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作品:《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蒋环一个头两个大。


    “在下也没说皇上在乾清宫啊。”


    “那你还守在门口,不然咱们进去?”


    “不论皇上在不在,大臣皆不可随意进出乾清宫……”


    “国事为重,岂能因小费大,臣等也是迫不得已!”


    扯皮,扯皮,皇上,您快回来!


    这都大中午了,您也该睡醒吃饱饭,见了大孙有啥要说的,也该说完了!


    解毒丹只有十二个时辰的效果,这眼看没几个时辰了,王菖蒲和马三


    也不劝劝,让皇上赶紧回宫!


    宫里这一大摊子,都需要皇上来主持大局。


    蒋环只希望,自己和大臣们扯皮的这段时间,皇上能从正阳卫回来。


    如此这般,就既可以不违背皇命,也不再得罪太子妃和皇大孙。


    至于茹瑺等几位尚书,朝臣看不惯锦衣卫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差这一点。


    任亨泰似懂非懂,只明白最重要的一点。


    皇大孙朱允炆当前,不敢造次,而且他确实只知道皇上出宫,其他什么都不清楚。


    太子妃吕氏看着大臣和蒋环你来我往,心中升起的强烈的不安感。


    她的信息来自太监总管赵公公,皇上自从昨晚就没再露面。


    大臣们嚷着要见皇上,却见不到。


    吕氏也一直以为皇上在寝宫治伤,不愿向外界透露伤情。


    谁料竟然在乾清宫找不到皇上的踪影!


    那还能去哪?


    吕氏脑海里瞬间出现了朱樉、朱棡、朱棣等边塞王的身影,现在他们参加军演,所带兵马就在应天城外。


    而这几兄弟又都是马皇后所生!


    论礼法,继承皇位的顺序,不比朱允炆差!


    “妾身虽生于书香门第,但吕家乃小门小户,承蒙皇上不弃,太子厚爱,选为太子正妃,又养育皇孙多年,日夜操劳……”


    “一心只愿皇上龙体安康,大明兴盛昌隆,别无他求!”


    “可怜皇上遇刺受伤,我这个做儿媳的,却不能在身边伺候汤药,甚至连见一面都不能!”


    “蒋大人,小女子求您了!”


    说着说着,太子妃眼眶通红,泪如泉涌。


    还轻轻拉过朱允炆的手,轻轻在朱允炆背上拍了拍。


    朱允炆也立马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哽咽道,“蒋叔叔,我想见爷爷!”


    “皇爷爷昨晚流了好多血,孙儿害怕!”


    “皇爷爷,您在哪儿?”


    “您还好吗?”


    “为什么不见孙儿,孙儿想您!”


    双膝一弯,朱允炆跪在了蒋环面前,哭喊道。


    蒋环哪里担得起这一跪,急忙闪到一旁,其他官员也纷纷避让。


    朱允炆便对着乾清宫,砰砰磕了几个头。


    “孙儿愿代皇爷爷流血受伤!”


    “孙儿愿折寿二十年,只求老天保佑皇爷爷身体健康,早日康复!”


    “呜呜呜……”


    面对如此至诚至孝之举,诸位大臣、一旁的宫女太监都感动哭了。


    “孙儿愿长跪不起,在乾清宫前为皇爷爷祈福,直到皇爷爷伤口复原!”


    朱允炆继续哭道。


    “臣妾愿皇大孙一起,向上天祈祷,保佑皇上龙体无恙,长命百岁!”


    “奴才求上天保佑皇上!”


    “臣等随皇大孙一起,向上天祈福,祝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妃吕氏,宫女太监,尚书大臣,在朱允炆的感召下,都跪在了乾清宫前。


    这可把蒋环急坏了。


    连他都不敢再站着,一并跪了。


    这架势,不见皇上,允炆殿下是不会起来了。


    “蒋环,皇大孙此等孝行,你还不去快去向皇上禀报!”


    茹瑺怒目而视。


    “若皇大孙长跪不起,出了什么差错,你可担待得起?”


    担不起!


    茹瑺和太子妃,一硬一软,两套话,让蒋环犹如冰火两重天!


    皇上的诏书里,可是立朱允炆为太孙,要继承皇位的。


    再加上服用了解毒丹,说不定今天晚上,朱允炆就是大明天子了。


    就夹在中间的这几个时辰,偏偏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允炆殿下您好好地待在东宫,等皇上回来,诏命公告天下,何苦这时来闹腾!


    这时候乱说话,出了什么岔子,皇上和殿下是爷孙,背锅的只能是蒋环。


    他只得硬撑着。


    大伙儿就先跪一会儿,最多两个时辰,皇上肯定要赶在天黑前,从正阳卫回来。


    “任亨泰,你来说!”


    茹瑺见蒋环迟迟不说话,冷声喝道,“昨晚皇上命你写下诏书后,去了哪里?”


    众臣也早看任亨泰不顺眼。


    凭啥你一个考上状元才没今年的进士,能和咱们一样成为尚书。


    危急关头,皇上还召见你,起草诏书!


    “莫非你伙同锦衣卫,隐匿皇上诏命?”


    “我实在不知!”


    任亨泰心里打鼓,和蒋环一个想法。


    不能背锅!


    眼见依旧僵持,吕氏更加着急,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啦啦往下流。


    她能依靠的势力,差不多就是眼前这些文臣。


    而昨夜被聚集在六科廊的武将们,早上已经出宫,几个边塞王也都出城归营,蓝玉等军中老将,更是昨晚连夜离开皇宫,不知到底有什么企图!


    皇上若是真有什么不测,朱允炆在争夺皇位之事上,可谓没有任何反抗之力,处处被动,受制于人!


    茹瑺也急了。


    事已至此,必须再进一步,向太子妃娘娘和允炆殿下表忠心!


    “蒋环,我等一再退让,给你机会!你却一而再,再而三,愚弄朝臣,敷衍太子妃和皇大孙殿下!”


    “皇上见与不见,岂是你锦衣卫说的算?”


    “大明难道是你锦衣卫的天下?”


    “古今叛逆作乱者,无不软禁天子,隔绝圣听,铲除异己……”


    “今日我等深受皇恩,誓死保卫皇大孙,绝不让锦衣卫霍乱纲常!”


    “拼了!”


    几位尚书须发皆张,猛然站起。


    其他官员紧随其后,扑向蒋环,群起殴打。


    蒋环何时受过这等委屈,右手好几次触摸到了绣春刀,但终究不敢拔出。


    之前都没拔刀出来,现在有朱允炆在场,更不可能。


    太监宫女们压根不敢蹚浑水,在赵公公的带领下,躲在一旁。


    蒋环被一番拳打脚踢,这帮鸟文人是下手太黑,真想把咱往死里打啊!


    他赶忙连滚带爬,到处躲避,下令让其他锦衣卫拦住朝臣。


    “你们都闪开!”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难道要同你们指挥使一起,被满门抄斩?”


    锦衣卫阻隔在朝臣间,进退不得。


    场面逐渐失去控制,一名兵部主事慌忙从六科廊跑来。


    “报!”


    “有紧急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