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品:《十方权臣夏景昀夏云飞

    三人走着,夏景昀看着周遭,心里却在暗自盘算。


    他要走科举之路,首先就必须想办法洗去夏家身上的罪名,恢复平民的身份。


    这事儿递状子打官司是没用的,参赛队员和裁判都是对方的人,没有一丝胜算。


    找到更大的后台或者权贵出手,用魔法对魔法,才是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如今德妃回来,四方权贵云集,正是最好的机会。


    但干了好些年项目经理的他明白,结交,贵在平等。


    如果是腆着脸巴结上去,对方帮不帮另说,就算帮了,或许这辈子就成了人家的附庸。


    所以,他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出名,出名了之后,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解决这种事也会变成一种投资,而不是恩赐和交换。


    不仅有利于平反之事,也可以为今后的科举赢得些便利。


    在德妃回来时,这江安城中的权贵密度怕是百年难遇,自己只要好好谋划一番,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而在这之前,夏景昀看了一眼在身边悠闲自在的堂兄妹。


    还得多挣点钱啊!


    后路无忧,才能专心“考公”啊!


    可是,上哪儿搞钱呢?


    一边在脑海里闪过各种前辈发家致富的路子,夏景昀一边跟着堂兄妹走到了县衙旁的一处宽阔广场上。


    平日里,这儿会张贴些布告,偶尔有什么大事集会也会在此举办。


    这会儿却被围了起来,一帮人正在里面忙活着。


    “这位兄台,这是在干啥呢?”


    “这个啊,就是文会,就是一群人在哪儿吟诗作对,烘托盛世那一套,是文坛对娘娘的一片孝心。


    州学学正大人亲自安排的,后天会有好些大儒和各地学子过来。”


    “多谢兄台解惑。”夏景昀连忙开口。


    真正令夏景昀心动的是,文会最后会选出一个魁首来。


    不仅有五百两白银的赏赐,届时还可以列席德妃娘娘的欢迎宴会。


    夏景昀不禁想着,如果他能够拿到文魁的话。


    钱有了,家里没了后顾之忧;


    名有了,不管是平反还是科举,都有了帮助;


    最关键的是,能列席德妃娘娘的欢迎宴会,这平反之事就大大有望了。


    “看兄台的样子,似乎有些意动?”那人瞧见夏景昀的样子,笑着问道。


    夏景昀也很坦诚,“就是不知道如何参加?”


    “要参加,只需在那边登记即可。”那人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凉棚。


    那人很委婉地道:“这个文会还有个玩法,那就是押注,明玉赌坊开了盘口,可以押文魁,我觉得更适合我这种文采平平之人。”


    “多谢兄台指点。”


    夏景昀转身告辞,朝着那边报名的凉棚走去。


    棚子处,三三两两书生模样的人正排着队。


    一个文士模样的小吏坐在一张案几前,做着登记。


    夏景昀也在队伍中,慢慢朝前挪着。


    很快就到了他。


    “姓名。”


    “夏景昀。”


    “籍贯。”  “建宁郡万福县。”


    “是否州学学子?”


    “不是。”


    “那师从何人?”


    “自学成才。”


    文士抬头看着他,“可有大儒保举?”


    夏景昀摇了摇头。


    “可有官员举荐?”


    夏景昀又摇了摇头。


    文士停下笔,将手里这张纸揉成一团扔掉。


    “那你不能进场参加,只能在外旁观。如果你想入内,去寻大儒或者官员保举,再来吧。”


    夏景昀还想说什么,身后的人便又催促起来,只好先行离开。


    没想到宏伟计划,倒在了第一步。


    “二郎,怎么了?”


    看见他,夏云飞和夏宁真两兄妹都凑了上来。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想到人家还要州学学子,或者有大儒官员举荐才行。”


    两兄妹对视一眼,眼里都写满了遗憾和无奈。


    以他们家如今的情况,上哪儿去找那样的人啊!


    夏景昀正在纠结地四处张望中,一道靓丽的身影,忽然出现在了他的视野。


    那负重前行的身影,赫然正是那位尚宫台女官冯秀云!


    他脑子一转,旋即咬牙,朝着对方走去。


    冯秀云正在四处张望着夏景昀的身影。


    今日一早,她又被云府的护卫请了回去。


    云老爷子亲自吩咐她,让她以她的名义想办法让夏景昀去参加文会。


    虽然老爷子没多说,但在后宫之中历练出来的冯秀云立刻就明白。


    老太爷或者苏大儒看上夏景昀了,想借着文会的机会考察一下。


    或许这个夏景昀就能成为她这一次的关键胜负手!


    于是,接到吩咐的她立刻就去了南田巷,谁知道夏景昀竟不在家,说是出来逛街来了。


    你兜里就几个钱,还出来逛街!


    冯秀云一边嘀咕着,一边匆匆带着护卫到处找。


    不过随着德妃到来的日子临近,这江安城愈发繁华起来,颇有几分摩肩接踵的感觉,让她费了不少的力气也没找到。


    正张望间,一个身影忽地出现在她面前,“冯大人。”


    冯秀云吓了一跳,定眼一看,居然正是她苦苦找寻的夏景昀,“啊!你在这儿啊!”


    夏景昀没注意到冯秀云微微有些奇怪的言语,拱手作揖,恭敬道:“冯大人,草民有一事相求。”


    冯秀云脑子里琢磨着要怎么不动声色地且不露痕迹地讲出自己让他参加文会的目的,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你说。”


    “草民想去参加文会,但草民并非州学学子,须有官员作保。不知大人可否援手?”


    冯秀云一时有些发愣,原来你这么善解人意的吗?


    想瞌睡了就来送枕头?


    看着冯秀云微微有些惊讶的样子,夏景昀稍有些忐忑。


    他之所以找到冯秀云,是因为比起其余两位大人,冯秀云跟他之间还多了一层关系,终归是要更亲近些。


    而且同性互相排斥,异性相互勾引,同样条件下,异性通常会比同性更好说话一些。  他赶紧补了一句,“无需额外做什么,就只是帮忙做个保而已,草民定不让大人失望。”


    冯秀云从短暂的失神中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这张俊脸真是越看越欢喜,压着心头任务完成的喜悦,绷着小脸,“带路。”


    夏景昀神色一喜,“大人这边请。”


    很快,夏景昀又出现在凉棚中。


    文士从光影变幻中察觉到换了人了,依旧头也不抬,“姓名。”


    “夏景昀。”


    “我不是说了嘛,你没”


    文士不耐烦地开口,然后抬起头,神色猛地一变,起身恭敬道:“冯尚宫。”


    冯秀云风轻云淡,敛袖轻语,“我给他作保。”


    文士连忙点头,飞快地写下了凭证,递给了夏景昀。


    走出凉棚,夏景昀连忙道谢,一旁的夏云飞和夏宁真也跟着拜了拜。


    瞧见他这么客气,冯秀云颇有点不好意思。


    那副字帮了她大忙,这会儿又帮她完成了老太爷交办的任务,结果还朝自己这么道谢。


    自己又不是那种不要脸的人,还是要好给人家一点回馈的。


    于是她微微笑了笑,“你既有此等上进之心,我也很是欣慰,还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可以再帮你一次。”


    夏景昀连忙道:“劳动大人作保,已是感激不尽,不敢再有奢望。”


    “无妨。”冯秀云笑了笑,“你前日那副字我很喜欢,就当是给你的赏赐。”


    夏景昀当年也是工地小霸王,顺杆子爬这种事情自然不陌生。


    人与人关系的亲近就是靠这一来二去之间变得熟稔顺滑的,所以眼珠子一转,“既然如此,就容草民斗胆,请大人再帮我一个忙。”


    冯秀云微笑点头,“好。”


    江安县最大的赌坊叫明玉赌坊。


    它能成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它是许县丞的小舅子开的。


    也因此,它也成了本次文会独家下注代理商。


    为了这场文会,它还专门会场对面贴心地租了个小门脸,用来当投注点。


    小门脸里,有两个账房正在忙碌着,接受着赌客们的押注,并且交予凭证。


    门外一个面色冷峻的锦衣男子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缓缓走来。


    在门口值守的壮汉瞧见了二人,连忙小步快跑迎上来,“东家,少东家。”


    锦衣男子淡淡道:“忙你们的,我就四处看看。”


    护卫退下,锦衣男子和小男孩站在一旁,看着赌客们下注。


    一个赌客上来,将五贯钱放下,“郑天煜,押五贯钱!”


    小男孩问道:“爹爹,郑天煜一赔一成是什么意思?”


    锦衣男子解释道,“就是说,你押这个郑天煜一两银子,他要是拿下文魁,你总共就可以拿回一两一钱银子。”


    小男孩点了点头,缓缓消化着父亲的话。


    “只赔这么一点,这个郑天煜很厉害吗?”


    “那是当然,这届文魁十有八九是他了。”


    接着又有一个赌客上前,“曾济民,押二两。”


    小男孩,“这个曾济民一赔二,是不是我押一两,要是赢了就可以拿回三两?”


    锦衣男子欣慰地笑了笑,“对喽!我儿可真聪明。”


    说话间,夏景昀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