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孙府尹的求救,林贤弟一定救救为兄啊

作品:《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莫急!”


    林洛问道,“孙兄可知,蜜蜂为何会在城墙上,聚集成字?”


    孙志用叹气。


    “为兄熟读圣贤书,倒也不是读死书的。”


    “定是有人用了蜜糖之类的东西,涂在城墙上,吸引蜜蜂过来,引发百姓围观!”


    “这种伎俩,民间多有流传,不是秘密。”


    “只不过,突然出现在应天城内,百姓不明真相,造成了恐慌,为兄一时也无法扭转局面,只能驱散百姓,维持稳定。”


    “强行驱离,只怕不妥!”


    林洛说道。


    “如果只有这四个大字,不过能暂时造成百姓混乱而已,没多大作用。”


    “我猜背后搞鬼的人,一定还隐藏在附近。”


    “一则观察混乱的局面,享受作乱的满足感。”


    “二则等待机会,如果百姓和衙门起了冲突,正好趁乱煽动,引发更大的混乱……”


    “万一衙门的官差和百姓打起来,打死人,引发众怒,第一个用背锅的人,便是孙兄你!”


    “朝廷可不会管孙兄是出于何意,正好把你推出来顶罪,以平民意!”


    “贤弟所言极是!”


    孙志用一拍脑门,冷汗直冒。


    “为兄收到消息后,急匆匆赶来,急昏了头,差点酿成大错!”


    百姓现在已经惶恐不已,人心浮动。


    只要有人稍微推波助澜,定会大乱。


    届时朝廷为了安抚民心,百姓以为是上天降下凶兆,那孙志用的项上人头,就祭天了吧。


    “这事儿我来给孙兄解决。”


    既然遇见了,林洛决定顺便帮帮孙志用。


    好歹向应天府买了那么多荒地,和孙志用合作愉快,而且这个府尹虽然有些胆小怕事。


    但本性不坏,当官还算公正。


    关键以后多的是和应天府打交道的地方,换个府尹,不见得比孙志用方便。


    “那就全倚仗贤弟!”


    孙志用大喜,自从见识过林洛审案的本事后,他对林洛,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否则也不会硬拉着林洛过来。


    “需要为兄怎么配合?”


    “不用!”


    林洛摆摆手,从怀里摸出一块金牌,“我去去就回,孙兄只需观察周围有没有什么行踪诡异的人。”


    这块令牌,是朱爷爷交给林洛进宫用的。


    今天要去锦衣卫办公的北镇抚司,林洛就带在了身上。


    现在正巧能派上用场。


    ……


    不远处,一座茶楼下。


    朱元璋阴冷的目光,冷冰冰的瞧着西门城墙上,那四个刺眼的大字。


    “皇上,一定有人在城墙上涂了蜂蜜!”


    马三小心的说道。


    “朕不知道吗?”


    “需要你说?”


    朱元璋没好气道。


    “关键是百姓怎么想!”


    “光天化日下,百姓只会当作是上天的预兆!”


    “这帮废物,看个城门都看不好,都该死!”


    后天就是朱元璋的生日,他往年是不喜欢过生日的。


    因为人老了,都希望自己都能活得长一些。


    过一个生日,意味着自己老了一岁,离死亡更近一年。


    不过,今年朱元璋希望生日早点来,他早点收到大孙的礼物。


    在皇宫里等了五天,锦衣卫传来的消息,都没有大孙准备礼物的情报。


    朱元璋坐不住了,便带着马三,要亲自去正阳卫,探探林洛的口风。


    没成想刚出宫,就听说西门这边出了事。


    蜜蜂聚集成字,天亡大明,吓唬不到朱元璋。


    他早年聚众造反,见惯了这种鼓动百姓的手段,甚至朱元璋自己还是一把好手。


    说破了再简单不过。


    可百姓就偏偏吃这一套!


    眼看百姓越来越多,城卫军一点办法都没有,朱元璋更加生气。


    在看热闹的人群中,他突然发现了一队与众不同的人马。


    “马三,你去看看,是哪个皇子皇孙的车驾,让他来见朕!”


    朱元璋指着几辆马车道。


    这几辆马车,大剌剌的停在街上,禁军守护在周围,百姓都不敢靠近。


    马三去了片刻,很快领着一个少年返回。


    “皇爷爷,您怎么这身打扮?”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皇孙朱允炆。


    他好奇的打量朱元璋和马三身上的装束。


    “爷爷今天微服私访,正好到了西门。”


    朱元璋随口道,“允炆,你是听到了消息,特意出宫来观察此事的?”


    “是。”


    朱允炆低头回答。


    “孙儿在宫里,听闻有妖人作乱,便想过来看看,正巧遇上了皇爷爷。”


    “那你给爷爷说说,瞧出什么问题没?”


    朱元璋笑呵呵问道。


    朱允炆想了想,“孙儿认为,这肯定不是天兆!”


    “大明国运昌隆,一定是妖人做法,欺骗百姓!”


    “不错,不管凶兆,还是吉兆,都没有那么容易出现。”


    朱元璋笑道,“你说说,妖人是怎么做法的?”


    “这……孙儿没见过。”


    朱允炆茫然。


    “子不语怪力乱神,孙儿读书写字,从没听先生讲过妖法之类。”


    “你是个好孩子,不知道也正常。”


    朱元璋慈爱的拉着朱允炆的手。


    “那你应该知道四面楚歌的故事吧?”


    “嗯,楚汉争霸,刘邦打败了项羽,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


    “不错,其实在民间,关于项羽之死,还有一个故事。”


    朱元璋说道。


    “当年项羽兵败,且战且退,到达乌江岸边时,看到地面上有很多蚂蚁,组成四个大字:项羽必死!”


    “啊?”


    朱允炆惊奇的睁大眼睛,这不是和现在的场景一样吗?


    “项羽以为天要亡他,当即绝望自杀!”


    “其实这是张良的计谋,他提前派人,在江边用蜜糖写上了这四个字。蚂蚁爱吃蜜糖,自然聚集过来……”


    “啊?”


    “孙儿明白了!”


    朱允炆眼睛一亮。


    “现在城墙上的这四个字,也是如此形成的!”


    “妖人用蜂蜜写出来的!”


    朱元璋点头,项羽兵败自杀有很多传闻,那个故事也不知真假。


    但这种蛊惑百姓的手段,千百年来一直都存在。


    “允炆,你说现在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朱元璋并不担心,只要他还活着,谁都动摇不了大明的江山。


    反倒起了考教朱允炆的心。


    “此事关乎大明在百姓心中的声望,不可轻视,孙儿要好好考虑一番。”


    朱允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朱元璋也没催促,“关乎百姓,确实应该谨慎一些,你慢慢想,想好了再告诉爷爷。”


    正说着,朱元璋就看见一个人,吊着一根绳索,慢慢从城墙上,吊了下来。


    “那是大孙林洛!”


    朱元璋顿时紧张的站了起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他要去清理蜂蜜和字迹!”


    “大孙一心为大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