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三百一十二章义薄云天:吕布斩董卓,震撼全场!

作品:《大秦:多子多福,打造长生家族

    吕布的眼神坚定,毫不退缩,“今日,我与十八路义士,誓要除你此獠。”


    董卓看着眼前这位曾经的爱将,心中五味杂陈,仿佛看到了过去的影子。


    他曾利用吕布的忠诚,如今却成了刀下的猎物。


    “这就是我那忠诚的儿子吗。”


    他意识到,吕布的反叛并非偶然,而是对他的背叛。


    十八路诸侯联军的攻势,如同一道致命的闪电,直击董卓的心脏。


    “吕布,你竟敢如此背叛。”


    他咬紧牙关,心中满是苦涩。


    “吕布。”


    董卓命令道,“你为何不迎战,而是引来这些敌人。”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我待你不薄,你却如此回报。”


    然而,吕布并未回应,只是冷笑着,方天画戟在他手中闪烁寒光。


    “董贼,你所谓的待我不薄,不过是虚伪的面具罢了。”


    他怒吼着,策马向前,准备给董卓致命一击。


    董卓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背叛,无力抵抗,只能奋力抵挡。


    然而,实力悬殊,他很快陷入劣势,慌忙中向部将求救。


    “阻止吕布,你们快拦住他。”


    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尽管部将畏惧吕布的强大,但他们还是遵命而来,试图援救他们的主子。


    然而,吕布的出手如电,董卓毫无生机地倒在了地上,画戟穿透了他的身体。


    董卓的倒下,如同晴天霹雳,震撼了所有的士兵。


    他们纷纷弃械投降,无人再敢反抗。


    随着曹操的宣告,十八路诸侯的军队顺利进入了皇宫。


    “来者何人,胆敢擅闯皇宫。”


    守卫的将领怒喝,他们是董卓的忠实追随者,如今却成了阻挡者的障碍。


    吕布气势汹汹地冲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自己的信念,也为董卓的罪行画上句号。


    “董贼,你的末日到了。”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复仇的火焰。


    --!!--


    董卓亲信的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心脏如擂鼓般狂跳,他难以相信地问道:“你……你怎么可能背叛主上。”


    “若此情状落入主上耳中,定会严惩不贷。”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威胁。


    “无需多言。”


    董卓亲信的话语简短而坚决。


    “董贼已亡。”


    一声断喝,吕布挥舞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如同猛虎下山,向他逼近。


    “你既然忠诚至此,那就陪你主人共赴黄泉吧。”


    他的眼神冷冽,仿佛看穿了亲信的伪装。


    砰的一声,董卓亲信慌忙求饶:“饶命,我愿归顺。”


    他跪倒在地,方天画戟的寒光在他头顶上方停滞,强大的内力使得他的头盔裂纹四散。


    吕布审视着他,眼神中流露出陌生的复杂情绪:“背叛董卓,这是为何。”


    亲信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只余下眼白翻动,显得心虚无比。


    面对压倒性的力量对比,他心中盘算着,自己带的数千兵马,如何抵挡这十八路诸侯的联军?董卓已逝,吕布英勇非凡,他如何还能有所作为?


    他并非愚者,明白此时的形势,绝无求生之路。


    于是,宫廷守卫纷纷缴械投降,宫殿之内充斥着恐慌与混乱。


    皇宫之内,喊杀声此起彼伏,太监宫女瑟瑟发抖,晋昭帝晋昭神色紧张,妃子们尽力安抚他。


    “陛下勿忧,此事必有转机。”


    她们的安慰却无法消除他的恐惧。


    董卓曾一手遮天,杀害先帝,残害后宫,如今其恶行已被平息。


    面对诸侯们的威势,晋昭帝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但他并未失去希望。


    宫殿的入口在瞬间敞开,光线静静地照入,刘备、曹操等人带着救驾之姿闯入,晋昭帝心头一紧,恐惧与疑惑交织。


    他们对傀儡皇帝的尊敬,令众人惊讶。


    刘备、曹操深深一拜,袁绍、吕布等人面面相觑,虽然不解,但也随之跪下,口中喊道:“陛下,臣等救援来迟,请恕罪。”


    “董贼已伏法,其余逆贼待陛下裁决。”


    “吕布终于悔悟。”


    晋昭帝听着这些话语,思绪万千,他开始怀疑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变革,而非仅仅是权力的更迭。


    他知道刘备和曹操知道他的身份,这份敬意背后,或许隐藏着深意。


    他心中既忐忑又期待,东汉朝堂在众多诸侯如刘备、曹操等的干涉下,逐渐恢复秩序。


    而在咸阳宫,新的篇章正缓缓展开。


    --!!--


    晋熙帝身披龙袍,目光穿透殿堂,凝视着下方毕恭毕敬的臣僚,神情间流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喜。


    权力失衡的问题,事情就这么简单地结束了?第三百一十四章天下归心,皇权稳固


    吕布以貂蝉为筹码,换取长生之术!


    长安宫,太和殿内。


    阳光透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洒下一片璀璨。


    群臣身着深沉的官服,井然有序地排列。


    曾经的权臣董卓已不在首位。


    代替他的是刘备、曹操、袁绍以及一系列的割据军阀。晋熙帝端坐于雕龙玉座,十二旒冕映衬着他的威严,俯瞰着下方的朝臣,内心略有恍惚。


    他从未真正掌控过权力,宫中宦官与董卓一手遮天,他只是个名义上的君王,手中并无实权。


    实权掌握在董卓的铁腕之下。


    过去在朝堂,他如履薄冰,虽需处理政务,但决策权却不在自己,还需看董卓的脸色行事,生怕不慎触怒这位权臣。


    先帝的不幸,董卓难辞其咎。


    他担忧自己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晋熙帝没有预料到,刘备、曹操等臣子似乎有着重大的权力,实则皆为忠良。


    这让他不禁感动得眼眶微湿。


    终于,苦尽甘来。


    董卓的暴政被终结。


    余党或是囚禁,或是荡平,朝廷秩序得以恢复。


    他有机会再次掌握权力。“殿下,董卓已除,其余党一部分已被收监,如何处置这些叛逆。”


    一位朝臣低头问道,语气恭敬。


    刘备和曹操,作为仙道门徒,未来的仙人,对晋熙帝表现得十分尊重。他们怎敢不尊崇?


    晋熙帝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按照律法,该当严惩者严惩,如有悔过自新并能为朝廷效力者,可酌情从轻;对于投诚并有对抗董卓功绩者,对于功过参半的人,应考虑其卓越贡献给予奖赏......"听到这话的吕布,心中暗暗舒了口气。他亲自结束了董卓的性命,还击溃了多名董卓亲信,功过相抵之余,应当受到赞扬。袁绍等十八路诸侯困惑地注视着刘备和曹操,为何他们对晋熙帝如此忠诚?或许他们当初真是为了复兴汉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