去。


    如今元凤已经身死道消,她已经失去了最爱之人,不能再失去孩子们了。


    而且族人还也需要她,那是元凤的一生心血,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凤凰族衰落毁灭。


    洪荒,西方大陆。


    于一片云气之上,这里汇聚了想要离开洪荒的几位先天神圣,基本上都是少见的大神,无有不入混元道者。


    扬眉睁开双目,言道:


    “诸位,如今大劫主角已然确定,我等也当前往观道矣。”


    “善。”


    众人皆回道,随即化作流光消失,往须弥山方向去。


    须弥山上方的天空中,鸿钧与罗睺对坐,他们亦是时刻留意混沌之中的情况。


    “罗睺道友,如今看来你我之间也即将开始,若非天道将出,得道者仅可一人,吾当真不愿与道友相争。”


    鸿钧面容和善,言语之中充满了可惜和遗憾,仿佛当真如此一般。


    罗睺却只是微笑道:


    “道友不必如此,吾对此亦是不愿,不过大道之争,有进无退,无为人意所改。”


    “你我还是等待诸位道友到来后,再共同论道便是,你我之间有死无生,言些未免太过虚伪。”


    “仙道与魔道之间,总该是要分个高下,伱我不也对此怀有期待吗?”


    鸿钧对于罗睺所言不以为然,并未受其影响分毫,只是笑道:


    “高下之分,你我之间不早已明了?洪荒之中,修行仙道者十,修行魔道者无二三,生灵抉择如此,道友又何必苦苦纠缠。”


    罗喉冷笑一声,不屑道:


    “不过是吾少有传道罢了,仙魔之争,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懒得与你再言,且待他们到来,再行论道之事。”


    “善。”


    鸿钧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


    天空中数道霞光出现,论道见证者皆至,三皇时代神道中的幸存者皆至。


    空间大道扬眉大仙。


    五行大道五行老祖。


    阴阳大道阴阳老祖。乾坤大道乾坤老祖。


    四人模样,体型皆不同,但浑身道韵流转圆满如意,修为可通天人。


    “二位道友久等了,如今吾等即至,大劫亦已明了,论道可否开始?还是说需要准备一二。”


    “不过老祖率先说明,吾时间虽不宝贵,但天道出世,可是不等人的。”


    童子模样的五行老祖,声音仿若稚子,其笑言道。


    鸿钧罗睺对视一眼后,共同唱喝道:


    “善。”


    二人同时开口,异象频生,天地平分,各显神通。


    只听鸿钧言道: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人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炁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炁。”


    顿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万物兴而生,无缺败色。


    “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炁,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阴吐阳。”


    “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宸,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


    “万物之中,人道最灵。性命合道,当保爱之。”


    扬眉五行阴阳乾坤等人闻言,不时轻轻点头,又偶尔眉头微皱。


    只听罗睺言道:


    “大道唯我,无论仙神,一心为本,自在由我。天即苍苍,地亦茫茫,以余渺渺,得法自然。”


    “天炉地火,以炼本心,坚之固之,何畏荆棘。”


    “大道未期,以笑得之,自然万法,容之纳之。欲得真法,以勤为先,以智为基,以恒为本。”


    “不求诸神,只问本我,日月磨砺,上下求索。求而索之,实则践之,益则得之,害则舍之。”


    “以生之本,步步进之,身合天地,自有乾坤。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时时问之,以善吾法。”


    “不争而争,不得而得,问我何名,谓之为魔。”


    随着罗睺所言,顿时天改其色,地化白沙。


    有丛魔听道哭嚎,同道而显,其言虽正,却引心中欲鬼,凡有阴私者,去道德而不掩其恶。


    扬眉等人初闻其道,眉头紧皱,手捂口鼻,仿佛难闻其道之臭。


    但随逐渐深入,却又面露喜色,如聆听大道之言。


    天空之中,天魔,疫鬼显化,勾人心魄,啖人心神,撒播瘟疫,坏人道体。


    又一大魔鬼闻道而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忽然七窍之中显出神光,魔鬼大怒,自戳双眼,又剜去耳鼻,自封其口,使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


    又剖开胸腹,五脏六腑露于外。


    虽不见其声,但众人仿若听见其大笑道:


    “吾得道矣!”


    只见那魔鬼五脏落地,化为五个生魂,大笑离去。


    随即六腑又随之脱落,化作六位鬼神,消失于天地之中。


    自封的七窍之中,同样跳出六个生灵,道:


    “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吾得道矣。”


    随即大笑离去。


    只剩下原本的枯朽肉身,跳入罗睺讲道的异象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