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急使赴京谏君归

作品:《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晨曦透过奉天殿的雕花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殿内,气氛却如凝结的冰霜,寒意逼人。


    马皇后端坐于凤銮之上,明黄色的凤袍绣着栩栩如生的凤凰,衬得她愈发威严。


    但她紧绷的下颚和凤袍下紧紧攥起的双手,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朱标侍立一旁,眉头紧锁,年轻的脸上写满了焦虑。


    殿中央,以宋濂、吕昶为首的群臣,一个个面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


    “皇后娘娘,幽州战事吃紧,皇上御驾亲征,实乃国之大幸。然,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娘娘速派人劝皇上回京,主持大局!”宋濂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是啊,娘娘,鞑靼来势汹汹,幽州危在旦夕,若是皇上有个三长两短,我大明江山危矣!”吕昶紧随其后,语气悲切,仿佛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臣等恳请娘娘以江山社稷为重,劝皇上回京!”群臣齐齐跪倒,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震耳欲聋。


    马皇后深吸一口气,凤目扫过跪伏在地的群臣,她明白他们的担忧,也理解他们的忠心,但她更清楚,此时此刻,朱元璋绝不能回京!


    鞑靼大军兵临城下,幽州危如累卵,朱元璋的存在,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支柱,是幽州城最后的希望。


    朱标不安地动了动身子,欲言又止。


    他看着母亲紧绷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知道母亲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更明白,劝父亲回京,绝非良策。


    “宋大人,吕大人,你们的忠心,本宫明白。”马皇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但如今战事紧急,皇上御驾亲征,正可以鼓舞士气,稳定军心。若是此时劝皇上回京,岂不让将士们寒心?”


    “可是……”宋濂还想再劝,却被马皇后抬手打断。


    “本宫意已决,不必再议!”马皇后语气坚定,不容置喙。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气氛凝滞,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宋濂与吕昶交换了一个眼神,宋濂再次叩首,声音悲壮:“娘娘若是不答应,臣等唯有以死明志!”


    “臣等唯有以死明志!”群臣齐声高呼,声震屋瓦。


    马皇后凤目微眯,目光如炬,盯视着跪在最前面的宋濂,一字一句道:“宋大人,你这是在威胁本宫吗?”


    宋濂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马皇后对视,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沉重的叩首声,一下又一下,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朱标再也忍不住了,上前一步,正要开口,却被马皇后一个眼神制止。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凤袍上的金丝凤凰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好,好得很。” 马皇后一字一句地说道,“既然诸位大人如此忠心耿耿,那本宫就成全你们……”


    马皇后凤目扫过殿内跪伏的群臣,一股凛冽之气从她身上散发出来,压迫得众人几乎喘不过气。


    她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诸位大人,你们的心意,本宫领了。但如今战事紧急,并非纠结皇上回銮之时!幽州告急,山海关告急!本宫以为,当务之急是调兵遣将,驰援前线,而非在此空耗时间,徒增恐慌!”


    她猛地转身,面向朱标,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太子,传令下去,立即召集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共商驰援山海关之策!立刻!马上!”


    朱标心中一震,母亲的强势与决断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他虽知晓兵事,也曾研读过兵法战策,可骤然间担此重任,心中难免忐忑。


    但他知道,此刻容不得他犹豫,他必须担起责任,辅佐母亲,稳定朝局。


    “儿臣遵命!”朱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转身大步向殿外走去。


    殿内,群臣依旧跪伏在地,宋濂和吕昶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满是担忧和不满。


    他们并非不顾战局,只是深谙帝王之术,明白“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


    如今马皇后执意如此,他们也无可奈何,只得暗暗祈祷,希望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


    马皇后看着朱标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她明白自己的决定会引起朝臣的不满,甚至会招致非议,但她更清楚,在这个危急关头,她必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会让她背负骂名。


    她缓缓走到御座前,重重地坐了下去,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她紧握着扶手,指节泛白,凤袍下的双手微微颤抖。


    “娘娘……”贴身宫女轻轻走到她身旁,递上一杯热茶,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马皇后接过茶杯,却并没有喝,只是紧紧地握在手中,感受着茶杯传来的温度,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传令下去,没有本宫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打扰太子议事!”马皇后语气冰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是,娘娘。”宫女低声应道,随即退了下去。


    殿内再次陷入寂静,只有马皇后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她看着殿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顺利,希望……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马皇后面前,声音颤抖着说道:“娘娘,兵部尚书……兵部尚书……”


    奉天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朱标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像是暴雨前的天空,眉头紧锁,双手紧紧地抓着龙椅扶手,指节泛白。


    他目光扫过殿下跪倒一片的朝臣,心中翻涌着一股无名的烦躁。


    他想开口,却又觉得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说不出话来。


    殿内静得可怕,只有朝臣们低低的喘息声和偶尔传来的衣袂摩擦声。


    这压抑的氛围,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牢牢困住。


    殿外,天色愈发昏暗,风声如鬼哭狼嚎,更增添了几分不安。


    朱标能感受到自己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拿起袖子擦了擦,却觉得汗水越擦越多。


    吕昶,这个以刚正不阿闻名于朝的兵部尚书,跪在最前面,脊梁挺得笔直,像一杆标枪。


    他身后的朝臣,一个个也都是同样的姿态,仿佛要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坚定,亦或者是在无声地控诉着太子的无能。


    这种沉默的压迫感,让朱标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喘不过气来。


    他们已经在这里跪了整整一天了,从清晨到黄昏,没有一个人起身,没有一个人退缩。


    每天都是如此,他们跪在这里,并非是对朱标不敬,而是对幽州危局的担忧,对大明江山社稷的忠诚。


    但正是这份忠诚,这份对他的期望,让他倍感压力,压得他透不过气。


    朱标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必须有所行动,他必须拿出太子的威严,才能应对眼前的危机。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正要开口,一个尖锐的声音却突然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娘娘驾到!”


    话音刚落,马皇后的身影便出现在大殿门口,她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精致的凤冠,在宫灯的映照下,显得威严而不可侵犯。


    她缓步走入大殿,目光扫过跪倒的朝臣,又落在了神色慌乱的朱标身上,


    她停在龙椅前,微微侧过身子,对着朱标说道:“太子,你……”


    奉天殿的空气沉闷得像是凝固了一般,龙涎香的味道也无法驱散这股令人窒息的压抑。


    朱标感觉自己的心跳如擂鼓,一下一下地撞击着胸腔,几乎要跳出喉咙。


    他努力维持着太子的威仪,却发现自己的手心早已湿透,紧紧攥住的龙椅扶手也变得滑腻起来。


    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偶尔响起的轻咳声,更像是刻意为之,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朱标紧绷的神经。


    他目光扫过殿下跪着的一众朝臣,每个人都低着头,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但这无声的抗议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压迫力。


    尤其是宋濂,那个从小教导他诗书礼仪的老师,此刻也跪在人群之中,一袭青衫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那向来温和的脸上,此刻满是激愤之色,那双饱含失望的眼睛,像两把利剑,直刺朱标的心脏。


    朱标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感觉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让他难以呼吸。


    他想要开口,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徒劳地张着嘴,像一条离开水的鱼。


    幽州告急,战火纷飞,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而他,大明的太子,却只能坐困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面对着朝臣们无声的谴责。


    他不是不想有所作为,只是这突如其来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让他无所适从。


    “咳咳……”一声轻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朱标猛地抬起头,却看到宋濂缓缓抬起头,那双充满失望的眼睛直视着自己,仿佛要将他的内心看穿。


    朱标顿时慌了神,他感觉自己的脸颊一阵阵发烫,一股羞耻感涌上心头。


    他想要躲避宋濂的目光,却发现自己像是被钉在了龙椅上,动弹不得。


    宋濂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最终什么也没说。


    他缓缓低下头,重新跪伏在地,但那无声的谴责却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力量,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朱标的心上。


    朱标再也无法承受这压抑的氛围,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推开面前的桌案,发出一声巨响。


    桌上的奏折散落一地,像是他此刻混乱的思绪。


    “够了!”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颤抖和不安。


    他环视四周,看到朝臣们依旧跪伏在地,没有任何反应。


    他们的沉默,他们的坚持,让他更加烦躁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突然,他感觉到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了他的肩上。


    朱标猛地回头,看到母后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


    他眼神闪烁,像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般,紧紧地攥住母后的衣袖,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眼眶泛红,眼中的无助和慌乱,像一把尖刀,刺痛了马皇后的心。


    马皇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她眼中的失望,比殿上任何一位大臣的指责都更让朱标感到难堪。


    她伸手抚摸着朱标的脸颊,感受着他颤抖的呼吸,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这个儿子从小就心地善良,温文尔雅,却缺乏帝王应有的决断和魄力。


    如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他显得如此慌乱无措,让她既心疼又失望。


    “标儿,”马皇后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父皇征战沙场多年,方有今日之大明。你身为太子,肩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怎能如此慌乱?”


    朱标咬着嘴唇,低着头,不敢直视母后的眼睛。


    他知道自己让母后失望了,也知道自己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他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愧疚,却不知该如何弥补。


    马皇后看着儿子这副模样,心中更加担忧。


    她知道,朱标并非无能,只是这皇位,这江山社稷的重担,对他来说,太重了。


    她不由得想起另一个儿子,那个从小就聪慧过人,果敢决断的朱樉。


    如果……


    马皇后猛地打断了自己的思绪,她不能再想下去了。


    标儿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她只能尽力帮助他,引导他,让他尽快成长起来,才能担负起这沉重的责任。


    “幸好还有樉儿……”马皇后低声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庆幸,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


    她看着朱标,眼神复杂,心中默默祈祷着:标儿,你一定要撑住啊,母后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


    马皇后的手缓缓从朱标的肩上滑落,她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殿下跪着的众臣。


    喜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请大家收藏:()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