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娘嘞,今天把老李给得罪了
作品:《四合院:截胡淮茹,日日变强》 待娄晓娥进了家门后,韩卫民这才起身,骑着自行车朝娄家而去。
等到了家门口,韩卫民心念一动,一台收音机已然落入了帆布包之中。
“只拿收音机,会不会太单薄了点?”
“算了,再送两瓶汾酒吧。”
他心念沟通储物空间,两瓶汾酒瞬间就摆在了面前。
韩卫民捞起汾酒,这才到了娄晓娥家门前。
敲门之后。
娄晓娥的声音从屋里响起。
“来了来了。”
大门打开,娄晓娥发现帅气的韩卫民站在面前。
她不由惊喜的笑了。
“韩大哥,你咋来了?”
韩卫民灿然一笑,“你爸爸没给你说吗?”
“我运动会上得了7台收音机,这玩意太多了,我也用不上,我寻思着你是学生,可能学习上能用的上。”
说着,他从帆布包里将收音机给拿了出来。
娄晓娥惊喜道:“这事我爸当天晚上回来就跟我说了。”
“说他没看出来,你这么瘦,竟然跑的那么快。”
“一下就得了7台收音机。”
“韩大哥,你先进来坐吧。”
“我给你泡茶喝。”
韩卫民也没拒绝,随着娄晓娥进入娄家。
韩卫民在沙发上坐定,将两瓶汾酒摆在桌上。
娄振华和娄母也迅问走了出来。
娄振华热情道:“小韩,到保卫科报到了没有?”
“昨个我就给老刘打招呼了。”
“他应该都给你安排妥当了吧。”
韩卫民起身,笑道:“多谢娄厂长。”
娄振华收敛笑容,“在家里还叫啥厂长啊,叫娄叔。”
韩卫民赶紧改口,“多谢娄叔。”
娄振华看到桌上的汾酒,指了指道:“这是你拿过来的?”
“中午咱们正好喝两盅。”
韩卫民点头,“成啊。”
他没想到娄振华完全不拒绝韩卫民送礼。
大大方方的笑纳了。
显然,这两瓶汾酒娄振华压根就没当回事。
如今的轧钢厂相当一部分股权还在娄家手里,他有的是钱。
自然不会在乎区区两瓶酒了。
娄晓娥泡好茶,端了上来。
“韩大哥,你喝点水,润润嗓子。”
韩卫民点头。
“晓娥,这收音机送给你。”
娄晓娥闻言,看向自己老爹,显然是在征询老爹的意见。
娄振华大手一挥,“拿着吧。”
“你韩大哥这一次得了不少收音机呢。”
娄晓娥这才欣喜的接过了收音机,拿着手机把玩了起来。
娄家有唱片机、收音机等许多电器设备。
娄晓娥自然也不缺收音机。
只不过这是韩卫民送的,娄晓娥心中甜蜜,这才视若珍宝。
这时。
系统声音响起。
“叮,宿主赠送娄晓娥收音机一台,获得100倍返还。”
“返还100台收音机,已存入储物空间。”
韩卫民惊喜。
“真不愧是天级,返还的倍数这么高。”
只不过,这两瓶汾酒竟然没有返还。
略微思忖,他也就明白过来了。
这两瓶酒自己已经送给老娄了,自然不能算在娄晓娥头上。
娄母跟韩卫民打了个招呼后,就去厨房里准备饭菜了。
娄晓娥也羞怯的躲进厨房,帮助自己老妈择菜、洗菜。
娄振华则与韩卫民聊起了天。
两人聊了许多,韩卫民也旁敲侧击的让娄振华卖出轧钢厂,准备远渡香江。
娄振华闻言很是惊讶。
“小韩,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对时局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你说的这些,我也想过了。”
“不过我一贯是偏乐观的。”
“今天听了你的分析,我也得重新审视这个局势的发展。”
韩卫民点头。
娄家虽然到了六十年代才去的香江,但公私合营之前,大股东的股份都被变成公家所有了。
可以说,在轧钢厂娄振华是净身出户了。
如果现在就开始清理资产,还能多少收回一些成本,总不至亏损太过严重。
当然,韩卫民如今与娄家关系也不是太亲密,不能太多干预对方的家事。
只能是点到为止。
须臾。
娄母已经做好了一桌饭菜。
这一桌菜可谓是极为丰盛。
不但鱼虾俱备,而且还有大闸蟹这种稀珍美味。
韩卫民吃的酣畅淋漓。
送了那么多礼品,总的吃回来一些才行。
饭毕,韩卫民也没有多逗留,而是直接告辞,去给赵雅之送收音机了。
......
“叮,宿主赠送赵雅之收音机一台,获得150倍返还。”
“返还150台收音机,已存入储物空间。”
看着赵雅之摆弄收音机,韩卫民心里比她还激动。
“真是个宝贝妹妹啊。”
“如果能送给雅之妹妹一些先天能量,不知道将获得何等逆天的返还啊。”
“到时候我的体质,将达到何种程度。”
韩卫民甚至不敢去细想。
与赵雅之聊了聊音乐方向的事情,刷了一波好感度后,韩卫民也没有多逗留,径直离去了。
留一点神秘感,一点期待感,才能最大程度的勾住女人。
看看日头,时间尚早。
韩卫民难得的清闲了下来。
“去北海公园溜溜。”
“欣赏一下祖国的湖光山色。”
韩卫民心中思忖。
他缓慢骑行,约莫一个多小时也就到了北海边上。
这个年代,湖边虽然破败,但钓鱼佬着实不少。
很多人都想着钓鱼改善伙食。
不过他们的鱼竿却显得很是寒碜。
这时。
韩卫民发现一个一脸风霜的中年男子在树荫下练拳。
这拳法打的有模有样。
旁边一个脸颊稚嫩的年轻人在给他叫好。
不过,这男子的拳法,在韩卫民看来却是绵软无力,漏洞百出。
他将自行车停好,看了几分钟,顿时不由嗤笑了一声。
然而。
这不大不小的一声笑,却让对面两鬓斑白的中年人顿时就板起了脸。
他瞪起环眼,指着韩卫民道:“那边那个小子,你笑什么?”
“笑我打拳打的不好?”
“要不咱俩试试。”
韩卫民也不扮猪吃老虎,开门见山道:“算了,你不是我对手。”
听到这话,中年人顿时就气炸了。
饶是一旁的年轻人也愤愤不平。
“你说什么呢?”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中年人显然是被气笑了,他抬手阻止了年轻人的诘问。
“小子,咱老李还没怕过谁,也没谁敢这么说咱。”
“鬼子不行、老蒋也不行。”
“今天让你小子给小看了。”
“咱老李今天还就非得较这个劲。”
“来,跟我练练。”
“伤筋动骨了算我的。”
韩卫民听到这话不由得眉头一掀。
“嘶.....”
“这语言风格咋就这么熟悉呢?”
作为穿越者,他很快就理清了思路。
“这个老李,该不会是李云龙吧?”
“娘嘞,今天把老李给得罪了。”
“这还不得拿意大利炮轰咱呀。”
他对着老李笑了笑,“您是革命老前辈吧。”
“刚才多有冒犯。”
“比试,还是不比了吧。”
“再把您给弄上了,我可吃罪不起。”
这话听在李云龙耳朵里,越发的刺耳了。
他高声喊道:“你放心,弄伤了不要你管!”
说着,老李撸起袖子,瞪着眼睛就朝着韩卫民走了过来。
韩卫民不由有些怕了。
怕自己一个拳过去,这位老英雄断几个肋骨。
“且慢,不如我先单独演示一下,你先看看,看完你再决定要不要跟我比划,如何?”
李云龙本身撸着袖子、瞪着眼,就要上来干韩卫民。
然则听到他这么说,心中盘算着,先了解了解这小子的功夫路数也不错。
李云龙双手叉腰,梗着脖子说道:“那你比划吧。”
“我倒要你小子是什么来路。”
“这么大的口气。”
连同李云龙身后的年轻人,也是一脸不忿的看着韩卫民,对韩卫民的傲慢,大为不满。
韩卫民来到两人刚才练功的场地,他左右巡视,想着怎么演示能让老李彻底服气呢。
瞅了瞅,他瞄准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松树。
韩卫民走上前去,在松树跟前用拳头比划了几下。
李云龙有点懵逼,不由皱起了黑白相间的眉毛。
然而。
下一秒。
韩卫民一拳轰出。
只听咔嚓一声。
这棵大树竟然应声而断,轰隆隆的倒了下去。
这下李云龙彻底惊呆了。
他身后的小战士也愣住了。
韩卫民冲着呆愣的李云龙笑了笑,赶紧冲向自己的自行车,胯上车子就跑了。
他可是知道,这位老英雄信奉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还要在敢于在比自己强大的敌人面前亮剑。
他有点担心,即使自己展示出了如此战力,这李云龙要是一根筋,还要跟自己比划,那真是不好办了。
还是趁着李云龙惊魂未定,赶紧溜之大吉为妙。
韩卫民骑出去四五十米,他这才听到李云龙在他身后哇哇大叫,让他停下之类的。
韩卫民当然不可能停车了,双腿更加卖力的踩起了自行车。
一直骑到了什刹海公园,他这才算是缓慢了下来。
什刹海这里游人不少,钓鱼佬自然也不少。
不少人钓到鱼后,当场就有人买下了。
这里的鱼都不大,毕竟靠近城里,钓的人多,投放鱼苗的少。
经年累月下来,水族自然是越来越少。
这时。
韩卫民看到一个怪人,大夏天的,这人外面还穿着一件金黄色的衣服。
但上下身都很破旧。
头发、胡须也已经花白了。
他靠在一棵柳树下看人钓鱼,时不时的关照一下一旁鸟笼子里的黄鹂鸟。
旁边一个钓鱼的小伙子,钓起一条小鱼,正在拆鱼钩,扭头看到这老人。
他不由憨笑起来,“三爷,这大夏天的,还穿着您那个黄马褂呢?”
“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
“新中国都建立啦。”
“您穿这玩意,谁也不会高看您一眼的。”
名为三爷的老人,正色道:“这可是御赐的东西,多少人想要呢,我还不卖呢。”
年轻人摇头笑了笑,也就不再说话。
这老人看到韩卫民一直看他,于是乎扭头对韩卫民道:“年轻人,我告诉你,就什刹海边上那恭王府,我以前经常去串门。”
“现在不让我进了。”
“这像话吗?”
韩卫民笑了笑,不置可否。
“年轻人,看你精气神还不错,练过功夫吧?”
韩卫民点头。
这老头笑了,露出带着豁口的黑牙。
“你是自行车的,该是有几个闲钱的。”
“我们家有一对石锁,不知道你要不要?”
“都是老物件了。”
“大清国军队里,练功的东西。”
韩卫民闻言有些纳闷。
“石锁?”
以前看电影,他确实见过有人用这东西打熬力气。
石锁不是石锁的他倒是不在意。
不过这老人说出老物件这三个字,他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如今建国才两年,民间散落着大量的古董。
还有一些名人字画什么的。
如果自己趁着有钱,能收购这东西,存入储物空间,等日后改开了,那岂不是一飞冲天了吗?
一念至此,韩卫民竟然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行啊。”
一听到这话,周围几个钓鱼的年轻人纷纷笑了。
“小伙子,老王爷该卖的都卖了,你还想从他那淘老物件啊。”
“怕你是想多了。”
“就是,老王爷解放前就揭不开锅了,王府都卖了。”
“哈哈哈,还有人信这个老骗子啊。”
听到这些人瞎起哄,老头气愤的站了起来。
“混蛋!”
“要是在前清,把你们统统抓去杀头。”
听到这话,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老头浑然不理这些人,凑近韩卫民道:“小伙子,你跟我走。”
“我住那边的灵境胡同。”
韩卫民点了点头,他在四九城也算住了许久了,这胡同他倒是知道。
号称是四九城最宽的胡同。
老头返身提起自己的鸟笼子,带着韩卫民不紧不慢的朝着灵境胡同去了。
约莫四十分钟后,两人这才到了一处颇为破败的一进四合院门口。
黑色的大门已经掉了漆皮,显得很是斑驳。
老人拿出黄铜钥匙,将门锁打开,推门走了进去。
韩卫民在老人的邀请下推着自行车跟了进去。
院子里一头大水缸十分醒目,只不过里面胡乱长着些荷叶,许多叶子已经半枯干了。
院子四周也是杂草横生。
老人指着指角落一对满是泥污的石锁。
“就这个。”
“我自个拿不动,也没工夫收拾。”
“你将就看看。”
“我保证,这是北大营总兵专用的石锁。”
“旁的都不让摸。”
韩卫民走过去,轻轻将石锁拿起,显得很是轻巧。
老头见状不由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