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蓝玉的礼物,太子妃吕氏的小九九!

作品:《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朱元璋期待的小眼神,看得蓝玉心中一乐。


    不是蓝玉不想给朱元璋献上礼物,只是大外孙交代过,那几箱东西,一定要等天黑了,夜深了,效果才更好!


    “上位,您稍等。”


    眼见现在时辰也差不多了,蓝玉从座位上站起。


    今日月明星稀,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梁国公蓝玉,献上成吉思汗的披风一件!”


    “由十五头草原狼头领的毛皮制成,七年前在蒙元大汉的营帐内缴获!”


    “恭祝上位身体强健,继续带领咱大明将士,北逐鞑虏,正我衣冠,扬我华夏国威!”


    “好家伙!”


    “你个老蓝,朕以前问你要过好几次,你都舍不得这件成吉思汗的披风,今日终于肯给朕了!”


    朱元璋大笑。


    他这辈子最得意,最骄傲的是什么?


    可能很多百姓或者大臣,会以为是建立了大明,确立了军户等制度,制定了《大明律》,为大明立下了千秋万代的基础。


    然而,只有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一起打过江山的老伙计们才知道。


    这些事固然能够流传千古,让朱元璋留名青史。


    但都算不上朱元璋最看重,最自豪的。


    恢复华夏衣冠之美,定服饰,发饰,语言……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归正统!


    摒弃胡俗,恢复汉唐以来的中国之习俗!


    这才是朱元璋心中,真正的功绩!


    真正能够为后世所称颂的伟业!


    只是经历了几番大战,蒙元被驱逐到草原,但依旧虎视眈眈,重回中原的贼心不死。


    小规模的骚扰每年都有发生,一旦稍有疏忽,这头饿狼随时都会扑过来。


    从大明身上撕咬血肉!


    现今中原太平已久,朝中隐隐有歌舞升平之象,又因为储君变动的原因,朱元璋不得不清理的一批又一批老伙计。


    只剩下蓝玉等人,还明白朱元璋心里那最初的期盼!


    这件狼皮披风,是成吉思汗留下来的。


    世代蒙古大汗视若珍宝,草原上的其他几个蒙古人汗国,也都垂涎三尺,其价值堪比华夏的传国玉玺。


    蓝玉自捕鱼儿海缴获之后,依仗军功,霸占了狼皮披风。


    连朱元璋想要都不给,引得朱元璋很是不满!


    不想今天,蓝玉竟然拿出来当生日礼物。


    朱元璋能不高兴吗?


    “赐酒,换大碗,朕与诸公共饮一碗!”


    “朕老了,以后为大明开疆扩土,复我华夏雄风,要依仗各位多多尽力!”


    大孙林洛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朱元璋的预计。


    这次军演,给了他极大的惊喜。


    有大孙协助军制改革,再加上改良过的火铳,或许用不了几年,朱元璋就能亲眼看到,大明军队北上驱赶蒙元。


    完成连汉唐都没能建立的伟业!


    而这一切,朱元璋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是完不成了。


    只能交给儿子,还有儿子的儿子,用几代人的努力,达成目标。


    “来!”


    “干了这一碗!”


    朱元璋和蓝玉傅友德等武将,仰头痛饮,再抹一抹胡须上的残酒。


    有了林洛,朱元璋不用担心以后武将会不服,他心里痛快!


    毕竟,若不是迫不得已,朱元璋也绝对舍不得这帮能战善战的伙计们。


    喝完一碗酒,朱元璋的目光,继续放在蓝玉身上。


    “老蓝,皇上在看着你呢,还有啥好东西,赶紧拿出来!”


    傅友德哈哈笑道。


    他们这些老臣感觉到,今天的皇上,似乎格外亲切?


    蓝玉也赶紧放下酒碗。


    “咱的确还有好东西。”


    “上位就等着这个东西,不过,不是咱准备的!”


    “而是林洛那孩子先给上位的贺寿礼。”


    这件事,傅友德和冯胜都知道。


    他们也都好奇,林洛到底给皇上准备了一份什么样的礼物。


    要知道今日在场为皇上献礼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勋贵公侯,大臣都是二品以上的。


    像林洛这样的三品指挥使,根本没有资格进入今晚的寿宴。


    “皇爷爷,孙儿还准备了凤阳花鼓和烟火表演,请皇爷爷欣赏。”


    蓝玉正准备献上林洛的礼物,朱允炆在一旁说道。


    今晚他一定要抓住机会,拉近与皇爷爷的关系。


    这帮武人,就别再浪费时间了!


    刚才的竹篮,只不过是太子妃吕氏的第一步。


    “哦,凤阳花鼓呀!”


    朱元璋露出怀念的表情。


    “那朕就再等等,老蓝,你等会儿可别再卖关子了!”


    蓝玉笑了笑。


    也瞟了朱允炆和太子妃吕氏一眼。


    贱婢带着她的儿子,想和咱大外孙争宠?


    真不知天高地厚!


    就让你们先放放烟花,咱不信今晚有能比得过咱大外孙的!


    太监们早已在皇城的空地上,摆放好了一捆捆烟花。


    吕氏亲自确认过位置,然后让小太监点燃。


    刹那间。


    一团团绚丽的火焰,发出一声声尖啸,升上半空。


    又在天空中炸裂,变成一团团小的花火,美丽无比。


    接近一百道烟花齐放,把夜空的照的发亮。


    “太壮观了!”


    “只有大明盛世,才能有如此壮观美丽的烟花表演!”


    朱棡看的兴奋异常,他最喜欢这些热闹的享受。


    群臣们不时的碰碰酒杯,欢声笑语几句,其乐融融。


    朱元璋也捋着胡须,点点头。


    一队身着彩色衣裳的舞者,喜气洋洋的跑上来。


    双条鼓叮叮咚咚的敲响,舞者欢快的跳动,然后一扭腰身,熟悉的唱腔。


    正是凤阳花鼓。


    朱元璋最喜欢的地方戏曲,从小听到大。


    “郭子兴多疑不信咱,关了牢屋不放人,三天两夜不送水米,亏得老妻偷烙饼……”


    曲是旧的,唱词却是新编的。


    唱的是马秀英怀饼救夫的故事。


    当年朱元璋反元,被义军头领郭子兴猜忌,虽然朱元璋一再隐忍,但最后还是被郭子兴关押起来,好几天不给饭食。


    马秀英心急如焚,偷偷在厨房偷了刚烙好的饼,想送去给朱元璋。


    可惜刚出厨房,迎面就撞上了郭子兴的妻子张氏,马秀英为了不暴露,只好把烙饼藏在怀里。


    张氏拉着马秀英说话,滚烫的烙饼把马秀英的肉都快烫熟了……


    最后还是马秀英伏地大哭,通过张氏求情,朱元璋才逃过一劫。


    花团锦簇的烟火表演,艰辛困苦的往昔岁月。


    两两交相辉映,更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朱元璋和几个老臣都抹了抹眼泪。


    太子妃观察着傅友德等几个武将的神情,见他们也跟着感动,心下大定。


    她立马给朱允炆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