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243章 讲道终开始,汝有帝命也

作品:《洪荒:云梦大蛇

    恰逢此时又有来人至,祈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满意,三清亦知不可再拖延了,最终还是由元始道人开口道:


    “此类犯上作乱之辈,妄图行螳臂挡车,蜉蝣撼树之举,自然并非为智者。”


    “其空有野心,却又无感怀天地,怜悯众生之意,非善人也。”


    说到这里,元始不再多言,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他能说这两点已是极限,不可强求过多。


    祈自然也知道其中道理,不会多加逼迫,只是满意笑道:


    “道友所言极是,如此不识抬举,不智不散之人,岂担得起这统领天地群生的重任。”


    “其一切作为,不过是徒增笑耳,或人挑起一时之风雨,但终究长久不得。”


    帝俊也在一旁赞同道:


    “祈所言有理,此类人妄修行也,不识天数,不明大义,怎可能做得这天地之主。”


    “其所作所为,不过是于洪荒之中再添些波澜,其人之一生,不过尔尔。”


    伏羲太一女娲亦笑道:


    “当如是也。”


    一时之间,场中言笑晏晏,气氛欢快无比。


    三清则是心头有些苦意,却也如转瞬烟云,随即就消失不见。


    说便说了,以他们的地位,那些野心家纵然不喜,却也不敢对他们横加算计。


    只要三人兄弟齐心,外界如何风云变幻,终究是影响不到他们身上。


    时间一点点过去,此前所言的三千红尘客已至大半,只差零星几人未到,场中氛围也不再热闹,逐渐归于平静。


    随着最后到来的接引准提入场,紫宵宫大门缓缓关闭,一道紫气在众人肃穆的目光中散发,鸿钧高卧其上。


    目光扫过场中众人,似乎要记下众人之面貌,见与心中预料无差,鸿钧这才趺坐而起,高声唱道: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


    待念完诗号,鸿钧这才开口又言道:


    “诸位,当时有言在先,如今既至,便已入贫道玄门之中,既如此,吾之道统,当授于尔也。”


    似是知道什么,鸿钧停顿了一下,又开口道:


    “今入吾门下,趁此时讲道未开始,欲有何问,当可询也。”


    “一切有问,贫道必定有答。”


    鸿钧说完,目光还特地落到了东王公所在之处看了一眼,只是并未引起外人注意。


    话音刚落,便有一人率先开口问道:


    “敢问大神,玄门当中,是否真有可证道混元之法?”


    鸿钧慈眉善目,笑着点头应道:


    “有。”


    场中之人顿时大喜过望,激动不已,询问之人本想再次发问,但见众人激动的模样,也不再开口,将机会留给他人。


    又有一人发声问道:


    “敢问大神,此法可需改修行仙道?神道是否可行此法?”


    鸿钧面色不改,仍旧笑着回应道:


    “法非术也,最重根本,大道无别,自然并无不可,仙道可行,神道亦可行也。”


    那人询问得到解释之后,东王公再也按捺不住,终于开口道:


    “大神在上,如今玄门既立,当为天下道统之宗也,其直通根本大道,大神却愿意广传于天下,当为道祖也!”


    场中众人顿时闻言一惊,将目光看向东王公处,但似乎又反应过来,立即对鸿钧作道祖之事支持起来。


    鸿钧见众人态度如此,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口中却只是淡淡回应道:


    “善。”


    东王公见鸿钧同意,心中顿时感觉一阵狂喜,又开口言道:


    “回禀道祖,弟子久居洪荒之中,闻得仙道精妙,故转行于仙道之下,今大有进境矣。”


    “只是以我之积累,却终究破不得混元道之关隘,困居于大罗道果之中,如此何解?”


    鸿钧看了一眼东王公,轻笑一声后言道:


    “此事于稍后讲道之中会为诸位言明,不必如此急切,此为修行之忌也。”


    东王公立即起身行礼道:


    “是弟子太过急躁了,请道祖责罚。”


    “不必如此,修行久陷困境,心中焦急也是人之常情。”


    鸿钧仍然是那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但众人却察觉了其中隐藏的态度不同。


    祈等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东王公身上,眉头微微皱起,总觉得此人包藏祸心,不似安分之人。


    果然,鸿钧的话音才刚刚落下,东王公又立即开口应道:


    “弟子多谢道祖教诲,木公必然谨记于心。”


    “只是弟子居于洪荒之中,有感仙道修行之人太多且杂,导致乱象丛生,十分不忍。”


    “今受道祖教诲,有感道祖恩德,愿于洪荒之中,成立仙庭,管理天下之仙,传播道祖教化。”


    “好教他们铭记道祖恩德,少生罪孽,好推广仙道修行,以作回报之举!”


    言至这里,东王公眼中竟然还滑落几滴热泪,仿佛当真是因为感激鸿钧道祖的恩德一般。


    祈和帝俊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却又按纳不动,此处场合特殊,待讲道结束,自有清算之时。


    鸿钧似乎是在考虑东王公所言之事,面露犹豫,仿佛真的在纠结一般。


    三千红尘客之中,天庭所属者皆对东王公怒目而视,却又没得到祈等人的指示,也不好做什么动作。


    鲲鹏有些坐立难安,偏头看向帝俊所在之处,见帝俊微微摇头,这才不动声色,重新安稳下来。


    鸿钧将众人的神态全部归于眼中,半晌后才开口道:


    “汝本命纯阳,又修行纯阳大道,天生命格如此,统领天下纯阳之气,乃是有天帝命格。”


    鸿钧话音刚落,场中众人眼神各异,祈和帝俊等人眼中杀机弥漫,心中暗知,此人留不得矣。


    东王公却是大喜,不觉其中有异,心中想着,如果有鸿钧的支持,这天地之主的位置,他未常坐不得。


    只是还不等他面露喜色,鸿钧又再次开口言道:


    “汝如今有此想法,倒也是合乎常理,只是如今洪荒中天庭屹立,统率天地,运行星辰,是为大功德。”


    “其所作所为,并无失德之举,对洪荒之事,亦是上心,其命格亦非常人,与汝类同也。”“汝如若不开创仙庭,选择加入天庭之中,贫道可为你保举,待几位天帝证道混元之后,扶汝为一方天帝。”


    “此举虽然需要你等待些许时间,却也胜在稳妥,无甚风险,不知汝可愿意?”


    东王公闻言有些意动,但听见只是作为一方天帝,有些许失望,犹豫片刻后便开口拒绝道:


    “回禀道祖,木公并非贪恋权利之人,成立仙庭,乃是为了回报道祖之恩德也。”


    “而且木公有诸多友人,其皆为志同道合者,愿意推广仙道为己任,不愿再见如今的仙魔乱象矣。”


    “天庭的一方天帝虽好,其却自有法律,木公若是如此,乃是背叛友人之志也,如此作为,木公不愿。”


    东王公所言意思就是,他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庭有着自己的天规天条。


    他如果加入天庭之中,就不能违背天规对他们进行封赏了。


    而且如今的天庭部门人员划分完善,他的那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未必能够加入其中,这自然也不能为他所用。


    他的那帮朋友支持他,他却不能带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这也就是东王公所说背叛的缘由。


    而且还要等待几位天帝证道混元,才可以加入进去查缺补漏,这需要等待的时间太久。


    而且能不能证成功尚且是一回事,让他就这么等着,他不愿意。


    鸿钧和众人自然明白其所想,却大多都不以为意,甚至对鸿钧而言,东王公的回答早在他预料之内。


    “也罢,既然汝有如此拳拳心意,那贫道也当成全汝才是。”


    “只是汝可曾想好,汝之道路,可是充满了波折和艰险,而贫道可帮不了汝。”


    鸿钧眼中蕴含着意味不明的光芒,众人却不曾发觉,目光皆凝聚在东王公身上。


    “回禀道祖,木公心意已决,自古能成大事者,当不惧艰难险阻。”


    东王公声音中充满坚定,看着那坚毅的面貌,仿佛当真是为了洪荒众生谋福祉一般。


    鸿钧依旧是那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轻言道:


    “善,既然如此,且听法旨矣。”


    “有男木公听旨,汝既有心,修行纯阳大道,乃先天纯阳命格,统领诸天纯阳之气,当为天下男仙之首也。”


    “赐极品先天灵宝龙头拐,以作护道防身之用,望尔不忘此时之言,当为仙道之表率也。”


    鸿钧的声音响彻洪荒大地,这也让祈和帝俊等人面色难堪无比,只是其话音未停,只听鸿钧再次开口道:


    “有女缑回听旨,汝修行玄阴大道,怀先天玄阴命格,统领诸天玄阴之气,当为天下女仙之首也。”


    “赐极品先天灵根壬水蟠桃树,此树三万年一开花,三万年一结果,再三万年方得成熟。”


    “此果有补充元气,滋养肺腑,凝练神魂,促进气血之效。”


    “食之一果,可立地成就金仙之身,免灾除劫,三灾六难不得加身。”


    “凡俗之人,见之明目,不需修行,便可习得灵目之术,闻一闻,寿则不竭,如无刀兵之祸,与日月同寿矣。”


    “望尔……”


    缑回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也感受到了帝俊和祈等人投来的目光,心中顿时大惊,觉得死期将至。


    还不等鸿钧说完,缑回便开口打断道:


    “回禀道祖,缑回不过昆仑一散修,既无立功立德之举,又无操持天下之心,只想一心清修罢了。”


    “道祖所赐所封,缑回实在无心领受,非是外在之因,缑回志不在此也!”


    鸿钧却不为所动,待口中之言讲完,这才重新开口解释了一句道:


    “此并非贫道之意也,汝命格特殊,当如此也。”


    缑回陷入了沉思之中,却又不知该如何处理,犹豫再三之后,心中打定主意,决定讲道结束便前往天庭之中请罪。


    哪怕是交出壬水蟠桃,加入天庭之中,只要能免去灾劫,那都还算值当。


    鸿钧袖口之中飞出两件宝物,一者为龙头拐杖,飞入东王公手中,令东王公拜谢不止。


    一者为水蟠桃树,在紫霄宫内看不过才勉强一尺高,如盆栽大小,见其上筋骨纠结,众人可想其本体之大。


    不过受宝二人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东王公是兴奋不已,缑回则是愁眉苦脸,仿佛要上刑场一般。


    鸿钧并不在乎场中众人的神色各异,在授予宝物之后,便开口道:


    “诸位,眼下既然诸事己毕,想来也无再多问题,讲道之期将至,且各自凝神静心。”


    说完,鸿钧便闭上双目,直至一道钟声响起,这才缓缓睁开双眼,开口言道:


    “讲道之期己至,讲道开始。”


    随后在众人的眼中,鸿钧嘴唇微动,却不闻得有声音传出,只见万千朵金莲绽放,无数道霞气飞升。


    祈初时不觉,却忽觉大道展露与眼前,无半点遮掩处,鸿钧口中之言,也从无声变得如同洪钟。


    祈在这声音之中,所思所想,大道随之变化,天地隐秘展露于眼前,一切感悟,如有神助。


    过去的困惑与难题,在这声音之中,祈只要有所想,便可得以悟,只要有所问,则必有所答。


    祈沉浸于其中,时而眉头微皱,时而又面露欢颜,只觉处于天道之中,似当初合道一般。


    鸿钧眼神有些惊异的看着祈,心中知晓祈此前必有过合道机遇。


    不然对天道所言之理解,并不会如此之快便有所悟,鸿钧对此感到有几分羡慕,却也不做动作,只是将目光转给他处。


    鸿钧目光一凝,落在了接引准提二人身上,目露不喜,只见那二人,浑身放舍利之光,满空有金虹七十二道。


    金虹怀有几分空妄之象,似是怀大慈悲,如大日临空,却又怀梦幻之意,似真实伪。


    金虹两端相合,结如圆轮,首尾却不清晰,如因果模糊不明,似是纠缠,却又虚假。


    鸿钧一眼便看出其中蕴含之理,乃玩弄因果,梦里求真之道,仙道之中,此为魔法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