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此两份奏折,千万不可拿给天子!

作品:《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大孙,不是爷爷针对你!


    你钻朝廷律法的漏洞,要是被人盯上,那就麻烦咯!


    朱元璋给自己找了个心安理得的理由,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两份奏章。


    “你看看这个东西,假如你是皇帝,你会怎么处理?”


    “啥我是皇帝呀!朱爷爷,你这话大逆不道,要杀头的!”


    林洛也没太在意,嘟囔道。


    然后打开朱元璋递来的奏折,只看了一眼,马上合上,双手还了回去。


    “朱爷爷,你真敢开玩笑!这奏折写得跟真的一样,我不敢看!”


    “被朝廷发现,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林洛没见过真正的奏折什么样,但对皇帝的尊称,一些避讳还是知道的。


    比如当今天子朱元璋才能被称为陛下,万岁,皇上……


    一般人这么叫你,你敢答应?


    这两份奏折写的什么事先不说,光看开头,就是大不敬之罪!


    “大孙,实话跟你说,这就是上给皇帝的奏折。爷爷在朝廷有职务,能看奏折,你别怕!”


    朱元璋笑道。


    林洛摇头,“我不信,给皇帝的奏折怎么会到你手上,你是内阁大学士?”


    “我是……爷爷不是大学士,爷爷是御史!”


    朱元璋差点将错就错,一口答应。


    脑子一转,大学士就那么几个,林洛考科举的,随便找人一问,不就穿帮了,于是改口道。


    “大孙,这两份北边写过来的奏折,让爷爷帮忙上给皇帝。爷爷有些拿不准,请你帮忙看看,不然出了差错,爷爷担待不起!”


    “那好吧,我看一看!”


    林洛相信了朱元璋的话,仔细看了两封奏折。


    奏折内容不多,不多时,林洛双手一合,正色道。


    “朱爷爷,此两封奏折,千万不可拿给天子!”


    “啊?大孙你细说!”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看着林洛,才刚读完,想都没想一下,“爷爷认为奏折里事关乎百姓,情况比较危急,不能再拖。”


    “万万不可!”


    “您请看!”


    林洛在奏折中一指。


    “大名府说天降暴雨,十日不停,百姓受灾,请求朝廷赈灾,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


    “开德府报告北元余孽骚扰边军,需要发放抚恤给死去的士兵,也是朝廷惯例!”


    “两份奏折所报,都是为国为民,似乎朝廷应当立马准许?但,合起来一看,就有问题了!”


    林洛分析道。


    朱元璋眉毛一扬,“什么问题?”


    “朱爷爷,您应该很熟悉大明地图吧?”


    林洛随便用手指虚空画了一下,“大名府和开德府相邻,若大名府暴雨不停,开德府怎会不受灾,一点不提及?”


    “北元骑兵来去如风,难以防范骚扰,但雨天不适合骑兵出击,草原骑兵千里来袭,断不会选在暴雨天策马出击!”


    “这么一说,确实有问题!”


    朱元璋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其实破绽不小,用心总能发现。


    林洛果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


    “问题不小!”


    林洛接着道。


    “暴雨连下十天,黄河下游的水灾不会少!”


    “北元前几年被大明打的远遁三千里,如今冒险入侵,不可能仅仅稍作骚扰!”


    “若这两封奏折都是地方谎报,骗取朝廷下拨银两,则官员应当问罪,严惩不贷!”


    “若其中任意一份所言属实,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不可小觑,需要马上查看其他奏折有无相同报告,并且立马派遣钦差大臣核实,以免酿成大错!”


    朱元璋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孩子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所言句句直切要害。


    每一步行动都有理有据,又心怀天下,真不知道林洛十八岁的年纪,到底是怎么学成现在这样!


    “按大孙说的办!”


    朱元璋高兴,夸奖道,“多亏有你提醒爷爷!爷爷活了六十多年,还不如你这个小娃想的周到!”


    “大明哪里有这么厉害的老师,教出大孙这种学生,能跟爷爷说说吗?”


    “爷爷想当面谢谢他!”


    朱元璋说的是心里话,必须得感谢教导大孙的人!


    重重有赏!


    林洛眨巴了几下眼睛。


    谁教的?


    九年义务教育!


    再加上社会的毒打!


    还有各种历史剧,纪录片……


    反正林洛又不是要做官,不用亲自给朱元璋上奏折,就赶着自己懂的说呗。


    “我师父?”


    林洛面不改色心不跳,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过,迟早都会有人好奇发问。


    “我师父很神秘,教我知识的时候,让我对天发誓,不得泄露半句他的身份,否则五雷轰顶,永世不能超生!”


    这是电视剧和小说里,常用的桥段。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些话傻帽到了极点,而且通常到最后还是会不小心泄露出来。


    但真的来到了大明,以古代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几句话的杀伤力非常足,威慑性也很强大!


    朱元璋紧皱眉头。


    “莫非是世外高人?”


    “嗯嗯……”


    林洛紧闭嘴巴,一副不可说的样子,含含糊糊点点头。


    “出世高人,无非那么几个。”


    朱元璋沉思道。


    “少林武当,一个念佛,一个修道,但避世太过,沽名钓誉,不可能教不出能连中小三元的科举人才。”


    “既有本事,又有入世之心的,难道是龙虎山张天师?”


    林洛能说什么?


    什么都不能说,你说张天师就张天师!


    “大孙,你既然立过誓,爷爷不会逼你,你跟爷爷讲一讲,你师父是怎么把你从坟里救出来的?”


    朱元璋却想了很多。


    林洛一愣,教我的师父,和我从坟里爬出来,有什么关系?


    真要让咱知道,是谁把咱埋进土里,非把他揍成猪头不可!


    “那天雨很大,天很黑,我稀里糊涂的爬出来,还没走两步,掉下了山,滚进河里,没看到什么人……”


    林洛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编。


    “被鸡公村村民救了以后,我师父在夜里偷偷找我,教我本事!”


    “身穿道袍,仙风道骨?”


    朱元璋追问。


    大明开国之初,龙虎山的道士还来觐见过朱元璋。


    不过大明并没有设立国教的计划,道士们后来都走了,张天师也没有下山。


    林洛依旧含糊的点点头。


    都不用自己补充细节,朱爷爷已经脑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