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皇子皇孙吃吐了,回宫就向皇上告状

作品:《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三四千人聚集在一起,哪怕没有地方睡觉,哪怕都是饿肚子的饥民,但人有三急,只要还有一口气吊着,都免不了。


    灾民们能勉强走几步,没就地解决已经算很不错了。


    皇子皇孙们,何曾见过这等情景,纷纷掩住口鼻,将马车窗口封死。


    “到地方了,下车!”


    林洛也皱皱眉,跳下了马车。


    “帮忙把咸菜都搬下来。”


    “不是吧,林哥?”


    “在这里给他们发咸菜,怎么吃的下去!”


    车门一打开,难以忍受的气味立刻飘进来,朱桂几人吓得往缩脑袋。


    朱允熥很听林洛的话,强忍住不适,跟着林洛下了马车。


    “小允熥好样的!”


    林洛夸奖了一句,然后望向朱桂等几位皇子。


    “那你们回宫去吧。”


    “咱这么多人出宫,锦衣卫肯定要向皇上报告。”


    “回去问起来,你们是说出宫去吃好的了,还是说去帮灾民发咸菜,顺带在火锅店吃了顿饭?”


    “……”


    “明白了!”


    朱桂也不笨,一下就明白了林洛的意思。


    父皇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文华殿的午饭为啥看起来不丰盛,不就是要培养他们节俭的习惯?


    现在他们嘴馋出宫吃好的,可不得挨骂受罚!


    怪自己嘴馋!


    朱桂等人只能老老实实的下来,捂住鼻子。


    在林洛同样的说辞下,后面跟着的四辆马车,所有人都下来了。


    连金贵的皇女皇孙女们都不例外,有几个小女孩,遇到这种从未见过的场景,都被吓哭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怜悯饥民,流下眼泪。


    饥民们也好奇的打量着这群锦衣华服的人。


    粥铺的官员,东城兵马司的守门将官,不认识皇子皇孙,但其中却有认识林洛的。


    林洛从正阳卫进城,一般路线都是走东城门。


    特别这几天,那辆大马车令人印象深刻。


    守门士卒知道林洛是正阳卫指挥使,又成了东宫伴读,那这群少年身着龙纹和蟒纹的长衫,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众人纷纷拜见。


    没等他们跪下,林洛就急忙制止,“殿下们体察民情,来给饥民送咸菜的,各位不必多礼。”


    “多谢各位殿下!”


    粥铺官员们和守门将士有些感动。


    林洛顺手拿起葫芦瓢,舀了舀桶里的粥,喝了一口。


    稀稀拉拉,一点高粱,几粒稻米,连盐都没有。


    “尝尝?”


    林洛递给朱允熥。


    朱允熥也喝了一小口,刚咽进喉咙,就苦着脸捂住了嘴。


    “有那么难吃?”


    此时的朱桂也捂着鼻子,见状含含糊糊的好奇道。


    然后接过葫芦瓢,灌了一口。


    朱桂的反应,可就比朱允熥强烈的多。


    这什么猪食!


    空气里的熏天臭味,舌头喉头尝到的糟糕稀饭!


    “呕!”


    朱桂终于忍受不出了,吐了一地。


    “这就受不住了?”


    林洛摇头。


    皇子就是娇贵,这点臭味算什么。


    村里的旱厕那气味更大,为了半桶粪,和邻村打架弄得一身都是,都是经常的。


    稀饭除了没有盐,也还算行。


    咱刚到公鸡村的那两年,大部分村民吃的还不如这呢!


    “林哥,咱们赶紧把咸菜都搬下来,呕……”


    有了朱桂带头,其他皇子皇孙也不再强忍,遭不住这气味,更没有勇气去尝一尝粥铺的稀饭。


    大吐特吐!


    只求赶紧搬完咸菜,立刻离开这地方。


    “别急,都小心点,你们没干过活的,别把咸菜坛子给摔了。”


    林洛不放心的叮嘱。


    刚才一个个的都吃撑了,撑到了嗓子眼,可不得多吐吐。


    朱桂是真吐的连苦胆水都出来了,眼泪鼻涕都出来了。


    “这些灾民,都是怎么挺过来的啊!”


    “又脏又乱又臭,不怕得病吗?”


    “吃的和猪一样,能活得下去吗?”


    “朝廷是谁在主持赈灾,太不像话了!”


    “咱回去马上向父皇告状!”


    粥铺的官员,脸就像锅底一样黑。


    “殿下,下官已经尽力为饥民……”


    “别理他!”


    林洛冲官员摆摆手,“他们就是从小在宫里待惯了,没吃过苦,也不知道百姓的生活。”


    又对来帮忙搬咸菜坛子的守门士兵道,“你们回自己的岗位,做自己的事,不用帮忙,咱们的人会搬!”


    在林洛的指挥下,皇子皇孙们总算是把咸菜都搬到了粥铺里。


    朱桂正要脚底抹油,赶紧逃离。


    林洛却伸手拦在了他面前。


    “来都来了,顺便再给饥民们舀舀稀饭。”


    “把咸菜坛子也打开,每顿多添二两咸菜。”


    “今天的咸菜,由皇孙朱允熥和豫王朱桂赞助!”


    “啊?”


    朱桂愣在原地,“林哥,你这咸菜不贵吧?”


    “不贵不贵,半车三百来斤咸菜,超不过二十两银子。”


    “哦哦,那感情好。”


    “我和云熥一人出十两。”


    朱桂苦瓜脸,“咱别继续在这发放咸菜和稀饭了,回宫了咱愿意多捐点银子,多赞助几坛咸菜。”


    “哥,我和你一起!”


    十二岁的朱玉兰,也吐了几口,但适应的比哥哥朱桂快。


    刚才搬咸菜坛子,朱玉兰没能帮上忙,见林哥发话,有自己能做的了,朱玉兰主动走上前来。


    “我来舀稀饭,哥哥发咸菜。”


    “我也存了点铜钱银子,回去了拿出来给哥哥。”


    皇女在宫中很少用到钱,存起来也就为了好玩,偶尔打赏下宫女和小太监。


    见到城外的饥民,稀饭和咸菜,朱玉兰第一次对钱的意义,有了真正的认识。


    “好样的!”


    林洛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不用急,今天的让小允熥和朱桂赞助,你的钱留着明天用,看还有没有愿意出钱的,每天按顺序来。”


    “林哥,我先去给百姓打稀饭,发咸菜!”


    朱允熥见小姑姑抢先了,不甘落后的直接站到了木桶前。


    拿着破碗的饥民连忙接住葫芦瓢中的稀饭,欢天喜地的看着朱允熥亡稀饭里放了大概二两咸菜。


    咕咚咕咚的就着咸菜大罐几口,久违的盐味,生脆的口感,这二两咸菜,比整整一碗稀米汤都要管饱!


    喝下咸菜稀米汤的饥民眼泪汪汪。


    “皇上心里记着咱们啊!”


    “派皇子皇孙来给咱们发稀饭,发咸菜了……呜呜呜!”