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心意难平

作品:《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徐达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在大殿内回荡:“诸位将士,你们可愿随神医……随大皇子,打上漠北,扬我大明国威!”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哗然。


    将士们面面相觑,神医?


    大皇子?


    这两个身份如何能联系在一起?


    朱枫上前一步,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朗声道:“诸位,本皇子……正是那位神医。鞑靼欺我大明久矣,如今幽州告急,我等身为大明将士,岂能坐视不理!今日,我愿与诸位并肩作战,驱逐鞑靼,还我大明河山!”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将士们的心头。


    年轻的将士们热血沸腾,他们想起鞑靼铁骑肆虐中原的场景,想起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如同火山喷发般爆发出来。


    “杀!杀!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彻大殿,将士们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他们渴望战斗,渴望用手中的刀剑,洗刷大明的耻辱。


    徐达看着群情激奋的将士们,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转身面向朱枫,沉声道:“殿下,末将愿为先锋,率领大军,踏平漠北!”


    朱枫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但他也知道,他身后有千千万万的将士,他们和他一样,渴望胜利,渴望为大明开创一个新的未来。


    朱元璋站在一旁,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一切。


    他没想到,自己一直隐藏身份的大皇子,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看着朱枫,心中五味杂陈。


    大殿之外,风雪依旧肆虐。大殿之内,气氛却如同烈火般炽热。


    徐达大手一挥,高声喝道:“出发!”


    雄壮的号角声响彻云霄,大明铁骑,即将踏上征程……


    寒风呼啸,卷起地面的积雪,拍打在朱枫的黑色披风上,发出猎猎的声响。


    他挺拔的背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伟岸,如同一杆屹立不倒的旗帜,引领着身后的千军万马。


    将士们望着朱枫的背影,胸腔中翻涌着热血。


    他们之中,有人曾亲眼目睹鞑靼铁骑践踏家园,烧杀抢掠;有人曾痛失亲人,家破人亡;更有人,身上至今还留着鞑靼弯刀留下的伤疤。


    往日的屈辱与仇恨,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化作熊熊燃烧的怒火,在他们的胸膛中肆虐。


    一个老兵紧握着手中的长矛,粗糙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他嘶哑着声音,高声喊道:“我老刘一家七口,都被鞑靼蛮子杀害了!今日,我愿追随大皇子,杀上漠北,为我的家人报仇!”


    老兵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响。


    将士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他们高举手中的兵器,齐声呐喊:“杀上漠北!为大明报仇!为百姓报仇!”


    “杀!杀!杀!”震天的喊杀声响彻云霄,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气势,仿佛要将天穹都撕裂开来。


    积雪被震落,漫天飞舞,如同白色的巨浪,翻滚着,咆哮着。


    朱枫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一张张激昂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些将士,是真正的大明勇士,他们为了保家卫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


    “好!”朱枫高声喝道,声音中充满了力量,“我朱枫在此立誓,定要带领诸位,驱逐鞑靼,扬我大明国威!”


    “大皇子威武!大明威武!”将士们再次高呼,声音更加响亮,气势更加如虹,仿佛要将整个皇宫都震塌。


    朱元璋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群情激昂的将士,以及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嘴角微微一动……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枫的背影上,那挺拔的姿态,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寒光逼人。


    他想起朱枫幼时,也是这般倔强,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只是如今,这倔强背后,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他微微叹了口气,帝王的心思,总是这般难以捉摸,此刻,究竟是欣慰,还是担忧,或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徐达站在一旁,鹰一般的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个将士,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知道,将士们的热血已经被点燃,这熊熊烈火,足以焚尽一切阻碍。


    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明铁骑踏破漠北,鞑靼狼狈逃窜的场景。


    “咳咳……”朱元璋轻咳两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枫儿……”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措辞,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风雪拍打着宫殿的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将士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断。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朱枫身上,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殿内气氛凝重,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最终,他只是缓缓抬起手,拍了拍朱枫的肩膀,沉声道:“去吧,一切小心。” 短短五个字,却包含了千言万语,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切,也饱含着一位帝王对江山的忧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枫转身,深深地看了朱元璋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父皇的担忧,也知道此去漠北,凶险万分。


    但他更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容不得他退缩。


    他再次转身,面对着众将士,高声喝道:“出发!”


    就在大军即将开拔之际,朱元璋突然叫住了徐达,“二弟……”


    “二弟,三弟,”朱元璋叫住了徐达和汤和,浑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枫儿就交给你们了。此去漠北,凶险难测,朕……”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将眼底的担忧强压下去,“朕相信你们!” 帝王的信任,重若千钧,砸在徐达和汤和的心头,激起阵阵暖流。


    徐达抱拳,粗犷的脸上满是坚定,“陛下放心,臣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定会保殿下周全!”他黝黑的皮肤在昏暗的殿内更显粗糙,仿佛一块历经风霜的岩石,坚不可摧。


    汤和也紧跟着上前一步,语气沉稳有力,“臣附议!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身形虽不如徐达那般高大,但周身散发出的凛然气势,同样令人不容小觑。


    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一众侯爵战将,却陡然变得凌厉起来。


    “朕拨一万亲卫,再从应天府两万常备军中抽出一万,随枫儿一同前往漠北!”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领旨!”徐达和汤和齐声应道,转身便开始安排部署。


    一万多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如同一柄柄出鞘的利剑,寒光凛冽,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他们是大内精锐,是皇帝的贴身护卫,每一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好手。


    另外一万从应天府常备军中抽调的精兵,也各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


    他们虽然没有锦衣卫那般神秘莫测,但也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战斗力不容小觑。


    喜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请大家收藏:()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